很多人聽到電影《推手》這個名字就覺得不感興趣,我相信何止不感興趣,也有很多人覺得看不懂這部電影。可看懂的人,有人把電影歸為喜劇,也有人把電影歸為厚重的情感影片。
這是李安第一部劇情長片,我在其中卻發現了他一直以來最讓人心動的溫柔和細節。影片如其名稱一般,彷彿有一個推手,緩緩將人心朝著感動推出,讓人感受這暗流湧動之下的情愫。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誰都不容易。一瓢水倒進封騰的油中,水花四濺,可衝突背後,又是什麼在推著眾人往前走呢?
時代錯位,孝順背後的煩惱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自古以來就被無數學者所倡導。中國是個倫理社會,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更是倫理中的重要探討點。
父母有著至高的地位,子女奉養父母也成為天經地義的不二法則,家庭倫理觀念至今仍在每個人身上有所體現,孝順成為評定一個人品德的因素之一,不孝視為失德,會被他人所不齒。
《推手》主要講述的是一位退休的老人應兒子建議,前往美國與之生活,卻與美國兒媳觀念不合,引發諸多矛盾,兩人無法在一起生活,讓兒子也尷尬不已的故事。
影片中兒子在美國結婚生活後,仍記掛著退休的老父親,也正是我國孝順觀念的體現,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把父母記掛心上,讓他們安享晚年。導演透過簡單的故事傳遞出來的孝悌思想值得每位觀眾從中學習、感悟。
可惜的是,這份溫暖的孝順背後,卻因為生活中太多的無奈,漸漸轉化成尖銳的衝突,割裂著難捨的親情。這樣的現實,即便所有人都在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卻還是抵抗不住接憧而至的麻煩。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歷史淵源,東方和西方相隔大洋兩岸自是存在著不少差異。
美國人推翻舊時代的統治後便將自由樹於高位,當真有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思想,不受拘束、自由隨性是美國人的生活觀念。
而中國始終有條條框框的規矩橫在周圍,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若每個人都可以率性而活社會便亂套了。自古生長在國內的朱老深受中國傳統觀念的洗禮,行事作為也按著傳統走,自然與生長在美國的兒媳有根本上的差異,這種文化的鴻溝體現在生活中便是無數的矛盾衝突。
社會習慣不同,透過一個家庭的紛爭便可以完美展現出來。父親的不滿、兒媳的憤怒等等,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無奈。
單從飲食習慣來看,中國傳統文化中吃飯必定是一大家子人在同一桌子上共餐,西方卻沒有這樣的講究,所以兒媳與朱老始終都是分開吃飯的,沒有歡聚一堂的熱鬧氣氛。西方偏愛吃快餐食品,中國人則講究葷素搭配,所以在朱老眼中兒媳只吃蔬菜,小小的吃飯問題便有著如此大的矛盾所在。
那些自以為是的好,卻因為對方的不喜歡,徒生煩惱。長輩時時想著為兒媳好,可真正的好,是對方需要。要不然這份好,只會成為彼此的累贅,傷害親情。
再提及家庭觀念差距,中國人喜愛三世同堂、其樂融融的過日子,凡是家中大事都應與長輩商量,長輩在家中的地位也從中體現,家代表著一個人的歸屬感,有家的地方才有生活的港灣,因為那裡有血脈相連的親人。西方則注重個體的發展,強調每個人的個性,當子女成家後父母與之便是兩個家庭,各過各的,父母不會在情感上依靠子女,子女在生活上也有獨立性。
正是因為東西方文化本身的差異,反映到一個家庭中便是無法調和的矛盾。因為它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上,無法改變,這也是為何朱老選擇離開的原因所在。
互相體諒,做化解矛盾的推手人可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朱老的一席話看似冷漠卻道出了深意,父母之所以綿延子嗣是為了傳承,他們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孩子,有難同享無論孩子面臨何種困境,作為父母都要盡其所能為之化解。
可隨著孩子的長大成人,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在當父母應該享樂的時候,卻仍面臨著諸多的矛盾,不能同享樂的感嘆源於情感的失衡。父母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在情感上有了不公平感。
新的時代,傳承孝道也要有新的方式,每個人生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生活中父母與子女都需要彼此獨立的空間,相互給予尊重,這種亦父母亦友的關係,或許可以補足內心的空缺,當關系得到平衡時,矛盾自然也就少了。
影片結尾處,朱老和陳太都選擇搬離孩子們獨自生活,也是父母為了避免矛盾而進行的退讓,這也是導演想讓觀眾所看到的一種圓滿式大結局,喜劇收尾也是中國人的傳統。但逃避不能解決問題,一切還要從根源出發。
透過講述一個家庭內部所體現的矛盾反映出了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大矛盾,推手看似是隻是中國功夫,實則也是調和矛盾的一種方法,將矛盾在推手中削減力量,來達到彼此間的平衡,這何嘗不是一種智慧。
最後,看著紐約高樓下掩映的中國城,兩位老人沐浴在陽光中,小聲著說些瑣碎的故事。那一刻,好似所有的矛盾都被消散,人人都過著平靜安和的生活。
表面看起來再說親情,實則不然。影片中有異鄉人在外地的落寞感,親情缺失的疏離感,還有老年人被遺棄的荒涼感,也不知道是時代錯位,還是人心錯覺。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不少和電影中相同處境的人們,總能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這一切,有導演李安在異地真實生活過的緣故,也有對人情冷暖背後自己的看法。
我們習慣說解決矛盾,不要逃避問題。可現實中的事情方方面面,又哪裡是一句簡單的解決就可以了結的。張說張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退不得,事情就卡在那裡,進退兩難。
這時候,我們需要學習推手一樣的藝術,去慢慢化解矛盾衝突,有進有退,達到家庭、婚姻的平衡。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從來不是犧牲一方得到另一方,而是學著保持平衡,儘可能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