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本該院線上映,延遲了大半年,最後改為網飛這個了不起的流媒體上登陸。
《勝利號》故事講述2092年,勝利號飛船在太空中展開的冒險,金泰梨飾演酗酒的高智商勝利號船長,宋仲基飾演問題飛行員。看似廢柴混日子的晃悠組合,其實各有神通。
本就是想透過抓住頭號通緝犯,人類小孩外表的氫彈,賺筆錢解決燃眉之急,意外走上了拯救人類,拯救地球的英雄道路。
對,2021年了,套路陳舊,期待值過高,輿論又是褒貶不一,豆瓣評分才6.5分。
01 好看嗎?看站在什麼角度一千個觀眾,心中就有一千個,甚至一千零一個哈姆雷特。
我非常可以理解,很多觀眾的吐槽,確實如此。
套著科幻外殼的偽科幻片——
說實話,我雖然對科幻電影涉獵不深,最近剛知道什麼叫太空歌劇,賽博朋克,看過的科幻作品不多,僅限於《三體》《人類補全計劃》這種經典封神作品。
不過也能清楚地感知到,裡面的硬核科幻知識,太匱乏了,沒有那種排山倒海,智商碾壓級別的震撼。
說是軟科幻?
但很多設定和邏輯bug又能被不在少數的不專業的觀眾輕易看出,只能說劇本薄弱的同時,整個科幻概念的設定,就有些小兒科。
不過還是做到了眼花繚亂,視覺效果還是很讚的,特效給力,
作為韓式煽情商業片——
整個劇情,放在2021年了,真的太傻白甜了。
一個是煽情老套:
我從不會覺得任何歌頌真善美,人性之光的套路是多餘的,但技巧確實是拙劣幼稚的。
4個拯救地球的小分隊,三個人類主人公們,除了天才,英雄的高光設定外,整個人物的弧光和成長性,單薄也沒太多說服力。
借用旁白敘述,帶出女主和海盜哥,稍不注意就會一帶而過省略的鋪墊,我能接受,畢竟主線故事要緊,大家可以理解她們的正義感,良知。
但支撐起煽情高潮的兩段父女情,尤其是男主那條線,只感受到用萌娃鋪墊,敘事的方式老套,邏輯還有些牽強,姑且只能當作人性之光被人類的嬰兒激發,一發不可收拾,良心覺悟;
作為看慣了前些年大批次的韓式煽情+各種主題的商業片的觀眾,閱片無數,任宋仲基小哥哥怎麼催淚,也不太能共情代入,比如我,眼淚早在《七號房的禮物》《素媛》《熔爐》等等片子中流得差不多了。
當然,一定還有這種煽情套路的觀眾,和電影一同動容流淚。
沒什麼高下對錯之分,不過是每個人的角度,觀念,耐受度不同罷了。
還有一個,劇情真的很弱:
《銀河護衛隊》畢竟還是爆米花片,也沒打著科幻片旗號,晃晃悠悠,缺點百出,人性平凡一面的主人公們的歡樂故事,尚屬新鮮;
現在還在重複,就有點膩味了。
關鍵的幾個劇情高潮點,太敷衍了。
海盜(正經職業不可描述)大叔最重頭的打鬥戲,全員人類武力值不行,出來個王者對手——反派最強機器人,大叔硬生生要獨自迎戰,以為要BE了,沒想到兩下子,就被大叔輕易KO,敢情這就是個衣著炫酷,邁著六親不認步伐的青銅?
我沒覺得,煽情一定要以主角的犧牲作為高潮,這也贏得太輕鬆了,光環太大了。
終極大boss血管爆了數次,以為會來個血脈膨脹的大變身,機甲人身二合一,進行個肉搏戰,沒想到最後莫名其妙眾叛親離,毫無外援,只能親自下馬,追殺。
莫名奇妙全員勝利。
小女孩差點連自己都拯救不了,一己之力拯救了地球生態。
但還是覺得,真·閤家歡商業片,價效比真的高,240億韓元,至少沒把大部分錢花在演技不行的演員身上。
金泰梨是我非常喜歡的姑娘,演技很好,又舒服又自然。
電影《小姐》裡出身底層的孤女,自由追愛又機智潑辣,社會又純真;我最喜歡的抗戰瑪麗蘇劇《陽光先生》裡又是雙重身份的大家閨秀,還有韓版《小森林》。《勝利號》我只能說,也沒啥適合她發揮的空間。
宋仲基離婚風波後的作品。
畢竟也是忠武路四小生之一的宋仲基(還有劉亞仁,金秀賢,李民基),挑起煽情主線的片段完成得不錯。
三個純韓國主要角色,都算性格鮮明。其他居然大部分都是西方面孔,韓語英語混雜,有些違和。
或許22世紀了,沒有國家這個概念,改為地球這種更大的範圍,主人公裝備上自帶同傳功能,已經不需要翻譯這一說了,只能這麼理解。
如果沒有抱著要看科幻大片的心情,至少我看得很開心,除卻bug,還是很流暢成熟的敘事。
02 今日離奇科幻,明日冷酷現實每一次接觸科幻,都會讓我加深一點:
技術本身,不一定會讓生活變好。
我們不由自主地享受,習慣科技帶來的便捷,並逐漸退化很多能力和認知。
《勝利號》的反烏托邦設定,反映了當下非常迫切,但好像又被大多數人當作無關緊要的問題。
生態危機——地球已經無藥可救,移居火星困難重重,社會不得不殘酷分級,且固化。
人道主義危機,人權和自由——社會很多秩序已經崩塌,資源有限,機會有限,活著本身變成了少數人的既得利益,馬太效應之下,平凡人只會像主角們一樣,負債累累,越活越不會變好,艱難偷生。
因為整體設定早就不新穎,至少最近也該在《北京摺疊》中看過一次的階級固化社會,再加上過於理想化的假定,大多數的人,有智慧,有能力,有覺悟,有良知,不自私,不作惡,及時止損,才能讓故事趨於圓滿結局。
是的,上述那些詞,沒有一個多餘重複,一個做不到,美好的希望都不會實現。
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時下衝擊了大家的話題——代孕。
太多人覺得理所應當,可以理解,甚至要合法化。
我非常贊同關注的一位博主汪有的觀點:
賽博朋克也好,反烏托邦也好,其實都源自技術革新以後,操縱技術的人的瘋狂,不受控,自以為是造物主。
研究技術的初衷,我願意相信都是好的。
但很可能失敗,很可能扭曲,很可能人性經不住考驗,很可能自己想改造世界規則,重塑宇宙。
研究基因編輯的人,會想到有一天,不僅改造動植物,還會選擇性地培育人類嗎?
人類不需要生育了,反正都是不聽話有缺陷不受控的。
只要定期生產,專門生育的人,專門工作的人,專門服務的人,不需要社會底層普通的人。
你怎麼就能確定,自己一定在金字塔尖端,不會被劃分到底層?
代孕,轉基因食物,人造人。。。很多技術會帶來的問題,災難,衝擊倫理,道德,人性。
基因的丁點差異,不就決定了物種的隔離嗎?即使大部分還是一樣的,即使看起來一樣的。
普通人都知道的事,那些操作這些程序的科學家,或者說掌握尖端技術和資源權力的那一小群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怎麼會不知道?
明知故犯的可惡,才是有預謀的顛覆。
我們普通人別說做出選擇了,可能都沒有知情權。在引發後果的時候才知悉,被動去承受。
但是即使延遲了知曉權,在我們知道的時候,我們不能冷漠。
非常喜歡作者最後的總結:
人的底線和拒絕讓人更有價值。當所有東西都可以拿來售賣,表面看來,這應該是我們最值錢的時刻,然而實際上,那是我們最不值錢的時刻。捍衛一些東西,不讓它們流入市場,是每一個普通人對抗貧富差距的最後堡壘。所以當我們每次覺得,自己又多了一個東西可以拿去換錢的時候——我們恐怕並不是多了一種選擇和自由,而是多了枷鎖。
時時刻刻,都在挑戰我們的底線。
996,永不下班時刻線上,故意利用懷孕去欺騙用人單位,賣慘編造故事在網路眾籌。
一味的事不關己,一味的妥協短視,不在乎群體利益,只在乎自己的得失,普通人生存的空間就越逼仄。
就包括我在工作中,也經常直接據理力爭,聽從正確的指揮,而不是隻因為對方職級高;在不能妥協的點上,努力做出來不該我這個層級的強勢;最差結果,也一定保證盡職免責,不過是被職級摁到了,不輸理。
加班無可避免,但我也不會覺得自己毫無選擇,一定有方法manage到我想要的結果。
面對生活中很多被人當作習以為常的瞬間,我也總是硬核迴應:比如那些讓我們隨便找個男人嫁了,不要挑挑揀揀,彷彿性別就是他們可以碾壓一切的優勢。
人,一旦妥協了不該容忍的事,不敢說“不”,跪下去一次,就真的很難再站起來了。
年紀漸長,越會發現,閤家歡爆米花片的主人公們的單純,堅持,善良,勇敢,真的難能可貴。
《勝利號》讓人類勝過了機械大軍,實在是不切實際。但我喜聞樂見。
人工智慧擁有強大的能力,也無法絕對成為一個人,是因為我們人類有共情能力,我們會有超脫規則以外的奇思妙想創新能力,我們有苦中作樂的幽默感,我們不會冷冰冰地執行規則,有道德觀念和倫理綱常。
人工智慧一直在學習像人類一樣的思考和感受,像人類一樣擁有情緒和情感。
可是如果人類也開始一味追求目的和效率,只看結果,對於身邊出現的這些事情麻木,充耳不聞,不管不顧,我們是在向人工智慧靠攏嗎?
不是,我們在看似進步的路上,逐漸退化為一個機器。
不妨活得像童話世界一樣正直勇敢,那種被人不屑一顧的傻白甜,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年讀120+本書,兩大影片網站入駐作者。
用刻意練習寫出多平臺50w+,用愛發電。立志透過寫作改變人生,堅持工作、娛樂、閱讀、寫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誤。
願意寫深度思考劇評+書評的娛樂生活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