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海情》有一個神奇的地方,會想起很多電影和電視劇。
就好像賈寶玉說“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的熟識感。
這個人,這段感情,好像就發生在我身邊,又好像曾在哪裡見到過。
李水花,一個可憐的西北女子,她拖著板車,帶著丈夫孩子步行幾百裡和大家匯合。
一路上,她唱著花兒“走咧走咧走,越走越遠了。眼裡的花花飄滿了。”
王洛賓為它放棄去巴黎學西洋音樂,終生留在大西北。
那英在唱都市風《征服》之前,在王洛賓原型電影中配唱了這首花兒,韻味十足一秒催淚。
後來又有很多影視劇引用了這首知名的民歌。
這首民歌背後的故事和魔力在哪裡,為什麼吸引那麼多人喜愛?
為什麼說《山海情》中這首歌非常適合李水花這個角色?
1 王洛賓如何和《眼淚花兒》相遇“走哩走哩著越呦的遠哈了眼淚的花兒飄滿了哎嗨喲的喲眼淚的花兒把心淹了……搭鏈裡的鍋盔輕哈了 哎嗨喲的喲心上的惆悵就重哈了走哩走哩著”
上世紀30年代的王洛賓,還是一個剛剛離開師範大學音樂系的青年才子,他熱血沸騰加入西北抗戰劇團,和同伴一同奔赴大西北。
去往蘭州的路上,王洛賓一行人路過六盤山寧夏涇源縣的一個客棧。
客棧坐擁六盤山氣勢,地理位置在西安,蘭州和銀川之間。
南來北往,做生意的,出差辦事的客人都在這個客棧住,老闆娘熱心腸幹活麻利又會周旋各方人士,生意特別好。
遙遠大西北,熱心老闆娘怎麼看都像武俠片中的多情客棧老闆娘?
的確有相似之處,但這個叫五朵梅的老闆娘有一點不一樣,他很會唱花兒。
30年後的王洛賓,不會想到暫住的六盤山客棧竟然讓他決定留在大西北,不在去巴黎學習音樂。
第一次聽這首花兒,那獨特動聽的歌聲就讓王洛賓難忘。
“走哩走哩著
越呦的遠哈了
眼淚的花兒飄滿了”
最讓他撥動心絃的是老闆娘送別他們時唱的這首花兒。
老闆娘的聲音滄桑傷感,送行的花兒擊中了王洛賓的內心,他發現原來在中國就有那麼真摯蒼涼博大的民歌,為什麼還要去異國他鄉學習。
一曲六盤山的花兒讓王洛賓決定一生留在大西北,創作改編了很多西部民歌,成為一代西部歌王。
2 《在那遙遠的地方》電影的催淚花兒居然是那英唱的“”走哩走哩著
越呦的遠哈了
眼淚的花兒把心淹了
……搭鏈裡的鍋盔輕哈了 哎嗨喲的喲心上的惆悵就種哈了"
記得很多年前看《在那遙遠的地方》電影,很喜歡裡面的青春舞曲,阿拉木汗和在那遙遠的地方等熟悉的民歌。
知道羅大佑唱,唯獨這首最觸動我的《眼淚花兒》不知道是誰唱的,甚至以為就是電影中老闆娘自己唱的,也許是當年民歌手吧。
多年以後電腦普及,才知竟然是那英配唱。
印象中的那英是唱著征服,白天不懂夜的黑等都市情歌的紅歌星。沒想到她曾唱過這樣原汁原味的民歌。
那時的她有一定名氣,但還不是後來大紅大紫的流行天后,也不是今天的大姐大。
她應該不會想到自己演唱的一首土味民歌,居然到現在還能被挖掘出來流傳。
當時的那英嗓音和後來的都市抒情風很不同。
帶著大地的滄桑和深沉,非常契合電影中的漂泊感。
這部電影《在那遙遠的地方》以西部歌王王洛賓為原型,講述一個音樂高材生和自己的心上人一起來到西北,採集傳播西部民歌的故事。
從北京到西北,他們遇見土匪,也遇見很多善良的當地人,其中就有六盤山客棧的老闆娘。
老闆娘不僅幫他們趕走了土匪,還唱著花兒為他們送行。
特殊時代誰也不知遠方的命運。
黃忠和妻子一同走在蒼涼的西北道路上,耳邊響起老闆娘的蒼涼歌聲。
那歌聲彷彿是從遠古傳來,從大漠深山發出。
為什麼當初聽這首花兒的王洛賓會動容,同樣遠離家鄉的我們也會共鳴?
因為這首古樸誠摯的民歌,擊中了我們的內心。
它訴說漂泊者的心事,安撫人們的靈魂。
聽這首歌一定要看這部電影,更能體會在西北大漠送別遠行人的感受。
3 《山海情》裡水花唱這首歌有了新含義《眼淚花兒》這首西北民歌出現在電影《在那遙遠的地方》中,後來又在一些影視劇中出現過。
這一次《山海情》中生活在90年代的李水花唱著她從山裡走到移民村,有了新的味道。
沒有聽過這首歌的朋友也許認為這就是水花之歌。
為什麼?
李水花是怎樣的女人?
她為了一頭驢一口水窖的彩禮嫁給了不愛的人。她接受了命運,又努力抗爭命運。
男人瘸了,她一個人扛起這個家。
村裡考慮她的現實條件,留她在村裡,她一個人拖著板車帶著簡單的家當和丈夫孩子,步行幾百裡來到移民村。
她還帶來了光明,因為她來了,移民村戶數夠了正好可以通電。
山海情中的一個場景,馬得福站在村口,忽然看到有個小小的身影越來越近,竟然是那個讓人同情的水花。
只見她一個人,扎著西北人常見擋風沙的頭巾,唱著《眼淚花兒》一步一步,笑著來到得福面前。
有人說拖著板車幾百裡走七天不可能,也有人說可能,其實板車反而沒有那麼累。
不管怎樣,在那個交通不便的時代和環境,步行走遠路很常見。
水花唱著
“走哩走哩著越呦的遠哈了眼淚的花兒把心淹了……搭鏈裡的鍋盔輕哈了 哎嗨喲的喲心上的惆悵就種哈了”
這是一首同樣的西北花兒。
遠行的王洛賓為她留在大西北。移民的花兒唱著她走向新生活。
為什麼說水花唱這首歌有新感受,像為她度身定製?
新時代的水花帶著過往的艱難和傷痛,一步步來到移民村,有揹負苦難的勇氣,也有奔向未來的樂觀。
這時候聽這首《眼淚花兒》不像是悲傷的漂泊之歌,更像是充滿希望的移民之歌。
李水花的花兒有背後的滄桑辛酸,更有前方的甜蜜期待。
就像很多堅強樂觀的寧夏移民一樣。
這樣看,這首花兒是不是和李水花很相配。
這是導演和配樂等電視劇主創團隊的實力表現,在特殊的環境中配上耳熟能詳的歌曲,還彷彿是度身定製。
寫在後面當我們對一個人的苦辣酸甜有共鳴,一定離不開她所在的環境。
生活艱難依然樂觀的李水花是上世紀90年代東西協作精準扶貧時期,在寧夏西海固的一個普通農民。
她散發著西北女人的堅定樂觀之光。
上世紀30年代抗戰時期,追求音樂夢想一心為了藝術的王洛賓,出生在北京。
他被六盤山的花兒迷住,留在了大西北。
王洛賓身上呈現了對藝術真誠的愛,和對祖國未來的憂思。
不同的時代和環境造就不同的心境和處境。
如果想要了解一首歌一個人 ,或者一部電影,需要更多瞭解她或他所處的環境和他們所在的時代。比如去這首花兒所在的六盤山,大西北去看一看。
這樣我們更容易從心裡體會那份真實的共鳴,也能滋養我們的人生。
今日話題
你會因為一首歌一部電影,探尋那個遙遠的地方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