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一期的《魯豫有約》裡,劉德華接受採訪時坦言,在泰國拍廣告發生的墜馬事故,那個2017,讓他心有餘悸,在醫院療傷時,他重新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了規劃和佈局。
原來,根本沒有考慮的身體,現在“身體問題”,變成了重中之重。
其實,身體從來都是最重要的,只不過健康的時候,常常被我們忽略,認為那是理所當然。康復之路,對於病人而言,總是漫長的。兩年多時光過去,劉德華翻然悔悟:
只有重視健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是啊,沒有健康作為根基,所有的事業,愛情,地位,財富,都是鏡中摘花,水中撈月。
我有一個發小,沒讀過幾年書,膽子卻很大,初中沒畢業,就下海撲騰,有過嗆水經歷,有過頭破血流,也有過身逢絕地,但他最終熬過來了,成了富甲一方的土豪。
正當他春風得意笙歌逐的時候,被查出得了肝癌,多年來酒場上的應酬,瀟灑豪邁,義薄雲天的人設,為他贏來了大量的朋友,建構了雄厚的人脈資源,卻也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跑遍了國內外大醫院,所有積蓄都花了進去,仍然是迴天乏力。
當醫生束手無策,只能靠造血球蛋白維持生命的時候,他痛哭失聲,萬念俱灰。
因為嫌棄原配夫人黃臉婆,協議了離婚,如花似玉的小情人,不知去向。公司因為沒人管理而土崩瓦解。
他的後事,是他父母處理的。白髮人送黑髮人,那是何等的心如刀割啊!
2
叔本華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然而,這確實一個不爭的事實。
年輕時衝鋒陷陣,東擋西殺,不捨晝夜第拿健康換取財富;
年老時百病纏身,氣若游絲,不遺餘力地拿財富維持健康。
很多人,忙忙碌碌一輩子,勤勤懇懇活到老,在死神的陰影裡,突然發現,真正的幸福,原來根本不是什麼榮華富貴,寶馬香車;也不是位高權重,呼風喚雨,而是身體健康,精神快樂,心靈豐盈。
除了這些,其他的都是浮雲。
有一首歌裡,有這樣一句歌詞:
壟溝裡刨食是條好漢,病床上數錢那是傻蛋。
事實就是如此,健康的乞丐,往往比有病的國王更加幸福。
常言說得好,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平時修煉一副好身體,才是應對風雨的最有效利器。
我老家的一個鄰居,是個光棍漢,他一年四季給別人打工,掙得不多,卻從不讓自己閒下來。他有一句口頭禪:做吃做吃,有做才有吃;不做活,咱吃啥?
他的日子雖然並不很好,他卻很樂觀,每天回家,唱著山歌,眉飛色舞的樣子。
如今,他已經70歲高齡,仍然幹活。
別人調侃他,掙那麼多錢幹嘛?準備帶到棺材裡呀?
他反唇相譏:活著幹,死了算;人不幹活是懶漢!
3
其實,誰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牙好胃口好,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
從古至今,也有無數人前赴後繼,為了長生不老,費盡心思。我想,那是一個極端。有生就有死,這是自然規律,誰也不能違背。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健康持久一些,生活的質量,快樂的指數,幸福的濃度,都要靠健康作為“核心價值觀”。
聽說有這樣一個人,他自稱是養生達人。因為孩子的供養,他衣食無憂。
於是,開始幻想著如何讓自己壽比南山。
他四處求醫問藥,尋找各式各樣的養生偏方,採訪各路民間高手。
今天吃黑色食品,黑米黑豆黑芝麻,變著花樣吃吃吃;明天拿水果代替主食,竭盡全力瘦瘦瘦;後天又踐行“辟穀”,精心修為練練練。
除此之外,他還託人網購五花八門的保健品,滋補品。補氣的,補血的,補脾的,補腎的齊招呼。
他這樣折騰了三年多,把自己折騰進了醫院,成了一個植物人,這才停止折騰,老老實實在床上待著了。
俗話說: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
千養生,萬養生,心理平衡是“真經”。
健康都是好習慣的產物,嚴於律己,堅持好的習慣,健康自然來;
疾病都是自己作出來的,放任自流,不加自身約束,疾病必纏身。
保持樂觀心態,經常笑,容顏俏;
懂得知足常樂,七八飽,人不老。
真正的健康秘藥,不在深山老林,只在自己內心;
真正的幸福偏方,不在海北天南,只在自己心田。逢君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