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s格蕾絲
在《繡春刀Ⅱ:修羅戰場》這部電影中,沈煉晉升為絕對主角,隨著戲份加重,對他的性格與背景有了多方位的展示。
從橫屍遍野的戰場到錦衣衛北鎮撫司,從出生入死的軍人到以暴制暴的國家機器,沈煉一直在腥風血雨中過活,他清楚自己棋子的身份,也始終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正。
身為棋子註定要接受受人擺佈的命運,然而做為執棋人未必能夠瀟灑到哪裡去。
信王能屈能伸,在成為皇帝后也一心勤於政務,但卻依然無力扭轉大明王朝積重難返的局面,十幾年後在景山的一顆老槐樹下做了自縊的亡國之君。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這歌詞細品之下過於勵志,有時候一個人拼盡了全力也未必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成還是敗要看老天爺是否願意成全你。
無論是身為草民還是貴為天子,世人皆是上天的子民,自然要尊崇上天的旨意。
奮鬥和努力都是人生該有的態度,但"命運"二字的正解是——盡人事、聽天命。
命,時也!
時代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宿命,但每個時代都有人不肯輕易向時代低頭,沈煉便是這樣的人。
任憑世事滄桑,沈煉內心深處依然保留著一隅淨土,閒暇之餘喜歡收藏北齋先生的畫作,可見沈煉在武夫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文藝男的心。
文藝男大都多情,然而對於一個在腥風血雨中過活的人而言,多情無疑是個致命的弱點。
可以肯定沈煉對北齋有情,一個文藝男青年對一個有才有貌的文藝女青年動心實乃人之常情,但男女之情只在沈煉對北齋的感情裡佔據很小的比重。
沈煉對北齋的感情,更準確地說,是追隨者對精神偶像的呵護之情。
與該片同月上映的電影《明月幾時有》中有這樣一處情節,彼時尚未參加革命的方姑不顧個人安危協助茅盾與其親友逃亡。
當茅盾向她表達感激之情時,方姑激動地說,茅盾先生的事我都願意幫忙。
《明月幾時有》劇照
沈煉對北齋也有這種心理,但他的行事動機顯然比方姑複雜了許多,沈煉搭救北齋經歷了這樣幾個步驟:
1,北齋上了陸千戶的暗殺名單,沈煉追隨凌雲鎧來到北齋的住處,他想一睹北齋先生的真容,此時並未萌生搭救北齋的念頭。
2,當發現北齋先生竟是有過一面之緣且令自己心生好感的女子時,沈煉內心明顯是有過掙扎的,但他依然沒有選擇出手相救,因為他知道一旦出手便成了逆黨,此後等待自己的只有不堪的命運。
3,凌雲鎧打起了北齋的歪主意,此時沈煉出手了,但他出手的目的只是制止北齋臨死之前受人凌辱。
4,凌雲鎧見沈煉壞了自己的好事,誣陷沈煉是逆黨並將之記錄在無常薄上,沈煉與之爭奪無常薄,失手殺死凌雲鎧,自此與北齋的命運糾葛到了一處。
生逢亂世,大多數人自知無力扭轉大局,選擇以逆來順受對抗世道的不公。
人生如茶,不會苦一輩子但會苦一陣子,熬過了那陣子,便能品嚐到苦盡甘來的芳香與甜美。
如北齋、陸文昭、丁白纓這般,自身有能力但又對無常的世道充滿憎恨的人,選擇依附於比自己強勢的人,藉以實現個人的理想與抱負。
可亂世風雲變幻,沒有哪棵樹是根深蒂固的,當暴風驟雨襲來的時刻,率先從樹上抖落的便是枝葉。
北齋與陸文昭等人被信王棄用的命運是可以事先預見的,只不過當局者迷,他們本人並沒有看清這一點。
沈煉與上述兩類人皆不同,沈煉最初之時是第一類人,認為生逢亂世隨波逐流才是明智之舉,但直到有一天,當他發現即便是苟且偷生也無法求得安寧,此時才領悟到只有換種活法才能讓自己活得有品質。
困境中求生的本能,再加之對北齋的憐惜之情做助力,致使沈煉義無反顧走上了抗爭之路。
沈煉一無權勢、二無背景、三無人脈,想要活命唯有依靠自己和手中的繡春刀,人無所顧忌便能豁得出去,這便是"向死而生"。
如果說《繡春刀》第一部是打政治題材的擦邊球,那麼四年之後上映的第二部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驚悚片。
電影開頭,沈煉的下屬因為酒後失言而被同僚誣陷繼而拒捕自殺的情節,已然奠定了整部電影暗黑的基調。
這部電影比前作更暗黑,從頭到尾沒有出現過一個純粹的好人,每個人都因自己的慾望與訴求做過見不得光的事,而正是因為人物的行為動機真實合理,整個故事才具有可信度。
可以說,《繡春刀》是目前國內最好的型別片和系列電影,而這兩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故事本身。
五年前的那個夏天,《繡春刀》第一部上映時,因為資金有限幾乎是零宣傳,而院線方面也不太看好這樣一部稍顯過時的古裝動作片,但憑藉著影迷們的口碑相傳和媒體的高度讚揚,《繡春刀》硬是打了一場翻身仗,成為了票房逆襲的黑馬。
在那個中國產電影青黃不接的年代,觀眾太渴望好故事,《繡春刀》正是因為自身品質過硬,成功在品質參差不齊的中國產電影中突圍而出。
第一部的成功催生了第二部,而之前默默無聞的導演路陽一躍成為新生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金士傑、王千源、週一圍這些出道多年但始終未能走紅的配角,也因各自在片中亮眼的表現,從此之後片約不斷。
圖中為導演路陽
戲裡戲外都在上演著"時代決定命運"的故事,但不同之處在於,壞的時代吞噬人,好的時代成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