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我就是演員》又一位演員主動退出了,上一次是瓊女郎陳德容,這次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柯藍。

她發了一篇感謝信,表面上看起來情真意切,其實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小心思。

來這個節目,自然是想要走到最後的,如此出爾反爾,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咖位”導致尷尬的場面

這種演技競賽節目,出現在舞臺上的演員分為三種類型:過氣的實力演員、正處在尷尬期的年輕演員、跨界演員。

因為有第一種演員的存在,點評導師的位置就非常的尷尬,既要自身演技或者導演能力獲得公認的,又要有年長的優勢,否則說什麼話都很難讓人信服(參考另一檔同類型節目的導師郭敬明)。

常駐導師章子怡和陸川,都是製片人身份,一個代表演技派裡的翹楚,一個代表第六代導演中的翹楚;

郝蕾、張頌文、劉天池則是作為表演指導的身份;

另有張紀中、熊英、梁超為製片人考核官。

這樣的陣容,可以說是比較完美的組合了,無論是業內口碑還是專業、人氣都有保證。

但仍然避免不了在“咖位”這個問題上遇到尷尬。

陳德容雖然近些年鮮少在螢幕上露面,但是在觀眾心目中是屬於90年代的“頂流”,她霸屏的時候,章子怡才剛剛考入中戲。

在座這些人,唯一夠資格以前輩姿態來點評她的,恐怕只有李誠儒。

但,戲劇化的一幕出現了……

張檬和她搭檔演的這齣戲,在點評環節除了章子怡簡單表達了對70後演員的愛惜之外,竟然無人評價她的演技。

整場點評,全都被張檬自曝整容原因的話題給吸引了全部焦點。

陳德容怎麼都沒想到,自己站在臺上成了備受冷落的那一個吧。

陳德容後來發文表示自己因檔期衝突要退出《我就是演員3》的節目,但誰能說,她不是被這樣的行業現狀給傷到了呢?

想要的演技點評一句都沒有,僅僅就是情懷上的“珍愛”,這對她來說,無關痛癢且沒有必要。

柯藍的自由與節目產生了衝突?

同為70後演員的柯藍,真正開始演戲是1999年,並且一直都沒有大火過,觀眾對她的印象大概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裡的瞿霞,以及《人民的名義》中的陸亦可……

她參演了不少正劇,演技已經磨練得較為純熟,但幾乎就是除了演戲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話題,能稍微提出來的可能就是她的家世背景了。

不過一個經常演正劇的演員,本就和此次來參加節目的演員們格格不入。

這可能也是她無法充分融入的原因之一。

其二,柯藍優越的家世背景,註定了她行事風格更為自由,凡事都憑著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可以說,她一輩子都沒經歷過什麼挫折,活成了人生最理想的狀態。

這是一個真正從小生活在部隊大院裡的女孩,14歲去加拿大讀書,15歲就開始做兼職模特,倫敦時裝週的T臺出現過她,各種高階雜誌的封面也出現過她,22歲當了主持人後,她根據“南柯一夢”給自己改名為柯藍。

其實她的原名叫鐘好好,一個聽起來就特別乖的名字。

這就是為什麼,柯藍在感謝信裡特別提到了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因為這讓她回憶起了曾經的青春歲月。

小悅悅是跟她對接的PD(藝術總監、製作人),年輕奮鬥的樣子,像極了當年的自己。

彤彤,則是這檔節目的導演。

柯藍寫了這麼多字,看起來誠意滿滿,實則就是著重感謝了這兩個人,而兩個人都是節目組的工作人員,竟然隻字不提在節目上點評過她的導師,以及和她搭檔過的演員。

這說明什麼呢?看這四個字:長了見識

做主持多年,又合作過那麼多的演員,還有什麼是沒見識到的呢?

墨君並不認為這是褒義,換成另一種話來說就是“這都什麼人啊,我算是長見識了”

無人點評演技才是真正的癥結

回顧了一下柯藍在這檔節目上演過的那一期,她和劉孜共同演繹了《我們與惡的距離》片段。在片段播放完畢之後,在座嘉賓們有了一番對40+女演員的爭論。

劉孜認為中年女演員在市場上很不受重視,提到了“資本進入市場”,但這裡被張紀中導演打斷,舉例說《三十而已》、《隱秘的角落》都是適合中年女演員的戲。

結果被參演過《隱秘的角落》的張頌文一句話打臉:那是00後的戲。

這個戲目獲得了兩顆星,最終全部分配給了劉孜。除了章子怡一人表示支援柯藍,其他人都選擇了劉孜。

她也遇到了和陳德容差不多的尷尬,全場只有章子怡簡單的點評了一下她的演技,大概意思就是這樣“她那一段難度更大一些,表達更豐富一些

僅此而已。其實就是說了個寂寞。

由於賽制的原因,柯藍第一輪的比賽是0星。因此進入了被選擇的尷尬境地。

這第一輪就比較打擊人了,想必是柯藍完全沒有想到的結果。

柯藍也是很剛,被選擇環節時,主動站出來講了這麼一句話:說給在座的小新星們,人哪,一怕不識好,二怕不識人,你們不挑我,隨便。

不少網友表示,柯藍那場戲確實沒有演出該有的水平,與劉孜還是產生了差距,但一星也是應該有的。

因此而猜測是否因為得到零星感到不滿。

柯藍或許心裡會有膈應,但不至於產生退意,否則不會接著參加下一場

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在節目裡也未曾和其他人起過沖突,萌生退意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兩位70後女演員相繼“出走”,其中緣由值得玩味。巧的是,她倆都是被導師有意避開評價的人。

與其被有意忽略,陪跑新人,不如瀟灑退出,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甚至陳德容還被王自健拒絕進組過,話裡話外都在否定她的演技(同組演員都不認可你,這個戲還怎麼合作得好)。

在陳德容被王自健否定,強壓怒氣解釋自己能夠勝任“曼徹斯特”的時候,柯藍還帶頭大聲喊加油來著。

這是同仇敵愾了吧。

在第二輪的比賽中,更尷尬的一幕出現了。

王自健組的兩個劇目,所有人都得到了星,甚至還出現了導師給滿星特權搶人的情況。唯獨陳德容一顆星都沒有。

即便這回學乖了,學著上期張檬自曝私生活,提到了自己去年已經離婚,仍然沒有激起任何水花。

然而關於演技方面,只有陸川提到王自健演技太滿時捎帶了一下陳德容的名字,以及張頌文認為她適合演這個年齡的女人(無關演技),沒有一個導師指出她存在的問題以及為何得不到星。

而包貝爾這一組的情況也是如此,總共5個人給出了3個滿星特權。

導師們搶包貝爾和馬嘉祺搶得熱火朝天,也給了每個人非常詳細的點評,唯獨忽略了站在最旁邊的柯藍。

我算看出來了,章子怡才是這個節目裡最稱職的端水大師。最終這兩位演員退出節目時,都是一顆星。

很明顯,柯藍和陳德容第二輪的競演點評環節,鏡頭放在她們身上的時候非常非常的少,我想要截一個組裡所有演員的鏡頭,都掐了好多次點才截到。

是實力演員“輸不起”,還是她們根本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呢?

節目定位逐漸失去初心?

這檔節目看到現在,我心裡的疑惑也是越來越多。

在部分導師看來,跨界參加這個節目是“誰都要來分這杯羹”、“演員是很低階的職業嗎?”;

流量演員來參加節目想得到成長是“沒有信念感”“太浮躁”;

實力演員有信念感,無論演技有沒有瑕疵,都因為咖位緣故導師不願深度點評……

那麼這檔節目的宗旨到底是什麼?

本是“尊重表演,致敬匠心”

如果因為咖位的緣故,導致實力演員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導師不敢說,實力演員放不下架子”,這檔節目其實就相當於只致力於扶持有潛力的新人成長。

那麼就沒有必要請那些有多年演戲經驗的實力演員上來陪跑。

一則這些演員未必能適應和新人站在一塊兒承受心理落差,二則導師束手束腳大家都不自在。

您說呢?

END

20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上陽賦》簫綦和王儇,誰更愛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