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職場熱播劇《正青春》,豆瓣評分雖然極低,但是依然有很多經典的地方,尤其是職場中一些扎心的真相。我看了幾集,如果說本劇的評分之所以那麼低,應該曾經因《延禧攻略》而紅的女主吳謹言這次出演女主角張小魚的緣故。

不得不說,因為吳謹言的演技,實在是拉低了這部劇的整體水準。劇中的其他的演員還都是很有名氣而且演技都很不錯,像劉敏濤出演的舒總,殷桃演的林睿,何潤東出演的溫總等等,除了明星陣容之外,本劇的劇情的確不錯,道出了職場裡的較量、競爭、以及人心不可揣測的真理。

今天只聊一點,殷桃出演的SW的營銷總監--林睿說出的那句:永遠沒有什麼是該你的,老闆給你,你就接,老闆不給,你只能認。

很多人在職場都有這樣的想法:

1、我工作很努力,付出比別人多,那麼年底的升職加薪就應該是自己的;

2、我在公司工作了那麼多年,公司的老人,理應是得到機會最多的那個人;

3、我的業績最好,理應是年終獎最高的人;

4、我跟著老闆一切創業,經歷了風風雨雨,理應是老闆最信任我;

5、我事事替公司著想,老闆最該提拔的人理應是我;

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我接到的諮詢中,有不少這樣的聲音。這其中的邏輯是這樣的:我付出了xx,老闆就應該xx,可結果卻是另一種樣子,不免讓人心寒。

確實,我們自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卻沒有得到理應得到的待遇,心中的不滿油然而起。我見過離職的理由林林總總,因為這種老闆“不懂事”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我認為如果是因為沒有得到老闆理應的待遇,卻選擇離職或者心生抱怨的,就應該學學林睿的職場智慧。

一、你想要的未必會得到,為什麼呢?

1、眼界的寬度取決於你的高度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它的含義是:(如果)行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應該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中國古人留下的智慧。也就是說,自己沒有得到想要的部分,應該是先從自身找原因。

講一個小故事,我一個來訪者說年底他們公司進行績效考核,等拿到年終金的那一刻她很上火,原因是她從年終獎來判斷出上司給她的績效評級是中,而她認為自己是部門裡最認真的那個人,所以就去找上司理論。

上司也沒沒什麼,只是讓她加油,她則認為上司太不公平公正,幹得多結果還不是一樣,心裡對職場和上司都特別失望。後來她就選擇了跳槽,工資待遇和工作內容都和原來差不多,只是覺得心中多了些盼頭。

誰知,這家公司說好的年終獎根本就沒有和員工兌現。

如果一個人心生埋怨,對上司抱怨怨氣,這樣就會有兩個結果,導致自己的工作態度變差,另一方面帶著情緒工作肯定不會有更好的業績和工作效率。

所以,是抱怨還是從自身找原因,正是一個人眼界的寬度體現。

2、在職場沒有永遠,只有當下

老闆之所以當下沒有給一個人認為理應得到的部分,是因為老闆處在“當下”,而你還處在想象之中,想象著因為你付出了,因為你怎麼怎麼樣,所以應該怎麼怎麼樣。

還是說一個我的來訪者的小例子---小麗的事兒。

十年前,小麗剛剛畢業就碰到了她現在的老闆,那會兒因為小麗是大專畢業,要的薪資低,而老闆就比他大兩歲,剛自己創業,手下就兩個員工小麗和其他一個人。

大概5年後,小麗的老闆趕上了市場的紅利,生意就一下子做大了,老闆就又招了十來人。在小麗的眼中,老闆就是自己的哥哥,從來沒想什麼上下級的關係,畢竟公司能夠做起來都是他們一起努力的結果。

小麗跟老闆說話還是和原來一樣,有什麼就說什麼,其他員工偷偷說:“小麗是唯一一個敢跟老闆吵架的人”。

可是,有一次,老闆義正言辭地跟她說,要她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言語。小麗特別受傷,覺得自己跟著老闆一起打得江山,老闆有什麼好裝的。

後來老闆移民了歐洲,把這邊的事情交給了另一個同事來主理,小麗雖然加薪了,但是並沒有什麼管理許可權,也不和老闆交流了。當小麗找到我的時候,言語當中還是充滿了失落,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很不值。

我說他是幾十人的老闆,不是當初你們三個人一起打天下的時候了。小麗說是自己沒有及時調整心態,也沒有以一個員工的身份來對待自己的老闆,是自己的問題。

我覺得《正青春》中,林睿說的特別好:在職場沒有永遠,只有當下。

事實上,並不是老闆不懂情誼,不懂人情世故,只是當下他需要做出利於自己的平衡。

二、自己想要的老闆未必能給的,該怎麼辦呢?

1、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正青春》演到了非常精彩的時刻,就是劉敏濤出演的SW中國區總裁舒總,將要辭去總裁一職飛去歐洲陪伴兒子讀書,接下來投票中國區新總裁一幕。

舒總離職前對新任總裁人選有關鍵的兩票權,之後把林睿(殷桃飾)喊到自己的辦公司,對她說出了一些話,她說雖然林睿打單很厲害,做銷售很牛,但是另一個候選人方靜更加顧全大局,也更加隱忍,所以她要把關鍵的兩票投個方靜。

這個時候,我倒是認為這是舒總對林睿最後的壓力測試了,但是林睿依然本色傲嬌地說,她憑的是實力。

舒總之所以這麼說,對於高管的候選人就不難看出,拼的不是業績了,而是一種駕馭全域性的能力,所以這也是舒總為什麼要把兩票給予方靜的原因所在。

但事實上,最後沒有給到方靜,一切都因為她和方靜的對話結束之後,舒總說:“你不提此事我會投你,但是你提了,今天不是因為私人恩怨,而是因為格局。”

舒總要把關鍵的投票給誰,最終是根據兩人的格局。所以,野心滿腦的林睿,雖然是舒總一手帶出來的徒弟,很想要中國區總裁的位置,但剛開始舒總沒給。後來,之所以投票林睿,是因為方靜的格局太小。

老闆做出來的決定自有她自己的判斷和依據,是下屬要不來的。你能做的,就是需要不斷努力的人,才有資格選擇人生的主動權,而至於別人給不給那是別人的事情。

2、儘自己最大努力,提升自己的高度

林睿和方靜都是營銷總監,兩個人的風格截然不同,林睿霸氣外漏,表裡如一的女強人;方靜表面溫婉大方,內心隱忍有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兩個人都雖然性格和風格不同,但是能力不可否認,不相上下,否則不會做到營銷總監,也不會成為中國區總裁的兩位候選人。

所以,在職場上,不要給自己的性格和風格貼標籤,也不要覺得老闆喜歡什麼風格便投其所好,真正的職場上,最終還是要靠能力和情商來說話。

記得小魚有次去找林睿,林睿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向外看著。她對小魚說:下面的人看上面的風景沒什麼不同,而自己往下看就不一樣了。

一個人的高度非常重要,如果暫時還沒有到了一定的人生高度,那麼先從提升自己的認知開始,再不斷積累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老闆不給你加薪你還會離職嗎?老闆沒有給你面子你還會不痛快嗎?老闆沒有給你升職你還會心生不滿嗎?等等.......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只是挨刀要挨的有價值,不能白挨。總之,如果你遇到了職場不公平的情況,我勸你首先有一個態度,就是林睿的那句話:老闆給你,你就接,老闆不給,你只能認。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智慧。

切記,最不能的就是陷入不滿的情緒中去,那是百害而無一利。如果你沒有更好地選擇,就接著,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不認也行,前提是你得有選擇呀。

13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山海情》唯一一個齣戲的演員是誰?張嘉譯、郭京飛?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