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大本營》這一檔綜藝節目,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長,是很多觀眾每週必看的節目。
有的觀眾認為,《快樂大本營》沒了謝娜,節目少了很多樂趣,快樂家族是一個整體,缺了其中的一員就沒有看點了;
但也有一些網友持相反意見,覺得謝娜缺席了節目,反而讓節目不那麼尷尬了。可見,有些網友並不能接受謝娜平時在節目中表現,更不能接受謝娜的主持風格。
對於謝娜,人們的評價總是兩極分化很嚴重。
有人會問:為什麼會喜歡謝娜?
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生活過於嚴肅了,有時候只希望不動腦子地笑一笑。
也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喜歡謝娜?
原因是,她只會讓人不動腦子笑。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大家都開始討厭給我們帶來無數歡樂的太陽女神謝娜了,知乎上更是出現了這麼一個話題:謝娜為什麼這麼討人厭?
這個話題下的回答,超過一萬條,幾乎都不重複,瀏覽數超過4億。這些年,圍繞謝娜的負面評價其實並不少,引起爭議的部分原因是她的主持功力飽受質疑,讓許多觀眾無法接受她的表現。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謝娜作為一個主持人,為什麼揹負了遠比同行更大的爭議。
依靠本能主持
在今年的跨年晚會上,謝娜一出場,就像和小朋友說話一樣問觀眾:“我們現在在哪裡啊?”
“謝娜主持像和三歲小孩子對話,感覺我這個觀眾像傻子。”
“這是大型晚會,謝娜這是什麼主持風格?說話跟逗小孩似的?”
在直播中途,謝娜卻急著迴應這個熱搜,正當搭檔何老師在誇王嘉爾時,謝娜突然開口插話:
“哎呀,何老師你知道嗎,我又上熱搜了。”
謝娜不管當時進行到什麼流程,只顧著為自己發聲:
“我就藉著這個熱搜,祝大朋友小朋友天天都開心喲。”
這已經不是謝娜第一次搶話了,在湖南衛視的跨年盛典上,中國女排隊員上場時,大家都拿著提示卡,緊張地掐著流程,何老師正準備讓女排的隊員逐一自我介紹。
何老師的話還沒有說完,什麼提示卡也不帶的謝娜又一次打斷了何老師,她感嘆了一句:“好高呀。”
說完,就直接走到隊員中間去比身高。
比完身高還不夠,到抽獎流程時,大家都很安靜,正聽汪涵念臺本講抽獎規則,手上空空的謝娜跟著汪涵,在旁邊一句又一句地接話。
汪涵說:“接下來我們要抽取本輪的幸運觀眾。”
謝娜跟著說:“要抽一位幸運兒。”
汪涵好不容易說完抽獎事宜,謝娜又立馬補了一句:“對。”
一旁的何老師,只能去碰謝娜的胳膊來提醒她,但謝娜渾然不知,甚至依舊在亂喊。為了不讓場面繼續失控,汪涵只好用更大的聲音,把謝娜的聲音蓋過去。
作為一名主持人,一次又一次地在大家面前出錯、搶話,甚至擾亂了節目的正常流程,缺乏了一名主持人應有的專業能力和應變能力。
在一部綜藝《僅三天可見》裡,謝娜說:“我是在用本能在做節目。”
可是,她用自己的本能,並沒有讓節目有更好的效果,而是缺乏了原本的專業素質,本能到忘了自己身處在哪種場合,應該做些什麼,她不分場合的放飛自我,更讓福斯覺得難以接受。
要知道,一個收放自如的主持人背後需要有知識的加持。
與依靠本能的謝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私底下日復一日獨自練習的汪涵。
很多人都以為,汪涵在主持方面的才華,來自於天賦。
然而,汪涵其實是背地裡一個非常努力的人。
他曾在節目中說道:
“我大概從十幾二十年前,就從來沒有進過練歌房,我也從來沒有去泡過吧。
天天躲在家裡不斷地看書,而且經常是從夜裡九點看到早上七點。
我還會把我認為最好的句子,或者是最感動我的一些思想,不斷地在自己內心咀嚼。
有的時候我甚至還對著鏡子去重複練習,就是為了自己在說的時候更加自然。”
長久的積累和努力,讓他在每一個問題出現時,都能順利化解,對答如流。
沒有誰的成功能夠一蹴而就,都是依靠長久的積累和努力,才能體現出效果。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果一個人,永遠只依靠自己的本能,很難一直進步,最終也會被臺下的觀眾質疑。
急於表達自我
一個好的主持人,絕不僅僅只會表達自己,他也是傾聽者,在與被採訪者的對話中,通過傾聽和共情,理解對方的情感與經歷。
但過於自我的謝娜,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傾聽與共情。
一次次打斷別人的話,只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人,又怎麼會懂得傾聽呢?
而共情能力的體現,也在一些畫面中可見一斑。想要觀眾做出好的解讀,靠的就是主持人的能力。
有一期《快樂大本營》,嘉賓是岳雲鵬。在節目中,他聊到女兒,為了給女兒減輕負擔,他只報了女兒喜歡的音樂班,其他的家教課一律不上。
作為父親,難得正經的岳雲鵬也不禁眼眶泛紅,流露出作為一名父親的柔情和責任。
聽到這些話,袁弘抱住了情緒激動的岳雲鵬,他能體會到岳雲鵬正在表達的東西。
而正當所有人沉醉在感動中的時候,謝娜卻說了一句:“你哭了。”
隨後,又爆發出她一貫的“哈哈哈哈哈哈”,打亂了現場的所有節奏,岳雲鵬也只好配合謝娜,作勢哭了起來。
不會傾聽、沒有共情能力的人,自然也聽不進別人的批評。
在微博的謝娜超話中,有粉絲向她提出一些委婉的建議。
這本來只是粉絲們客客氣氣的提建議,誰知道在謝娜看到之後,連發好幾條微博告別超話。
謝娜此舉,讓管理員直接脫粉:收集路人的評價,站在最客觀的立場,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議,等來的卻是你的甩臉色,聽真實的聲音有這麼難嗎?
在綜藝《僅三天可見》中,姜思達講到謝娜,是這樣表達的:能看到節目之外的謝娜“慢下來”的瞬間,是非常罕見的。和謝娜的相處,幾乎沒有什麼意外的地方。
她所得到的,已經超出了當年她苦苦追求的夢想,她為此感到十分滿足,越來越認為自己根本不需要改變。
姜思達在節目的最後,還說道,自己喜歡有一定程度破碎的人。因為一定程度上的破碎,會給整體帶來質感。不單單是聽笑話的快樂,而是可以從他的眼裡,看到另一種幸福。
但謝娜的破碎,並沒有給她帶來質感,當姜思達問謝娜,如果必須丟掉十年的記憶,希望是哪10年。
謝娜回答道:“想丟掉家裡最艱難的10年。”
她只想要浮於表面的快樂,卻沒有體會到其中的含義。面對這個問題,姜思達是這樣說的:他想要丟掉的是臨死前的十年記憶,因為前面再糟糕的回憶,自己也捨不得扔。
一直沒有反思和成長,或許這就是謝娜不再好笑的原因:我們長大了,她卻還沒長大。
謝娜已經步入不惑之年了,希望她最後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輸出的價值觀,隨著歲月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