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人看來,《廊橋遺夢》並不能稱之為是一部情感“正能量”的影片,因為它更多的是在講述婚外情的美,即便這種情感並沒有戰勝主角弗朗西斯卡的理智,但還是存在對這種特殊情感的美化嫌疑,畢竟該影片的結局,弗朗西斯卡始終懷念著在婚姻內走神的那四天,始終惦記著帶給她婚外愛情的羅伯特,最終在遺囑上要求兒女不要將她與丈夫理查德土葬在一起,而是火葬將骨灰撒在曼迪遜橋畔——殘留羅伯特骨灰的地方。
《廊橋遺夢》劇照
可是,這真的是這部影片想要表達的主旨嗎?未必,要知道弗朗西斯卡的子女通過留下的日記得知母親與羅伯特的故事後,完成了母親的遺願,但是處於婚姻破碎邊緣的二人卻返回了家庭,這就說明影片中的故事——弗朗西斯卡與羅伯特的愛情,並非單純意義的婚外情,還可能有其他的啟示。
婚外情不是愛的體現,而是不甘的投影影片中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主角弗朗西斯卡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丈夫繼承著家族的農場,結婚多年有兩個孩子,孩子都已經十六七歲,多年的婚姻生活平淡無奇沒有波瀾,弗朗西斯卡每一天都在重複著日復一日的家務——做飯、收拾房間、照顧家人,恰好偶然間,丈夫要帶孩子們去市集參加比賽,這一次弗朗西斯卡並沒有隨之而行,決定孤身留在家中享受難得的四天自由時間。
而就在丈夫帶孩子剛離開不久,弗朗西斯卡就遇見了前來此地拍攝曼迪遜橋的《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羅伯特,羅伯特在過程中向弗朗西斯卡問路,由此兩人相識,並迅速的產生感情。
《廊橋遺夢》劇照
弗朗西斯卡與羅伯特在相遇後發生過特殊的事情嗎?
其實並沒有,羅伯特向弗朗西斯卡詢問去往曼迪遜橋的路,弗朗西斯卡無法述說清楚,便決定親自隨其前往,一路上有一些交談,在曼迪遜橋上羅伯特採了一束野花送給她以表謝意,而她對此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稱野花有毒……然而就是這些平淡的過程,卻讓弗朗西斯卡難以控制的心動。
那為什麼沒有特殊的事件促成,卻會讓弗朗西斯卡在婚姻內偷嚐禁果?
如果說完全為了享受那超越禁忌的自由與刺激,那對於弗朗西斯卡與羅伯特而言或許是一種誹謗,畢竟二人短暫四天的感情,卻在各自心中持續了後半個餘生,雖未在一起,羅伯特卻在死後將所有的東西留給了弗朗西斯卡,而弗朗西斯卡也遺囑中表示執意要與羅伯特的骨灰撒在一起,由此來看,二人之間的感情是真實的、真摯的、真誠的。
那麼如果非要對二人的感情找出一些促成的緣由,很可能就是因為羅伯特對弗朗西斯卡的理解與羅伯特的處世態度,這些都是她曾無數次渴望過的東西。
在弗朗西斯卡與丈夫理查德的婚姻中,理查德隨軍隊前往義大利時遇見了弗朗西斯卡,兩人在義大利相愛,為了愛情弗朗西斯卡離開了故鄉隨丈夫來到美國,住在這個完全陌生的小鎮依阿華,為了家庭她放棄了工作與理想,成為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家庭主婦,丈夫理查德勤奮、體貼、誠實、溫柔,但是這些在弗朗西斯卡看來很“潔淨”的優點,卻似乎讓她越來越困擾,她知道丈夫很愛她,對她忠誠,沒有可以挑剔的理由,但是這些卻仍舊讓她覺得好像失去了什麼。
《廊橋遺夢》劇照
在她陪羅伯特尋找曼迪遜橋的路上,羅伯特說他曾因為外面的風光就選擇暫時中斷旅程,下火車居住在陌生的小鎮(弗朗西斯卡的家鄉)時,讓她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在隨後的交往中,羅伯特各種新奇的見聞滿足了她的好奇心,羅伯特關注她的生活狀態,與她對聊人生,兩人都喜歡葉芝的詩,這一切都是她從未在丈夫身上感受到的氛圍,也是她一直渴望的生活。
雖然她自詡是一個喜歡一成不變、平靜安穩的人,但實際上她的內心恰恰與其相反,她是一個喜歡驚奇、自由與浪漫的人,就像羅伯特說的那樣:
“由義大利來到依阿華本身就是一個大改變。”
正因此,弗朗西斯卡遇到羅伯特會不受控制的心動,因為她從他身上感受到的是她最渴望的東西。
所以,即便這一次弗朗西斯卡沒有遇見羅伯特,或許在未來某個時間段,仍會遇到其他能夠滿足她幻想的人,這並不是因為她生性放蕩,不耐寂寞,而是因為她雖然在婚姻中得到了該有的幸福,但是內心卻仍有另一種渴望——渴望被人關注,渴望新奇事物,渴望浪漫,渴望激情,渴望理解,而這些都是當前婚姻無法給予的。
《廊橋遺夢》劇照
弗朗西斯卡的這種狀態與《包法利夫人》中的艾瑪存在一定的相似,艾瑪就是因為心中有渴望,才會多次選擇出軌,因為婚姻無法滿足她的需求,但弗朗西斯卡的狀態又與艾瑪存有很大的區別,弗朗西斯卡能夠感受到當前婚姻的美,只是還有其他的期待,或者也可以說成存有一定的不甘心理。
婚姻的乏味,凸顯了婚外情的美因為弗朗西斯卡內心的渴望無法從婚姻中得到滿足,所以一旦在恰當的時機遇到合適的人,必然會發生一定的“化學反應”且很難控制,而與羅伯特的感情就是這種反應的結果。
兩個人起初都是很理性的,只是融洽的聊天,然而隨著接觸,氛圍卻逐漸發生了改變,隨後弗朗西斯卡內心也開始了鬥爭,她感覺到自己的變化對於婚姻而言很可能會是一種傷害,而猜到她心理變化的羅伯特對此說道:
“弗朗西斯卡,我們沒做錯什麼事,這些都可對孩子說。”
這一句話,讓弗朗西斯卡的內心舒緩了許多,因為在她的心中,婚姻與家庭仍舊是她最為在意的東西,她不願因為自己的自私而對其造成傷害。可是,接下來的發展還是讓弗朗西斯卡結束了第一晚的聊天,因為不知不覺間羅伯特提到了他對家庭倫理觀念的看法,他不願被其拘束,尤其是最後他問她:
“你想離開你丈夫嗎?”
這句話激怒了弗朗西斯卡,她堅定的說不,然而就在羅伯特當晚因尷尬的氛圍告辭離開後,弗朗西斯卡又想去挽留,卻被丈夫打來的電話所阻止。根據後來的劇情,其實那一刻弗朗西斯卡的憤怒,並不在於羅伯特提出這個問題的冒昧,而是提出的這個問題猛烈的刺痛了她的內心,或許在她的心中就像事後,她女兒卡洛琳翻看母親弗朗西斯卡日記時說的那段話一樣:
“使我不安的,是我四十多歲了,而這段乏味的婚姻,維持了二十多年,因為他們教我,要堅守承諾。”
可能,這也是部分人在婚姻中容易遇到的問題之一,不僅限於影片中的弗朗西斯卡以及她的子女邁克與卡洛琳。在很多人的心中,人生不應該是乏味的,即便未必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會多姿多彩,如同影片中羅伯特那般灑脫、自由,但是,或多或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這樣一個美好的期待,尤其是當一眼望去,餘下的一生都將如此乏味時,內心的期盼與現狀的碰撞會產生莫大的力量,促使身處其中的人想去抗爭一切,想去擺脫一切,僅為瞬間的自由,由此導致部分人在婚姻中會走向極端的道路,這未必完全是不理智,而是強烈的反抗情緒所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干擾。
《廊橋遺夢》劇照
可是婚姻,尤其是大多數人的婚姻,很可能就是平淡且乏味的,不會像年少時,對人生的未來與婚姻愛情幻想的那般浪漫美好,婚姻就是為了生活,為了家庭,為了子女,為了責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給自己增添無數的牽絆,以致於讓自己不得不放棄內心曾期待的、憧憬的事物。
人生不該乏味,但婚姻難免乏味,如何平衡二者的矛盾,又如何慰藉內心的不甘,是婚姻的關鍵,也是一次充滿危險的選擇。對於這個問題的不同選擇,很可能就會讓餘下的生活發生巨大的改變。
在弗朗西斯卡的子女翻看母親留下的日記時,兩個人在婚姻中都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們不知道如何選擇,他們不知道該不該像母親那樣尋找一段感情來慰藉內心的不甘,他們更不知道為什麼母親明明生活的不快樂,最終還是勉強的沒有離開,這或許也是困擾大多數人的問題。
四天的時間很短暫,羅伯特第一天失落的離開,讓弗朗西斯卡很是後悔,甚至有些恐慌,因為這是她那時唯一能短暫擺脫婚姻乏味的機會,當然,這其中也包括羅伯特對她致命的吸引力,在兩者的驅使下,弗朗西斯卡當晚就在曼迪遜橋給羅伯特留下了字條,期待他明天會來家中做客,共進晚餐。就這樣第二天她接到羅伯特肯定的回覆後,對自己進行了婚後多年未曾有過的精心裝扮,在那一晚酒醉情迷下,二人情不自禁的踏出了那一步。
《廊橋遺夢》劇照
然而觸碰到禁忌後,弗朗西斯卡的內心卻更為不安,甚至極為矛盾,她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選擇,她期待與羅伯特離開,但又不願意傷害自己的家人,情感與婚姻,自我與責任,當前與未來,已知與未知,成為了她心中痛苦的根源。最終,弗朗西斯卡選擇留下來,不是她不渴望離開這裡與羅伯特生活,而是出於對家庭的責任以及對羅伯特這份情感的在意,雖然選擇與羅伯特離開,會滿足內心所有的期待,但似乎失去的將會更多。
婚外的情,曾是婚姻最初的美在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即將回來的前一晚,她終於決定了留下來,她告訴羅伯特,她不能傷害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沒有錯,對她也挺好,他不應該承受這種傷害,同時她的子女也不應該承受因為她的離開所帶來的非議,以及對他們未來人生可能會造成的不良影響。
羅伯特回覆說,也許你的離開,對於他們而言未必是一種不幸,他們仍舊會正常的生活,甚至也許未來可能生活的更好。可能,羅伯特的這種看法是大多數人在做出類似選擇時,對內心不安最大的慰藉,但是弗朗西斯卡卻並沒有完全的喪失理智,當然也可以說她更在意與羅伯特在一起的美好四天,弗朗西斯卡認為:
“你得知道,這個家我一走就會完全改變,不管我們和這個房子離開有多遠,我還是會想起它,我們在一起時,我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我會因內心痛苦,而開始自責去愛你,跟著即便那美好的四天,看來也會是一種錯誤。”
弗朗西斯卡想要這短暫的美好,所以她只能這麼去做,後來丈夫回來了,羅伯特並沒有真正的離開,不久她與丈夫理查德外出購物,先一步回到車上的弗朗西斯卡看到了車外雨中的羅伯特,她知道他在等她再一次做出最後的決定,是否跟他離開,然而最終她還是選擇了放棄。
《廊橋遺夢》劇照
那一天,她一直流著淚,那一晚,她感謝家人的安靜陪伴,她發現:
“我知道愛是很難捉摸的,它的神祕是純正和純粹的,羅伯特和我如果真能廝守,美好的感覺反而會消失,我若離開丈夫理查德,所創造的一切也都會消失,現在我只想和家人在一起,若我離開了家會變成什麼樣,又怎麼體會到家庭生活的甜蜜。”
因為那一晚,她想明白了,她與羅伯特感情的美,有很大一部分源於當前婚姻的乏味,所以一旦拋開當前的婚姻,內心沒有了那種想要擺脫現狀的期待,她與羅伯特的感情中的美感也會消失一大部分,同時放棄了婚姻,其實也就放棄了曾經付出的心血以及流逝的年華,何況在與羅伯特的情感對比下,她又真切的感受到了家庭溫馨、穩定的甜蜜,所以她選擇了留下來。
很多人認為這部影片美化了婚外情,突出了這份特殊感情的純粹與珍貴,但實際上,或許這並不是這部影片的真實主旨所在。
試想,或許最初弗朗西斯卡追隨丈夫理查德離開義大利的家鄉,來到美國這個小鎮,就是因為當初在她心中孕育著類似與羅伯特一樣的情感,後來步入了婚姻,或者說選擇了婚姻,經歷了從幻想到現實,從自我到成熟的一個改變,所謂的乏味未必真的乏味,只是與當初的幻想期待進行對比所致。
很多人說,後來弗朗西斯卡之所以留下來延續婚姻,是因為心中存有與羅伯特的美好回憶,同時也有一定的責任束縛,在其中可能也是因為不捨擁有著的幸福家庭。但或許,她能夠延續婚姻,或者說最終又回到了婚姻,關鍵並非完全是因為責任,或是心中有與羅伯特四天美好情感的慰藉,而是想起了最初與理查德相愛時的美好歲月,支援她維持婚姻的不是婚外的感情,而是最初的愛情,她之所以沒有與丈夫合葬,而是將骨灰撒向曼迪遜橋,看似是祭奠與羅伯特的感情,反而不如說是在回憶最初時與理查德的愛情,因為與丈夫合葬是與婚姻合葬,而將骨灰撒向曼迪遜橋,祭奠的卻是最初的愛情。
大多數的婚外情,看似是對婚姻的抗爭,是對美好的追求,但是反而不如說是對最初愛情的一種追憶,因為曾經促使你步入婚姻的愛與後來能夠產生的婚外的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而所追求的一切看似是反抗,但卻是徒勞無功的,唯一的辦法不是不停的改變、反抗,而是接受,因為漫長的一生經不起無數次的重新來過,而無數次的重新來過,也不會讓你擁有一份期待的、完整的愛情,只會讓所有的一切都隨著改變而消亡。
正因如此,弗朗西斯卡的子女聽完母親的故事,全部回到了原本的婚姻之中,因為婚外情的美,只是婚姻最初的美,你一直擁有,又何必重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