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銀幕上誕生了一批優秀作品。其中,有表現新舊時代更替的《三毛流浪記》《霓虹燈下的哨兵》,有講抗美援朝的《英雄兒女》《上甘嶺》,以及電影中那兩首飽含激昂情緒的歌曲《英雄讚歌》《我的祖國》。當時的經典流傳到今天,仍然激盪人心。

同樣我們也不忘記當代電影,對那個時代光輝歲月的記錄。比如講述國旗誕生故事的《共和國之旗》,表現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過程的《橫空出世》,以及群星閃耀的《建國大業》等作品。

這就是電影頻道推出的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以下簡稱《足跡》)所要呈現的內容,以重大歷史節點為經,經典影片為緯,回望新中國電影的足跡。

盤點新中國電影,不可避免的就是對時代風貌的考證與還原,而在深層和紮實的梳理上,才能真正了解福斯文化崛起下的多元話語時空。其中不僅僅是大銀幕中的時代中國,更有銀幕背後的故事。

《足跡》這套大型專題片拍攝歷時半年多,採訪了近百部影片的主創、故事原型人物和親歷者。並對具有重大時代節點、反映新中國各方面建設成就和人民精神風貌的經典影片進行梳理與回顧,全集分為“時代記憶”“時代主角”“英雄讚歌”“光影足跡”四大篇章版塊,每一版塊又劃分多集。

袁珊珊擔任“反特片”一集講述人

看了幾集《足跡》,無論從時代發展的角度還是探究時代風貌的立場,不僅視角很有創新性,所選擇的影片也都很有代表性。

比如第一、二集,描述“開國大典”的故事,其中除了列舉了李前寬、肖桂雲導演的《開國大典》之外,還選擇了《天安門》《國歌》《共和國之旗》《國徽》《建國大業》等表現開國大典前後故事的影片。並且對田華、李前寬、葉大鷹、吳子牛等電影工作者進行了走訪,挖掘電影拍攝幕後的故事。

除了對影片主創的採訪,每一集都有一個“足跡大使”講述人,比如首集的講述人就是《天安門》的主演潘粵明。這一切,都是力圖從時代特色乃至電影製作的臺前幕後,向觀眾普及那段往事。無論是廣為人知的事蹟,還是28天修繕天安門,國旗誕生等鮮為人知的故事,都非常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田華和潘粵明

這也是這套專題片《足跡》的一個縮影。

除了對重大事件節點的反映之外,《足跡》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時代風貌,比如第四集講的《霓虹燈下的哨兵》。

這部電影想必很多朋友都看過,表達了抵制資產階級思想的腐蝕,保衛革命勝利果實的故事。而《足跡》中除了對故事的時代特色進行反映外,更走訪了包括陳喜的扮演者馬學士、春妮的扮演者陶玉玲等主演,講述了很多電影幕後的往事,包括創作誕生的祕辛、話劇演出時的盛況、由總理親自拍板的故事情節,以及與陳市長在飯桌上的趣事等。

陶玉玲

這種趣味和意味,從《足跡》對這些電影的選擇上就可見一斑。從題材的選擇,尺度的大小,再到輿論的反應,這些電影的前前後後,也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新中國的歷史。

又比如抗美援朝一集,在《我的戰爭》的主演之一葉青的講述之下,從《英雄兒女》到《上甘嶺》,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誕生過程一一呈現。其中《英雄兒女》,根據巴金的小說《團圓》改編,片中的人物關係和情感是在激烈的戰爭氛圍中營造的,讓本片擁有洋溢的革命激情。同時《英雄兒女》也具有樸實的親情和道德力量,讓這部影片在新中國戰爭電影中獨具魅力。

影片的主題曲《英雄讚歌》至今仍然傳唱不息。而《上甘嶺》的故事則讓人震撼,《足跡》走訪了電影故事的原型人物,讓觀眾對這場戰爭的殘酷有了更深的認識,也通過了大銀幕的影像,對當代最可愛的人致敬。

時代記憶歷久彌新,這些故事無法忘懷。《足跡》就是以嶄新的當代視角,通過新老影人介紹訪談、重訪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的形式,勾勒新中國70年璀璨歲月的光影足跡,揭祕電影人不為人知的創作艱辛和幕後故事,同時以時代為註腳,也讓我們見證祖國70年的光輝歲月。

演員張文蓉回憶拍攝電影《李雙雙》

專題片《足跡》更多的故事在等候觀眾的檢閱,從《大鬧天宮》到《大聖歸來》,從《李雙雙》到《中國合夥人》,從《珊瑚島上的死光》到《流浪地球》,從《雷鋒》到《中國機長》,這是新中國成長的足跡,是中國電影發展的足跡,也是電影人拍攝電影走過的足跡。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我和我的祖國》這個鏡頭借鑑《愛情公寓》?徐崢《奪冠》成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