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電影《寄生蟲》於2019年5月在南韓上映以來,先後斬獲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以及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獲得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四項大獎,打敗《1917》《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等熱門提名影片,成為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在南韓甚至國際社會上受到了很大的關注。

影片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崔宇植、趙茹珍等主演,講述了發生在身份地位懸殊的貧富兩個家庭身上的故事。

住在廉價的半地下室出租房裡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無業遊民。在長子基宇隱瞞真實學歷,去一戶住著豪宅的富有家庭擔任家教後,面對貧富差距的現實落差感,逐漸產生心理扭曲。

整部影片細膩描述了貧困一家從最初通過欺騙手段陸續進入富人家庭入職,到後來因自尊燃爆惡意殺人的心理變化過程,詮釋了貧富天平下的人性矛盾糾葛。

結尾以長子面對家庭支離破碎後的反思與人性矛盾釋懷後的自我救贖更是引發福斯對底層貧困人群的同情以及現實社會中存在的貧富差異現象的深思與討論。

接下來,我們從哲學、心理學角度出發,帶你進入電影《寄生蟲》,深度剖切一下,貧富家庭中每個小人物之間的3重人性矛盾關係:即人與生存、人與慾望、人與自尊的關係。

01人性矛盾1:人與生存的抗爭——“心理外化”罪魁禍首

電影一開始,導演試圖用一種黑色幽默形式展現生活在城市底層街區地下室的無業家庭金氏一家。螻蟻蝸居的四口人,兄妹倆蹲馬桶邊蹭到隔壁微弱訊號的滑稽;雯光夫婦的北韓笑話;一家人合力推翻披薩在職人員的喜感。

看似未曾刻意描寫底層人物貧窮慘狀的不甘,卻恰如其分的反映出了窮人在面對生存時的抗爭與迴避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

影片中對於這種矛盾描述的細節無處不在:

窮人爸爸在被殺蟲劑薰臭睜不開眼的環境下仍然模仿視訊飛快摺疊紙盒,目的為了想在最短時間內賺更多錢,但卻在面對收貨人不滿意只肯給一部分佣金時,意外表現得木訥與沉默甚至躲閃,當家人與收貨員爭吵直到勝利的過程中,爸爸卻隔著窗戶偷看著。

男主同學送來代表財務和考運的幸運石時,窮人媽媽偷偷說了一句“為何不是吃的?”,明明全家都希望得到物質上的需求大過於精神層面的需求,最後卻在外人面前統一表現出無比喜歡與滿足的姿態……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人在渴求生存與虛榮之間存在著矛盾心理,人們在追求生存的基本需求上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具有現實超越性與心理外化性。

我們能很好的理解現實超越性,即人們往往不會滿足於當下現實處境,一定會有想要超越這種境況的衝動,但是什麼是心理外化性呢?

在弗洛伊德心理學中,外化是一種潛意識的心理防衛機制,即我們把自身的需要建立在外在的東西之上,外在的東西只要滿足了,心理問題就解決了。心理外化是不適感的觸發因素,它會推動不適水平達到歷史高點,而且它也是不良結果的根本原因。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心理外化”這個細節,窮人一家藉助了虛榮心這一外在表現帶來的滿足感,來掩飾自己內心的真實渴求。

反觀我們的現實世界,這樣的事情何嘗不是經常發生?

剛畢業的職場小白刻意把自己打扮的很老成;明明收入微薄還是忍不住追求高品質生活,名牌包包,奢侈化妝品毫不手軟;口袋錢包過不到月底,還是咬牙搶著買單;……

我們無法逃離生存帶來的危機感,卻又努力每一天裝的很富有,我們寄託外在的表現得到內心的短暫安寧,卻又在一瞬間被打回到現實,人與生存的抗爭矛盾無刻不存在,這就是人性的本質矛盾。

美國哲學家赫舍爾曾說過:“人的存在從來就不是純粹的存在;它總是牽扯到意義。意義的向度是人所固有的,正如空間的向度對於恆星和石頭來說是固有的一樣,人可能創造意義,也可能破壞意義,但決不會脫離意義存在。”

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接受人性的矛盾所在,找到生存的意義,不要寄託於外象的滿足,而是要順從內心的渴求,直面自己,認可自己。

02人性矛盾2:人與慾望的糾纏——用“認知餘閒”打敗“管窺”心態

狂熱的慾望,會誘出危險的行動,幹出荒謬的事情來。 —— 馬克·吐溫

在《寄生蟲》中,貫穿著這樣一條主線,那就是人物角色的狂熱慾望,窮人家庭中的長子獲得偶然機會入職富人家庭家教一職後,意外發現僱主家小兒子有自閉症並且喜歡畫畫,便把自己妹妹包裝成高階專業育兒專家介紹給僱主,妹妹任職後又設計陷害司機,讓爸爸成功入職僱主家,最後利用保姆對桃子敏感這一毛病接著毒害保姆成功讓自己媽媽入職……

一個個慾望由小變大,行為發展也跟著越來越放縱。而讓人開始產生慾望的到底是什麼呢?

影片中無處不在出現這樣的場景,窮人回家的路上要經過很長的下坡通道,光線由明到暗,由上往下直到底端。而僱主家展現的卻是寬闊明亮,戶外草地,超大客廳,包括重複出現的往上走樓梯的鏡頭,富人彷彿一直在往上,窮人卻一直往下。

不言而喻,當你一直處於有限窄道境況時,你或許會一直專注埋頭當下生活,而一旦接觸到無限空間的視野,你卻仍然以固定思維專注看待一件事時,此時便會激發狂熱的慾望。

而身處侷限窄道的人的視野,我們叫“隧道視野”,也稱為“管窺”。

《稀缺》一書中提到:人們的視野會因稀缺問題變得狹窄,形成管窺之見,即只能透過“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體,而無視管外的一切。

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何影片中窮人一家趁僱主不在圍坐大客廳討論的話題卻是——有錢人好騙,我有錢我也善良!他們的視野專注於有錢與沒錢,卻從沒抽離思考過錢是怎麼賺來的?

“管窺”心態不僅僅很快讓你與慾望糾纏,帶給我們的現實壞處還有許多。

疫情期間不帶口罩的理由卻是:“非典期間”我也沒帶不是好好地?別人不帶就我帶不是很矯情?憑什麼他比我工齡小就能升職?一定是攀上了哪條線……我是有健身計劃,但今天有重要事情,健身先放後面吧!……

我們專注、管窺做事的同時,便會忽略其他事,因此,“管窺”不僅使視線變窄,而且把視野以外的事物給抑制了。

那麼我們如果做才能有效改變“管窺”狀態呢?——培養“認知餘閒”能力

《稀缺》中說過,當我們為了解決眼下的難題而極度專注時,就無法有效地規劃未來。從當下脫離出來向前看,你需要具備寬廣的視野和一定的認知資源。你需要考慮下個月到期的賬單、其他可能的收入來源和有可能接手的新任務,所有這些都需要你的認知能力擁有一定的餘閒。當大腦專注於當下的稀缺時,向前看的能力就很有可能因管窺負擔的存在而喪失。

我們每個人在某個時候某個方面,總會有餘閒存在。比如,你比我有錢,我比你健康,便產生了健康的餘閒;我是窮了點,但窮培養了獨立、韌性。

認知餘閒能力一旦得到提高便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平和自己的心態,進而減少管窺帶來的危害程度。

03人性矛盾3:人與自尊的燃爆——擺脫“認知扭曲”與“二元對立”思維

人都是有兩面,一面是自尊,一面是自卑,這兩面永遠矛盾地存在人的心靈深處,人活著可以逃避許多東西,但是無法逃避自己。——佚名

在《寄生蟲》中,不止一次涉及自尊這個話題,無論是富人家庭多次提到的對方的氣味導致窮人自尊受到傷害,還是窮人爸爸刻意兩次跨越身份對富人說出“你應該很愛你的妻子吧?”富人的心理邊界得到侵犯,高傲的自尊反覆受到了侮辱。最終,當窮人再次看到富人冷漠、無視、捂著鼻子的表情後,一瞬間拿起刀刺向對方胸口……自尊被燃爆引發慘案。

出現人與自尊燃爆的人性矛盾原因有2點:

第一:“認知扭曲”思維

人與自尊的關係在於你如何正確看待自己的自尊心,看待自尊的過程也就是認知的過程,而影片中的人物對待自尊時恰恰出現了“認知扭曲”思維。

《自尊》中說道:認知扭曲是名副其實的壞習慣——你已經形成的慣性思維,動輒就以非現實的方式解讀現實。

假如當你的朋友拒絕參加你邀請的吃飯請求時,你可能會把他的託辭看成是一個決定,接著用慣性思維把這個拒絕當作看不起你,藉此向你的自尊發起了新的攻擊。

因此,我們在面對自尊時不能用認知扭曲的思維去看待正在發生的事情,扭曲是具備批判性的,矇蔽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無法正確的看到全貌。

第二:“二元對立”思維

所謂“二元對立”思維就是你的世界只有黑色與白色,沒有其他顏色或是各種不同程度的灰色。根據絕對化的標準,你將所有行為和經歷劃分為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

你很有可能面對自己自尊的時候,對自己或者他人的判斷不是聖人就是罪人,不是好人就是壞人,不是成功便是失敗,不是出生高貴就是出生卑微。

二元對立思維的弊端在於你自然而然會滑向負面一端。這就不難解釋為何影片中窮人在面對富人捂鼻子的動作後便立刻起了殺心。

克服以上兩種扭曲思維建議練習以下2種訓練:

1、三欄式方法:當情緒低落輕視自己時,抽時間拿筆列出三欄:自我陳序、扭曲想法、反駁語句。實現這一操作的過程便是你思維成功轉換的過程。

2、同情冥想:想象並感受針對傷害你的人,被你傷害的人和你自己的同情心,學會用理解—接受—諒解的心態轉化過程。

04 結語

影片結尾最後,窮人家庭長子在面對妹妹死亡,爸爸關地下室,原本完整的一家破碎不堪的境況後,通過摩斯密碼給父親寫信,希望未來靠自己能力賺錢買下那棟豪宅解救地下室的父親。

雖然導演在影片結束以一種開放式結束故事,並未對男主的未來做出結論性描述,但我們已經從中感受到了人性被救贖後的欣慰。

人性的矛盾不在乎與生存、慾望、自尊之間的反叛與糾結,或許這亦是人類區分於動物的特質,我們無法擺脫矛盾的同時,應該學會接納矛盾的存在,在面對不能被逃離的人性3重矛盾時,懂得真正去積極看待自己,自我救贖,與自己和解,努力成為內心最想成為的自己。

參考資料:

[1]《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作者[美]塞德希爾·穆來納森(Sendhil Mullainathan)、埃爾德·莎菲爾(Eldar Shafir)

[2]《自尊》—作者[美]馬修·麥凱、帕特里克·範寧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上帝吻了妹妹的臉,卻沒給楊迪開扇窗,有種“不公平”叫楊迪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