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春節檔第一天,去看了《唐人街探案3》,這次,想看陳思誠同學,又會用哪首老歌梗。
先來複習一下《唐探》前兩部的中文老歌吧。
第一部,一開始就是《往事只能回味》。
經典的醫院停電槍戰戲,BGM就直接用了韓寶儀版的《往事只能回味》,其實最早原唱是尤雅。
金士傑演的閆先生開啟卡拉OK,就是《往事只能回味》。
以及金士傑老師唱的《舞女》,這首歌在國內流傳最多的,也是韓寶儀的版本。
《唐探2》呢,用的就是韓寶儀的《粉紅色的回憶》。
片中唐仁被含著玫瑰花的機車壯漢掠去,開啟卡拉OK系統,點的就是《粉紅色的回憶》。
伴著1980年代風的電子琴,唐仁和壯漢尬舞,成為《唐探2》的搞笑段落。
於是想象,對韓寶儀是真愛的陳思誠,第三部該不會直接請韓寶儀女士來客串吧,或者,又會再次用韓女士的哪首歌?
答案是,這部沒有。
《唐探3》這次不缺錢各種狂買老歌,用得比較多的,就是這首《路邊的野花不要採》。第一次出現在唐仁和小林杏奈初相見時。
眾所周知,這首歌是鄧麗君唱紅的,最早出自她1973年在臺灣麗風唱片和香港樂風唱片時期的《少年愛姑娘/誰是心上人》專輯,是這張專輯的第二首歌。
那個時候的鄧麗君正是20歲的嬌俏年華。
陳思誠還真是很會挑歌啊,《唐探1》中《往事只能回味》是林煌坤先生的詞,《唐探3》的《路邊的野花不要採》也是林先生的著名作品。這是巧合嗎,我相信是巧合。
說起林煌坤先生,鄧麗君的《美酒加咖啡》《香港之夜》,鳳飛飛的《相思爬上心底》、《楓葉情》,張艾嘉的《惜別》等,都是他的手筆。
林煌坤本來是學影劇專業的,因為生活所迫才去寫詞,沒想到《往事只能回味》大紅,他才開始正式成為編劇,寫詞成為他的副業。當然,他也寫了這些電影中大部分的歌曲的歌詞。
在三廳電影時代,林煌坤為二秦二林寫劇本,比如林青霞和秦祥林的《長青樹》。
還有恬妞、石峰和秦祥林的《君子好逑》。
林鳳嬌、秦祥林、劉文正主演的《夏日假期玫瑰花》。
1979年,林鳳嬌主演的《春寒》,林煌坤還憑藉該片入圍金馬最佳劇本,這部電影后來在大陸上映過。
1980年年代中期,臺灣流行奇情黑色動作片,林煌坤也編劇了《胭脂虎》《七武士》、《街頭小霸王》等這類電影。
1980年代中後期臺灣流行的學生電影、軍營喜劇片以及朱延平的喜劇片,林煌坤都有參與編劇。
林先生到現在都還是很活躍,去年還入駐了國內某大型音樂線上平臺音樂人計劃的音樂人。
麗風最早在臺灣的代理公司是海山,而在香港的代理則是樂風,所以如今《少年愛姑娘/誰是心上人》坊間能找到的黑膠,大部分都是樂風出的。
1970年代的這首歌的配器還很歌廳味,沒有後來配器那麼悅耳。
1983年鄧麗君十億個掌聲演唱會的《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是我們相對最為熟悉的,這首歌是放在演唱會最後的點歌環節演唱的。
點歌環節鄧麗君穿一襲高雅又大膽(當時來說絕對非常大膽了)的白色短裙,還被主持人田文仲調侃。
鄧麗君在1981年經典的臺中月光晚會上也唱過這首歌,真是一首活躍氣氛的“撩漢神曲”。
這首歌的翻唱版本太多了,就不一一贅述了。
另外小小吐槽一下《唐探3》的歌曲,真是太有錢了,但太有錢也不能這樣一鍋亂燉啥都買買買啊。劉昊然片酬才一萬元時代,就只買一兩首韓寶儀的歌,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