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北美的電影市場,可謂變得涼涼。

先是經典系列電影《007:無暇赴死》選擇撤檔,這意味著5000萬美元的宣傳費用打了水漂。

接著原定於4月初上映的《比得兔2:逃跑計劃》也宣佈推遲,可愛的小兔子也不能在大銀幕上和觀眾如期見面。

本來,萬眾矚目的大片《花木蘭》曾早早發了宣告:不會撤檔,如期上映。

但是就在不久前,《花木蘭》也官宣撤檔,和《花木蘭》同時發聲明的大片,還有《速度與激情9》。

在3月9日,《花木蘭》還在北美舉行了盛大的首映禮,英國的首映禮也是正常舉行,但還是沒能擋住撤檔風波。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迪士尼不早早選擇撤檔,反而是花了大把首映禮費用後才姍姍撤檔呢?

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迪士尼排片計劃周密,調檔空間小

在國內觀眾的印象中,電影調整檔期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在北美調整檔期也屢見不鮮,但是不同於國內電影上映前調整,好萊塢的檔期調整多數都是提前一年甚至更久前完成。

在電影院剛剛興起的時候,所有的電影公司都在推出面向全民、老少皆宜的電影,但這樣反而不能促進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於是後來,好萊塢把電影作為一種特別精細化的商品來運作。

每一部電影在創意階段,就要瞄準自己的目標觀眾。索尼的一位市場經理就曾說過,“如果我們要出品28部電影,我們就得創造出28波不同的目標觀眾。”

迪士尼公司目前已經是好萊塢最大的製片公司之一,僅僅2020年就有20餘部電影上映。包括了《花木蘭》《叢林奇航》《尋龍奇緣》等多部重頭戲,每一部都有不同的宣傳計劃,挪檔期沒有那麼簡單。

二、北美是迪士尼重倉,但大本營涼了

在很久以前,《花木蘭》就宣佈了在日本、南韓、中國等地撤檔,但心裡卻一直放不下北美市場,因為北美從來都是迪士尼的重倉。

以2019年的《阿拉丁》來說,北美票房3.2億美元,而中國票房不過0.8億美元。最終全球票房為9.22億美元,僅僅北美票房佔據了三分之一。

但是迪士尼最為看重的北美市場,也靠不住了。

北美票房統計網站在3月8日公佈了最新電影市場資料,43部影片週末票房報收約1.02億美元,票房最高的《1/2的魔法》佔據了半壁江山,取得4000萬美元。

但這一數字還是明顯低於了預期,據統計《1/2的魔法》是2015年以來,皮克斯出品動畫在北美首周開畫成績最差影片。

《花木蘭》的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需要6億美元的票房才能回本,在北美票房市場如此低迷的當下,迪士尼當然要考慮自己的票房了。

三、首映禮宣傳效果明顯,已經開始賺錢

提起“迪士尼”,不少觀眾都首先想到一部部經典動畫片,以及近年來的一部部大賣的真人電影。

在2019年,從《復聯4》的27.98億美金到《獅子王》的16.52億。再到《驚奇隊長》《玩具總動員4》《阿拉丁》三部超10億美金的電影,迪士尼一年的票房就突破了百億美元,超過中國一年的票房。

雖然迪士尼的票房很多,但這並不是唯一的賺錢方法。

各地的主題樂園、漫畫書、雜誌、音樂等等周邊產品都是迪士尼電影打造出IP後的協同和衍生物。而自己定製角色玩偶,以及授權出品聯名商品,也都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據有關文獻顯示,迪士尼的營業收入約一半都來自這些產品銷售。可以說,迪士尼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創造性文旅品牌之一。

就拿這次的《花木蘭》來說,電影雖然還沒有上映,但首映禮上“兩代木蘭合影”、“茉莉和木蘭同款”等各種熱搜不停,在這樣的熱度下,第一批花木蘭電影相關周邊商品已經開售。

包含T恤、水壺、玩具、雙肩包、以劉亦菲為原型的“木蘭”公仔,甚至電影中劉亦菲穿的紅色戲服的簡易版也已經出爐,目前銷售的情況也還不錯。

雖然電影沒有如期上映,但是《花木蘭》的宣傳費用並沒有白花,這部電影已經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還賣了許多的聯名商品、同款公仔。

在這樣的狀況下撤檔,可謂既保住了票房,又沒有讓宣傳費用損失,難怪迪士尼選擇首映禮結束後撤檔了。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號外」又一部取景東山的科幻懸疑劇開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