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法國高分電影《真愛滿行囊》別名《叫我伊麗莎白》,上映於2006年,導演尚皮耶 亞莫斯,由法國童星阿爾巴.貝露琪和小生本傑明.萊蒙挑大樑演繹男女主角,這對孩子與精神病少年的搭配產生了驚豔的溫暖,感人至深。

(此篇為電影解析,劇情敘述見於上一篇文章)

電影講述了十歲的小女孩貝蒂在姐姐住校、父母關係破裂後陷入精神困境中,在精神病青年依凡的陪伴下得到慰籍,最後被同學、父母的不理解傷害後終於崩潰,決定和依凡“出逃”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那幾段臺詞,貝蒂說:“我感覺自己快要發瘋了。”

爸爸問為什麼,她說:“我也像瘋子一樣,不能適應生活。”

此片的“孤獨感”很明顯,不時還能看到我們兒時才會有的、對世界的恐懼感,給我的共鳴很強烈。

大人不理解孩子、孩子懼怕大人,是永恆的話題,這無關乎大人多愛孩子,愛孩子也往往用錯方式。

電影中貝蒂的父母,尤其在中國教育看來其實已經足夠寬容開明,他們從不打擊、訓斥貝蒂,也不會把生活的不如意發洩在孩子身上。

即使這樣,敏感膽怯的貝蒂甚至最終有了自殺的念頭,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除了父母感情破裂的影響外,大人和孩子在觀念上也有天然的鴻溝:

貝蒂最在乎的是黑狗的生命,而爸爸首先擔心的是買了沒人照顧它,站在兩方角度上考慮其實都沒有錯。

爸爸作為精神醫生本應深諳心理,但他在電影裡的形象卻總是疲憊麻木,被生活折磨得蒼白不堪,唯有面對女兒的時候,才會傾瀉出溫柔和愛意。

母親優雅溫柔,但因疏於陪伴貝蒂,以及她對父親的背棄,讓貝蒂比起她始終偏向父親。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也很複雜,童年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能簡單評價快不快樂的,“無憂無慮”更不可能。

相反,更因為孩子純粹,才容易對複雜虛偽的世界失望,“一疼就是整個世界”,而孩子的世界裡父母佔了一大半。

曾經相愛的父母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她不懂,但這使她很敏感,明白美好轉瞬即逝的道理。

可不是,既要有眼力見不惹父母不開心、在學校要搞好人際關係、一個星期內要把自己喜愛的狗狗救出來、還要為療養院逃出的依凡擔驚受怕等。

一扇自動開啟的門、一間不能進的屋子都讓貝蒂腦洞大開,她擔心太陽消失、擔心親人難過,擔心孤獨一人。

別以為孩子只會玩,他們頭腦中可是有可能琢磨著整個宇宙呢!

或許有些心理困境是一個孩子必須經歷的,就算一對父母是教育專家,他們的孩子也肯定會有自己要渡的劫,有自我懷疑、挫折的時候。當然,這不是父母對孩子隨心所欲的理由。

再分析個有意思的問題:

貝蒂對伊凡的情感是愛情嗎?

這還用明說,觀眾紛紛表示磕爆了好嘛!

也許很多人認為孩子太小,不會產生健全的愛情。

而我個人反而認為感情是與生俱來的,你可以說孩子沒有經營愛情的能力、那種青澀的感情沒有未來,但站在孩子當時的狀況來看,不能否認它是很接近愛情的。

看看導演給的幾個暗示:

一,貝蒂把理想的名字“伊麗莎白”告訴依凡,依凡是第一個被要求這麼稱呼她的人;貝蒂有次還忍不住對媽媽說:“我有個秘密。我的生命中多了一個人。”

二,依凡是一個精神病人,時常有異常表現,貝蒂作為孩子卻從沒害怕、厭棄過他,他們有一種共通情感,相互理解信任;

三,告別依凡時,貝蒂第一次吻了依凡的臉。

雖然可以理解為法國普通的貼臉禮,但與她和父母、蘿絲日常的貼臉不同,貝蒂和依凡平常壓根沒有貼臉打招呼的習慣,一次都沒有。

這個吻與別的不同,在訣別時發生,唯一且珍貴。

四,貝蒂給依凡紀念物:頭繩。

這個細節更加曖昧,也表現了貝蒂的成熟。

貝蒂沒有給別的東西,而是一個沒有實用意義的貼身頭繩。

女孩拿頭繩相贈也十分引人聯想,依凡一直攥著頭繩直到兩人再次相見:

當時貝蒂掰了掰他緊握的拳頭,見依凡不鬆手,貝蒂說:“我不是要拿回來啦。”

她把頭繩帶到依凡手腕上,“這樣就好啦”,然後兩人手牽著手開始“出逃計劃”。

五,大結局,依凡突破對醫生的恐懼救下貝蒂。

依凡真的非常非常害怕作為醫生的貝蒂爸爸,聞到醫生的氣味都會躁動。

但最後貝蒂差點遇難的時候,即使貝蒂爸爸還是沒走,依凡卻本能地清醒,緊緊抓住了貝蒂,這裡,鏡頭有意無意給到依凡手腕上貝蒂的頭繩。

還有這個公主抱,很多人表示少女心炸裂。

六,依凡好巧不巧還是個帥哥,這夠有吸引力了吧。(不是,這條請忽略。)

退一步說,也許不是愛情,但心心相惜的知己之情是有的。

作為成年人,回顧曾經那些曖昧、夭折的愛情時,不少人會笑談:那都不算愛情。

其實不然。

小時候只是不會保護和經營愛,這是閱歷問題,不妨礙這段感情甜蜜珍貴,不用因為遺憾而否定曾經認真純粹的自己。

被很多人誤導為“不是愛情”的感情,都只是為了彼此更好、不會有未來才說“不是愛情”。

其實愛情哪有那麼精準,也不談有沒有資格,各有各的說法,你說是就是了。

我也一度覺得愛情一定純潔無私,符合某些標準,但後來又發現不是這樣。

人心本身就包含嫉妒、佔有、衝動和盲目,有時在愛情中表現更甚。根據個人情感需求會有各種各樣的愛,強行往“真善美”上要求沒什麼說服力。

過度用理想標準要求愛情的人,往往遲遲找不到愛情,因為它本來就是感性浪漫的產物。

也許根本沒有所謂“真正的愛情”,只有理性哲學所說的“健康的愛情”。

7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天王”劉德華也難救主,“人潮洶湧”導演發文求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