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一直是電影界不斷提起的題材之一,幾乎每年都有大導演去挖掘它的方方面面。
就算不提千禧年附近的《拯救大兵瑞恩》、《黑鷹墜落》等影史名作,近幾年的戰爭佳作依然頻出。
譬如,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士》、諾蘭導演的《敦刻爾克》,還有最近橫掃頒獎季的《1917》...
因此,董哥這次介紹給大家的也是一部有關戰爭題材的電影——《危機13小時》。
《危機13小時》改編自米切爾·察考夫在2013年出版的書籍《13小時》。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邁克爾·貝,他曾執導過不少賣座的商業大片,譬如,《變形金剛》全系列電影、《絕地戰警》全系列電影、《逃出克隆島》等。
由於大多數出自他手的影片都頻繁出現爆炸大場面,不少影迷稱他為“爆炸貝”。
此外,這部電影是邁克爾·貝繼《珍珠港》(2001)和《付出與收穫》(2013)之後,親自執導的第三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
據邁克爾·貝本人透露,他在過去的導演經歷中,因經常接觸到一些軍方出身的演員或者技工而對他們有所了解,這讓他有意去講述一些關於戰爭和軍人的故事。
雖然我們看得出他很熱愛戰爭電影,但他依然為這部電影做出了很多妥協。
在拍攝器材上的妥協:邁克爾·貝打算用膠片拍攝,攝影導演卻希望用數碼。但鑑於影片中夜景較多,拍攝週期緊張,最終邁克爾·貝導演只好答應。
在電影時長方面的妥協:電影初剪版本長達4小時,即使邁導在刪去一些精心設計的細節和不重要的贅述後,影片最終版本依然有2小時以上的時長。
所以接下來,先介紹這個美軍護衛隊的六個主演。
約翰·卡拉辛斯基,曾出演過《海邊的曼徹斯特》;
帕布羅·施雷柏,曾出演過《午夜巴塞羅那》;
大衛·丹曼,曾出演過《重返地球》;
詹姆斯·貝吉·戴爾,曾出演過《鋼鐵俠3》;
馬克斯·馬蒂尼,曾出演過《拯救大兵瑞恩》;
多米尼克·福穆薩,曾出演過《天才瑞普利》......
其實,他們的知名度都不是特別高,但基本都參與過大製作、高口碑的電影,均能保證本片的演員品質。
主演們集齊了,那麼故事就開始了。
2012年,美國在全球共建有294個外交前哨站,其中有12個被美國認定為危險狀態,有2個就處於利比亞的黎波里與班加西。
此前,在英法美的持續空襲下,利比亞人民推翻了卡-菲42年的暴政,交戰的民兵組織劫獲了卡-菲的大量武器,地盤爭奪戰爆發,班加西成了極為危險的地方。
在班加西的土地上,各國外交使館相繼關閉,只有美國的一個外交前哨站(大使館)和一處隱蔽的中情局基地駐紮在此。
中情局的主要任務是對班加西大量的致命武器在擴散到全球黑市之前進行監視。
美國軍方派遣了6名前特種部隊精英來保護中情局基地。
其中,朗恩、戴夫、馬克、傑克均來自海軍海豹突擊隊,克里斯是前陸軍遊騎兵,約翰則是前海軍陸戰隊成員。
這6名精英戰士組成了安全小隊,朗恩是小隊隊長,他們聽從中情局長官的安排。
平日,班加西的各色人民看不慣美國士兵的管控,但也不敢輕易踏足美國大使館和中情局基地。
一天夜裡,恐怖分子突然對美國大使館實施了恐怖襲擊,雙方關係瞬間陷入空前的緊張局勢。
為了營救大使館中遭遇襲擊的倖存者們,安全小隊的隊員主動請纓,參與營救。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惡戰,董哥就不透露太多細節了,但這部優秀的電影可以聊的地方還有很多。
仔細想想影史上那些優秀的戰爭電影,它們都有一個共性:真實。
一種是戰場上的真實,例如直面殘酷戰場的《拯救大兵瑞恩》;
另一種是戰場外的真實,例如聚焦於英國議會的《至暗時刻》。
而這兩個場景的真實都在這部電影中有所呈現。
一、戰場上的真實
首先,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事件,當示威演變為暴力衝突,數十名武裝分子衝進領事館,最終導致包括一位大使和三位美國公民被殺害。
其次,電影名為《危機13小時》,其中的13小時是下午5點至次日早上6點。
這意味著,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大部分戰爭場面均在黑夜。
而短短13小時內,出現了四次戰役,大使館、中情局基地最終均被摧毀。
在大部分觀眾的正常邏輯理解下,肯定是美軍實力更強,畢竟背靠強國。
實則不然,雙方實力相當,退一步說,甚至是班加西的恐怖分子更具侵略性。
美軍有科技、裝備、精英,但恐怖分子熟識地理位置、人數充足、選擇黑夜偷襲。
在幾乎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這群恐怖分子又持有卡扎菲的大量軍用武器,一場攻防戰在所難免。
而“爆炸貝”導演在這一部分的呈現讓我歎為觀止!
1、黑夜給了影片更具張力的爆炸效果。
大使館被火燒空,中情局基地只能自保,美軍頓時陷入困獸之鬥。
當強大火力入侵,血與火的戰爭劃破漆黑。
片片濃煙、刺眼的火光遮蔽敵軍,難以分辨的班加西援軍,一切看似都在混淆視聽,實則在一步步塑造真正的戰場。
在烈火的焚燒下,空投的炸彈、激烈的槍戰依然猛烈,炮借火威,火助炮勢,小型攻防戰瞬間被擴大了震懾力。
2、恐怖的不只是攻防時刻,還有休息時刻。
深夜的四波戰鬥行雲流水地掌握節奏和推進劇情,第一次直接炸燬大使館,剩下的三次來到了祕密的中情局基地。
基地外的人行色匆匆,似乎在準備下一次進攻;基地內的人等待救援、不知所措。
在劍拔弩張的戰局下,雙方都管不了自己生命的周全,連續不斷的槍戰後的每一次小休息都不能真正讓人放下警惕,反而是更多的窒息感。
3、收尾簡單,但卻真實。
沒有主角光環,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危機之中,只能防禦,而不是衝鋒陷陣的英雄勇猛,這是戰士的真實。
最後,班加西的恐怖分子還是倒在了強國之炮的威懾之下,但真實的戰事往往就是如此,總有一方在絕對力量上是更強的。
就這三個表現點,一下子真實而又完整地還原了那場驚心動魄的撤離行動。
二、戰場外的真實
《紐約每日新聞 》曾這樣評價這部電影:
“影片中的戰爭是殘酷的,而非浪漫的。這使得影片的角色和情感有了非常可信的根基。”
是的,讓這部電影更可信的是戰場外的真實。
而這部電影著力於戰場外的美國政府的工作情況,在深諳人性的同時,完整地刻畫出了真實的戰爭。
影片的頭40分鐘,直接撕開了美政府的一大堆弊病:
身在危機重重、戰爭不斷的利比亞,官員居然在打遊戲;
連安全小隊的成員們都毫無警惕,看書、澆花、健身;
這種輕蔑的態度,就得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影片後半段的美國政府也沒好到哪去:
在戰爭爆發後,中情局長官第一時間就想坐上飛機逃離此地,醜惡嘴臉立馬刻畫在臉上;
只需20分鐘就可以直達戰場的戰機,就算在層層迅速上報的情況下,依然沒把戰機派遣過來,理由是稽核結果還沒出來;
在生死危機之下,安全小隊依然只能當地武裝,最後等來的是僱傭兵,沒看到自己國家的任何支援,甚至連美國扶持的利比亞反對派“烈士旅”都沒等到......
優柔寡斷的政府,無作為的官僚,是讓人寒心的,是極為諷刺的。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既可以當成戰爭歷史片來看,也可以當成激烈的戰爭商業片來看。
但是不管它是什麼性質的電影,戰爭題材的取之不盡,或許是它遺留給和平年代的回聲,諸多導演將真實歷史進行翻拍,依然是告知世界:
戰爭的慘痛猶言在耳,和平始終可貴!
編輯部|董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