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國慶檔贏了!

三部獻禮大片國慶檔聯合貢獻了近50億票房,《我和我的祖國》僅用不足7天便突破20億,在此之前,國慶檔票房總冠軍《羞羞的鐵拳》用了22天才突破20億大關。

別看相比於春節檔而言,國慶檔在觀眾回鄉、旅行出遊等方面會有劣勢,但今年《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用優秀的表現說明,中國電影目前已有足夠多的“存量觀眾”,之前國慶檔之所以不如春節和暑期檔,更多是因為影片的路數不對,品質不佳。

通過進口影片以及3D大片、票補和各種方式,近十餘年可以說是人口紅利+增量觀眾滋養了中國電影的成長,但未來這部分增量觀眾會越來越少,越來越不容易被挖掘。

那麼想要把中國電影票房有一個階梯型的增長和爬坡,提升對存量觀眾的服務,加強對他們再次開發會變得非常重要。

從增量到存量,中國電影的基礎已經形成

近兩年,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市場總會不斷被質疑、被詬病、被看衰,但實際結果卻總是讓人滿意,甚至時不時還會有不大不小的驚喜,很多外媒也對未來的中國電影市場長期看好。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被譽為3D電影再次革命

《阿凡達》之前,並不是沒有蜂擁而至的人潮,但通過該片,無論是觀眾還是電影院,都做到了一次跳躍性的增量變化,兩年後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同樣也做到了。

包括後續的票補推進,以及十餘年院線的民營化的深入改革等,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一種鋪墊和籌備,其目的就是要把早些年失去的觀眾再次拉回到電影院裡面。

這就好比十餘年前,智慧手機的大戰伊始,大家通過各自方式來去佔領市場和爭奪使用者,這個過程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是一種對消費群體的增量拉動。

當我們的影城數量增長速度開始下降,影片票房的天花板逐漸顯露,票補不再成為影片跑贏市場的因素之時,能夠被這些因素所左右和挖掘的觀眾幾乎枯竭,那麼也就到中國電影觀眾增量趨緩的階段了。

換句話說,可能在未來大家還是能夠作出一些的新的市場策略、一些新的放映格式、一些新的經營理念,但這些方式方法已經不會再像之前的策略,輕鬆的挖掘到足夠多的觀眾。

​▲《流浪地球》觀影人次突破一億

好在於通過這幾年的發展,特別是中國經濟的穩定上行,使得普通民眾的消費能力和購買力也在不斷提升,今年從春節後的票價上漲到目前來看,質疑的聲音和牴觸的情緒逐步降低,這也表示我們已經具有相當多粘性較高的“存量觀眾”。

但這部分觀眾目前的消費滿意度和觀影體驗感還不夠理想,他們觀影頻次和在影院消費能力還不足,這才是未來中國電影特別需要迫切考慮的問題。

提升存量觀眾活躍度,需要多型別和新模式新概念影片

《阿凡達》後,迄今為止在電影技術層面和影響力來看,還沒有一部影片能夠再次用3D來影響到中國觀眾;《泰囧》後,雖然也有開心麻花喜劇電影的出現,但觀眾對於喜劇電影的要求也變得更高和更多元化。

可能這些年,我們一直都在做臨摹和複製成功前例的工作,但觀眾始終更喜歡新鮮元素和他們沒看過的影片,這也使得很多曾經火爆的型別在這些年越來越顯得乏力。

​▲《紅海行動》綜合評分略高於《戰狼2》

一部《戰狼2》似乎讓軍事戰爭動作片成為熱門,但之後也僅有一部《紅海行動》實現了票房爆發,大批的戰爭動作片既難立項,又難有好的市場回報。

都說《芳華》《無問西東》拉動了高齡段觀眾和高階知識分子來到電影院,但再次之後,所有打著這些影片旗號的電影,幾乎再難有驚人的表現。

如果我們再把時間前移,再次回溯到院線化改革的初期,民營資本進入到電影行業的製作環節時,那時一部票房冠軍的成績雖然和今日無法相比,但那時一部影片佔比全年票房是今日無法相比的。

2010年全國票房首次突破100億大關,一部《阿凡達》便貢獻了14億,依照此來看,當我們的年總票房達到600億之時,應該會出現一部超84億的影片,只不過目前觀眾能夠選擇的影片足夠豐富,這一點也是中國電影的進步。

雖然我們一直都在力圖給當下的觀眾做非常詳盡的畫像分析,藉此來區分和挖掘到更多的觀眾,但實際來看,影迷的群體即特殊,又相對封閉,幾乎所有的觀眾他們並不在乎自己看影片的具體型別,這種跨度有時候會超越影片的內容和型別。

也就是說,看起來好像是特地為某些群體、某些觀眾所特地拍攝的電影,但最終大家所面對的始終是相對固定的一批影迷,這一點和其他娛樂方式似乎有著很明顯的區別。

大部分目前國內的觀眾可能都是存量觀眾,他們的口味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也會隨著國家發展、個人欣賞能力提高會有很明顯的轉變,這一點在開心麻花缺席今年國慶檔變得非常明顯。

​▲《夏洛特煩惱》麻花喜劇電影開山之作

一部《夏洛特煩惱》的成功不夠,後續的《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似乎讓所有人產生了錯覺,似乎“喜劇片可以用單一的模式通吃市場”,但最終挑剔的觀眾還是拋棄了後續一些 “類麻花喜劇”。

用一種模式來應對成熟的存量觀眾,這顯然是對基本市場規律的認知錯誤。但“開心麻花”在電影層面這兩年的失意,並沒有影響到他們在劇場演出的情況,這可能也是電影和劇場最大的區別吧。

從近幾年各種型別影片的變化到他們後續&衍生&類似作品的乏力,可以看到我們的增量觀眾會在首次和前幾次保持較強的興趣,但吸引和再次拉動這部分已經轉化為存量的觀眾 就需要更多新型別、新模式、新概念的影片。

轉換觀念,先從服務觀眾著手

這兩年我們的電影市場的確出現了很多奇蹟、很多爆款和很多令人咂舌的成績,但這本質上是缺乏市場規律支撐的,除了影片本身的確是經過編導演辛苦努力的製作之外,更多還是因為觀眾產生了足夠強的情緒以及盲從性。

到了今年,我們所要面對的觀眾已經不再是90後和95後了,大批的00後已經逐步進入社會,成為這個社會主力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決定了未來5-1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這其中電影是特別關鍵和重要的一環。

相比於幾年前,現在的00後觀眾,她們要比之前80、90後被”培養“的更成功,這部分觀眾對於到電影院看電影的消費行為和接受度、喜愛程度更為深入,他們也是這幾年我們通過市場行為所形成的“存量觀眾”。

但他們的自主消費行為和觀影習慣尚沒有完全形成,對於他們的研究和調查,目前還是屬於一種空白,相比於一些資料機構能夠採集到大量78、90後的消費資料、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未來的電影市場仍然是屬於他們的。

​▲很多觀眾從《哪吒》的家庭教育上獲得共鳴

在以往我們製作電影之時,更多是一種編導演個人意願的表達,或者說有點“自說自話”的嫌疑,這一點很難和觀眾產生共鳴,今年暑期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從很大程度是一大批觀眾從影片中獲得了自己在兒時所面臨家庭教育同樣會出現的問題。

即便有這樣的專案出現,我們仍然還是要把未來中國電影的製作重新回到“以商業策略思維開啟“的道路上來,至少從目前來看,用更多商業思維為起點的電影,他的風險性會降到最低。

當然,以商業作為起點,這和在製作環節認真仔細並不相矛盾,以往我們的想法是先琢磨好如何好好拍,但目前觀眾的群體基本已經形成,仔細研究他們反而要比自己閉門造車,臆想杜撰要強。

​▲商業策略和思維的主旋律獻禮影片《我和我的祖國》

即便如此,在《我和我的祖國》成功突破20億之時,我們必須要承認,這部影片的成功,他的起點是影片的商業化操作,他的主要觀眾群體還是這幾年所積累和形成的,雖然有一定所謂包場任務支援,但想想看《厲害了!我的國》他靠包場也沒有達到《我和我的祖國》如此的高度。

客觀來看,目前再想把那些這十年沒有主動進電影院的民眾拉到電影院幾乎是不太可能,我們只能從製作層面著手,去製作結合時代、結合觀眾,這才是最好的電影運作模式。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還記得張馨予為剪髮痛哭嗎!軍嫂中分短髮新造型攻氣十足英姿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