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每天在寫文章的時候,總是會花費大量時間去尋找合適的話題,有時候甚至比打字用掉的時間還要多出不少。
於是有人就建議說,可以寫一些微博上的熱搜話題,這樣會吸引更多的關注度,但是卻發現熱搜榜上都是一些當紅明星的訊息,即便是很小的一件事也能霸榜好幾天。
筆者對此感到非常困惑,相信大家也有一樣的疑慮,為什麼一個明星就連晒個自拍,吃個泡麵都能輕輕鬆鬆登上榜單,而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去世卻少有人知?
於是帶著這樣的問題,我開始在網路上尋找答案,在瀏覽了很多資訊之後,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答案,不過辛苦總算沒有白費,筆者看到一篇非常良心的文章,解決了我的問題。
對方在早期應聘了一家規模較大的娛樂公司,在裡面參與了106天之後,總算摸清楚了關於熱搜的一些祕密,並且清楚地羅列出來。
首先的一種是"自發性熱搜",顧名思義,這樣的途徑不需要經過特意包裝就能成為公眾關注的事件,只是單純地被人們挖掘出來,然後放到網上一起討論。
就拿不久前疫情盛行的那個階段來說,有很多明星加入了捐款的行列,熱搜榜上也是清一色的林瑞陽張庭夫婦捐款2000萬元、韓紅把自己捐空後開始吃泡麵······
其次就是"商業性熱搜",這種大型的娛樂公司會助推某些藝人上熱搜,對方的經紀公司會把自己藝人要上熱搜的圖片和要求傳達過來,後期就坐等效果。
這也並不是行業中不可告人的祕密,運用網路中的天眼就能夠很輕易查到,熟練掌握與明星相互關聯的一些公司和資金鍊。
在熟練了解情況之後,就可以開始行動了,很多營銷號在表達時必須保證方向一致,不可以偏離主體思想,除此之外,粉絲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文案發布出去之後,相關的粉絲後援團還要馬上接收資訊,然後開始轉發和點贊,以此來引出更多的流量和熱度,如果達不到效果,公關方還要花錢買熱度,這種情況在娛樂圈中非常普遍。
隨後就是"捆綁式熱搜",這種形式就是將某位明星跟另一個火熱的事物聯絡起來,簡單來說就是產生"先富帶後富"的效果。
而這種方式又包括很多種方法,比如廣告捆綁、影視作品的捆綁、熒幕搭檔的捆綁、新舊捆綁等等,基本都是兩個事物相輔相成的原則,畢竟獨立起來是沒有什麼話題度的,這裡用"蹭"這個字就顯得非常合適。
還有一種就是"空降式熱搜",這種就跟文章前面的自發性有些類似,但是又區別於前者,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發起的主體有所不同。
這種熱搜主要是依靠某些大V、官媒等其他的一些公眾人物,他們通過平臺對某件事或者某個明星進行點評,就會依靠自身影響力吸引來更多網友,最後引起熱議。
總歸來說,不管是怎樣的方式上的熱搜,對明星而言無非是兩種途徑,一種是被動,一種是主動,而他們上熱搜也包括正面和負面兩種,導致的結果都會使其知名度提高。
在這樣的一個流量時代,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靠自己去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單純憑藉表面現象就過早地發表言論。
熱搜作為一個釋出資訊的區域,可以給人們傳遞關注度最高,近期最熱發生的事情,也為一些明星藝人增大曝光率,提高知名度。
就拿近期有所好轉的疫情來說,很長一段時間的熱搜榜第一幾乎都是關於新冠肺炎的最新訊息,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第一眼看到發生了什麼,即使待在家中也能隨時掌握動態。
當我們看到某件事情上了熱搜之後,要去認真研究和考察其中的方向,而不是盲目跟隨主流去表達觀點,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