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守一
01
昨天看了影片唐人街探案3,一部票房極可能再創紀錄,而口碑持續崩盤的電影。
個人打分的話,守一君大概會給六到七分吧。覺得是一部能及格的賀歲片,推理部分有點簡單幼稚,劇情BUG多經不住推敲,但搞笑的橋段還算“合理”,雖然確實不少老梗,沒什麼智慧含量。
看豆瓣的評分,已經跌破及格線,大機率還會持續走低。一個很關鍵的原因,電影裡好幾處搞笑,有著“物化女性”的嫌疑。
守一君在上篇寫B站的文章(禍起蕭牆,兵臨城下,B站危了)說過,如今輿論場女性群體,是行動力最強的群體之一。女性群體的網路覺醒,已經成為影視作品不能不考慮的新變數。油膩導演或編劇面臨的風險會越來越高。
本就很難擺脫油膩標籤的導演陳思誠,這次新電影被“實錘”,要不被女性群體口碑狙擊,恐怕也難。
實事求是說,電影裡有幾處涉及女性的搞笑橋段,是有些油膩。比如女主剛一出場,王寶強飾演的唐仁就大喊一聲“好胸”,儘管女主穿的是很職業的風衣,壓根兒也看不出身材。這屬於為了凸顯唐仁的人設,生硬搞笑。
再比如在猜數字的時候,莫名其妙對著一個卡通人物的胸部,造了一個“36D”的梗。如果是個給宅男看的網劇,這情節也還能接受。可這是要打造唐探宇宙的“大片”,是春節檔面對最廣泛群體的賀歲片,玩這種梗就有些low了。至於“東京熱”這些玩爛的也放到劇情裡,是有些對不起觀眾智商。
而最有爭議的,可能是電梯裡女護士被打那一段。不少人覺得,無辜的女護士,突然被那樣一頓暴打,(就劇情來說還是“合理”的,具體不劇透了)這不僅涉嫌侮辱女性,還涉嫌侮辱醫護。
但對這種批評,守一君倒覺得過於苛刻。影視劇有影視劇的邏輯,只要劇情大致合理,我們就不能用現實三觀去評判,否則影視劇就沒法拍了。
想想看,那些警匪片裡,有多少無辜的人車被搶走、甚至丟了小命,我們能說導演侮辱路人嗎?就說喜劇電影,從卓別林到憨豆到周星馳,在他們的電影裡,都有很多無辜的群體被傷害,能證明都是導演在侮辱人嗎?
憨豆系列裡就有一個大家熟悉的橋段,憨豆把英國女王誤認為兇手,把老太太撲倒就是一頓暴揍。要是按照不少網友的“侮辱邏輯”,憨豆是不是也得給女王道歉,甚至得算是政治錯誤了?
對一部影視劇,我們可以批評其劇情硬傷,批評表現力有問題,甚至批評格調不高,但因為某些角色“傷害”了某個人物,就引申為對某個群體的“侮辱”,用道德的帽子硬扣一部影視劇,守一君覺得這不是正常的文藝批評的路徑。
02
再舉個例子,前幾天網上都在吐槽某個不能批評的晚會,裡面的語言類節目簡直是災難現場。於是有人翻出趙本山、宋丹丹等經典小品,讚譽說那些才是真正的喜劇作品。
可是,當守一君看到趙本山的賣柺系列,忍不住想,如果賣柺小品是現在播出的,真的不會被罵殘嗎?範偉演的廚師,是個老實人,莫名其妙就被趙本山演的大忽悠忽悠瘸了,忽悠到輪椅上去了。
按照批評唐探3的邏輯,這不是侮辱廚師群體嗎?別忘了還有那句赤裸裸的臺詞“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伕。”簡直是可以實錘的職業歧視。
有句話耳熟能詳,“喜劇的核心都是悲劇”,搞笑大多源自人物的認知侷限、因為世事巧合,而導致的各種註定的誤會和衝突。
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傷害某些人,但如果觀眾動輒把這種傷害定性為故意的侮辱,把劇情中特定的個體上升為某個群體的代言人,這就不再是批評,而是一種苛刻的審查思維。
所以,以“侮辱女護士”的名義來批判唐探3,在我看來這有三觀碰瓷的嫌疑。沒有幾部影視作品,可以經得住這樣的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