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我們經常會討論金錢會不會毀掉一個人,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有的人在金錢面前基本上不能保持自己一貫的判斷以及理性思維,然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他們的人性或者說是修為,到底是被金錢毀掉的,還是說是被金錢所喚醒的。這就又是新的討論了。一部分人面對金錢沒有抵禦住那種誘惑,而另一部分人則是面對金錢叫醒了他們心中長久以來存在著的惡魔。

藝術與商業是相容還是應該保持各自的獨立性,這個在影視界自然會引發一陣爭論。然而再激烈的爭論都不會有任何的答案。極具話題性的議題總會誕生出來兩派,他們所持有的觀點並不會形成一方徹底的壓倒另一方的局面,因此,藝術性還是商業性,只能是此一時彼一時。這個議題放到我們國家的影視界,尤其是第五代導演身上就更加“好看”了。

用今天的眼光判斷,第五代導演兼具藝術性和商業性,他們的影視作品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帶有事件性質的雜糅體。早期的藝術電影,後期的商業電影共同構成了他們的指導生涯,其中陳凱歌可以說是將這個話題徹底的發揚光大的一位。

張藝謀後期徹底的同商業片結緣,然而陳凱歌一直以來標榜著的自己獨特的藝術信仰,在面對商業大潮的時候,難免顯示出來一種迷茫。而這種迷茫,早期並沒有存在,因為《無極》之前,陳凱歌的藝術信仰並沒有破滅。

《和你在一起》是陳凱歌在《無極》之前拍攝的最後一部藝術片。本片講述的是一個喜歡拉小提琴的孩子,在自己父親的支援下來到北京學琴的故事。在面對商業的成功和藝術的追求這道選擇題面前,他最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在今天看來,陳凱歌導演的《無極》其實是跟張藝謀的《英雄》一樣的思路,然而並不是每一個成功轉型的第五代導演都能準確地把握住自己應有的脈搏的。張藝謀的《英雄》的成功在於他還算是準確地把握住了當時大潮流下的審美,以及人們對於架空故事的接受程度。

而陳凱歌導演的《無極》的失敗,恰恰是因為他並沒有完全地朝著商業電影進行徹底的妥協。轉而是用一種特別彆扭的方式講述一種大家並不怎麼喜聞樂見的故事,而這個披著商業片的外衣的故事,核心兼具藝術性。

面對著自己勞苦奔波的父親,面對著自己渴望的物質生活,面對著自己的過去以及唾手可得的未來,面對著自己在商業和藝術面前的搖擺。任何正常人都會發生選擇困難。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認為商業上的成功可以有利的讓主人公徹底的擺脫眼前的不利局面,同時可以在成功後,對於藝術再次進行追求。

然而站在當今的價值觀環境之下,再去看待這樣的事情,這並不難做出來判斷,大部分人自然會選擇成功而不是藝術,然而在十幾年前,人們的價值觀並沒有這麼固化的時候,商業還是藝術這確實是一個難題。本片中的主人公最終選擇了藝術,選擇了自己心中湧動著的情感。或許這種選擇看上去很傻,然而這種選擇的背後,我們透出來的則是一個有著信仰的人,對於自己的藝術的追求和堅守。

陳凱歌在片中扮演了自己,這個角色也為後來的《無極》的拍攝做出了合理的解釋。陳凱歌為什麼後來要拍攝《無極》或許是對於商業的一種妥協,然而這種妥協並沒有像張藝謀導演那樣做得非常乾淨利落。陳凱歌的妥協中依舊是透著自己的高傲與自豪。因此,《無極》的失敗他不能理解,多年以來,這件事情如鯁在喉,每當被人提起,總是會迎來陳凱歌的責難。

任何時候,選擇總是要做出來,不是藝術,那肯定是商業無疑了。2002年的時候,陳凱歌是懂的,然而到了2005年,到了《無極》上映之後,陳凱歌徹底的迷失了自己,而本片,也成了他最後一部文藝電影。

……

你好,再見

11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現在“嬌小型女演員”大受歡迎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