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近幾年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大量的喜劇演員都執起導筒,做導演拍電影了。

《你好,李煥英》豆瓣評分8.3分

比如:

宋小寶導演作品:《發財日記》豆瓣評分6.2分

宋曉峰導演作品:《讓我過過癮》豆瓣評分4.1分

吳君如導演作品:《妖鈴鈴》豆瓣評分4.3分

王寶強導演作品:《大鬧天竺》豆瓣評分3.7分

小瀋陽導演作品:《猛蟲過江》豆瓣評分3.7分

包貝爾導演作品:《胖子行動隊》豆瓣評分4.2分

郭德綱導演作品:《祖宗十九代》豆瓣評分4.3分

《醜娘娘》暫無評分

賈玲導演作品:《你好,李煥英》豆瓣評分8.3分

以上導演作品的評分,可能存在水分,但在大家的心目中,應該還是有分辨好與壞的標準的。

郭德綱導演的電影作品,最高4.3分,《醜娘娘》還沒有評分。

祖宗十九代宣傳照

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豆瓣評分8.3分,今年也來趟春節檔這渾水。

不過按目前目前的口碑和票房,加上《唐人街探案3》有點後勁不足的形勢來看,今年春節檔最大的黑馬很有可能是賈玲的這部導演處女作。

所以,我們今天來客觀地分析一下,郭德綱先生和賈玲女士同為導演,為何作品的票房和口碑相差這麼大。

一、人設

導演的人設這東西,直接導致了觀眾對整部電影的直觀印象。

1、先說郭德綱對人設的看法,就好比郭德綱自己也說:“我不管演什麼,都像是在說相聲,都像是在唱戲,大家怎麼看都容易齣戲。”

我從小愛聽相聲,近20年來一直關注和喜愛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相聲作品,德雲社每年會力捧一位,作為未來幾年的公司利潤增長點。力捧的相聲演員,一定是先力人設的。

好比:岳雲鵬的賤萌形像、于謙大爺的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張雲雷早期的黃頭髮和近幾年的唱(活生生把相聲表演給辦成演唱會)、孟鶴堂的搞怪和耍帥。

無一不是先立人設,再將人設的受眾群體無限放大,策略相當完美,而且也有非常好的實際效果。

也許是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相聲太深入人心,當我們聽說郭德綱導演電影了,第一反應就是:可拉倒吧,行不行啊。從而導致不論電影本身拍得多好,我們從心裡就會有排斥的心理。

如果《祖宗十九代》導演寫的是王晶,可能票房和口碑就會不一樣。

2、再說說賈玲的人設——努力、搞笑、孝順,為了堅持走喜劇這條路,不惜改變自己的身材,就是為了取悅觀眾,對藝術追求的付出也是相當的大。

賈玲女士長年以來一直樹立的就是很孝順的乖女孩形象,加上這部《你好,李煥英》的電影題材又是母親的回憶錄,必定會賺足笑點和眼淚,非常適合帶著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一起觀看。

你說,賈玲的電影題材和上映時機選得好不好?

二、資源

這裡指的是影視圈和社會資源。

相信這二位在演藝圈的人脈都沒得說,《祖宗十九代》一下就請來了30多位明星,比春晚請的明星數量還多。

侯耀文、牛群、石富寬

但是郭德綱可能是因為師承的原因,以及十幾年來與相聲這種藝術形式的上層關係搞得很緊張,導致了德雲社只能在自己的社會圈子裡面遊走。

反觀賈玲,雖然也是相聲演員出道,但是師承相聲藝術家馮鞏老師,憑藉馮老師的關係和家庭背景,在京圈中搞出個名聲,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馮鞏

雖然郭德綱師承侯耀文老師,可惜侯大師已然仙去,沒有了靠山,只能自己在演藝圈的火海中拼出一條血路來。

老郭說過一句話:“沒有師傅罩著,就會被人欺負。”

相當有道理。

3、其他

以上兩點可能是看得到的原因,但是不能排除一些灰暗的因素。

同行的排擠、對頭的暗箱操作,電影評分可能是電影圈最不可靠的東西了。

另外,大家都說電影產業背後有一片不為人知的灰色地帶,不清楚,不發表言論。

所以,電影導演的水平和所處的社會環境是不一樣的,加上出品方的投資力度不同,造成電影質量天差地別。我們作為觀眾,愛看誰就看誰,不看也影響不大。

最後一句,希望電影導演要用心做好電影,對花錢買票的觀眾負責,對自己的職業道路負責,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18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害怕減肥之後觀眾就不喜歡自己的賈玲不敢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