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回信》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王君正執導的劇情片,於1992年在中國上映。豆瓣評分9.1分,榮獲了德國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青少年兒童影視中心獎,荷蘭第7屆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美國第10屆芝加哥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第五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故事片等多項獎項。
講述了五歲的晨晨和爺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安寧、幸福,但媽媽從國外回來打亂了爺孫倆的生活。爺爺年紀已大,晨晨不得不面對失去爺爺的可能。影片中晨晨從不理解死亡,到第一次面對死亡,再到痛失爺爺。在爺爺的教導下,他學會對死亡從恐懼、慌張到理解、接受。
這部電影在情節上沒有大起伏,風格樸素、平淡、真切、溫馨,貼合真實生活的節奏。不像一些商化過重的影片,過於尋求觀眾的視線。相反,倒是以扁平化的方式敘述故事,所謂扁平化:即去除冗餘、厚重和繁雜的裝飾效果。
觀看電影時能讓你的心平和下來,沉浸在爺爺和晨晨的簡單生活中。生活中那些令你煩躁的念頭消失殆盡,你會感受身體慢了下來,並且在看待死亡又有了新的看法。這種平靜且寧和的感受,要歸功於藏在電影背後的天人合一哲學。
"天人合一":為哲學思想,最先由道家莊子提出,"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迴歸大道,歸根覆命,"天人合一"哲學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通俗地講就是: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道法自然,一切都可以看作自然,人也不例外。所以,人與自然的相互和諧是符合天道執行的規律,是充盈且生生不息的。
下面我以"天人合一"為切入點,談談《天堂回信》中晨晨對死亡的理解、爺爺對死亡的理解、風箏和信件的含義體現出的“天人合一”的哲學魅力,最後再談談我對死亡的看法。
一、晨晨對死的理解:是童話化的死,死也是活著的存在方式晨晨第一次接觸死亡話題是和爺爺去送書信,收信人已不在世,他們把信寄在風箏上放上天空,爺爺告訴晨晨:"他在天堂會收到的。"
第二次是荷蘭豬的意外死亡,是晨晨第一次真正意義的面對死亡,此時的他內心恐懼,不知所措。他只覺得自己永遠失去了他的"老朋友"荷蘭豬。但也正是這次意外,晨晨慢慢理解了爺爺說的死亡含義。所以在吃飯的時候,晨晨還是像往常一樣,提著荷蘭豬的籠子放在餐桌邊上,把麵包放到籠子裡說:"老朋友吃吧。"
晨晨對死亡從恐懼到接受,也正是他對死有更加深層次的看法的時候,他知道荷蘭豬雖已看不到,但它們仍然會以一種看不見的方式陪在他身邊。同時導演恰好能以一個孩子的單純和真實出發,表現出了一個人看待死亡時內心的真實反應和轉變。
第三次則是爺爺的離世。晨晨面對爺爺的離世更加坦然,雖然還是很難過,但他更相信爺爺只是去了另一個地方生活。因為爺爺對他說過終有一天他會離世,但他會在天堂,晨晨可以寫信給他。所以在思念爺爺時,晨晨就會去放風箏,把思念寄給爺爺,等待著爺爺的回信。
晨晨從初識死亡是什麼,對死亡的茫然;到荷蘭豬的死亡,晨晨第一次真正意義的面對死亡的恐慌;再到爺爺離世,晨晨的坦然面對。在樸實無華的鏡頭下,被毫無痕跡地展現出來。
導演將死童話化,通過爺爺的視角,向晨晨還有觀影者很好的解釋和處理了人死亡這一個命題。對於兒童來說,死亡命題是比較難理解的,所以在兒童片中還是比較少的接觸這一命題。但本片卻是能通過爺爺,以一種特別的方式,給了晨晨關於死亡最溫柔的解釋,這也正是影片新穎和吸引人的一個特點。
同時,導演也巧妙地提示孩子們,死亡是一個順其自然的規律。人總會有老去的那天,而老了就可能會死,如果不死,那地球就裝不下那麼多人了。簡樸而生動的敘述,既形象又溫柔,描繪的死亡不再是沉重與悲痛的,而是以更加輕鬆的角度去理解死亡。這種方式對於孩子們理解和認同死亡這一生命的必然歸宿,會起到良好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爺爺對死的理解:死是生的必經之路,人與天應是相融的(一)、順應天地執行的規律,活在當下
爺爺始終覺得對死的人應該保持尊敬的態度,不可敷衍。比如送的那封"死信",雖然收信人已經離世,但他會細心地把信放在風箏上寄給天堂的收信人。
爺爺對死的理解比晨晨更加的成熟,更上升一個層次。爺爺知道自己年紀已老,但是面對死亡,他並沒有表現出恐懼。面對生活,他還是很享受當下的時光,和晨晨過著開心的日子。雖然晨晨有過懼怕爺爺的離去,但是他會很坦然地跟晨晨解釋死亡的真正含義。
爺爺看待死亡,從容淡定,知道人隨自然的規律而變,生老病死不能由人改變。但在此基礎上,爺爺更是相信人與天本都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重要的是順應天地執行的規律,活在當下。放下不必要的繁雜,貪念、內心的煎熬和掙扎,自然可以活得更加開心滿足。
(二)、看待死亡,持"天人合一"的態度
爺爺因為和兒媳在晨晨的教育上發生衝突,他回到了老房子住,因為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陪著晨晨。晨晨因為想念爺爺,和小夥伴琳琳來給爺爺過生日,他們再一次去放了風箏。開心地回到家中,爺爺疲憊地坐在搖椅上,爺爺臉上還是帶著笑容,對晨晨說:"你們先把風箏掛起,爺爺累了,休息一會兒。"
爺爺房間裡溫馨、柔和的光照著屋子,牆上照片裡爺爺親切的微笑,晨晨媽媽拿著蛋糕來,輕輕地喊爺爺起來,爺爺卻是永遠也喊不醒了。他們依然點起一圈蠟燭,為爺爺過生日。爺爺離世,沒有呻吟,沒有掙扎,沒有哭叫,也沒有痛苦,一切都是自然而寧靜的。雖略有某種淡淡的哀傷,但也沒有悽慘的刺激和恐懼感。
在道家看來,天是自然,人則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意為:"人類的出現,是由於自然;自然的出現,也是由於自然。" 天人合一思想統一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其是道家對生死的體悟與探索,彰顯了道家生也平靜,死亦從容的超越生死的大自由精神。
所以爺爺面對死亡,平靜寧和,這同時也是影片想給我們轉達的:冷靜看待生死,從更高層次的角度來解讀死的本質含義,給予死一個合理化的態度。
天人本是合一的。而爺爺則正是持"人天合一"的態度,如導演王君正說的:"爺爺對死亡的理解,說明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魅力。"即人死後與自然融為一體,依舊還存在於世界上,正如爺爺所描述的天堂世界的存在,人離世會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著。
三、風箏、信件:"人"與"天"的聯絡紐帶風箏和信件在影片中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是"人"與"天"的聯絡紐帶。爺爺告訴晨晨人離世後並不可怕,死去的人會在天堂,用風箏和信件可以和天堂的人聯絡。面對晨晨的疑問:"那爺爺你會死嗎?" 爺爺:"會,但你要是想爺爺了,可以用風箏把信件寄給我,我在天堂會收到的。"
影片中以風箏開頭,以風箏結尾。風箏和信件串聯了整部影片,是晨晨對死亡理解的促動力。同時風箏和信件都是中國傳統的物件之一,其有更為強烈的代表性。
爺爺離世後,晨晨始終相信可以通過風箏和信件可以把自己的思念傳達給爺爺。在每年爺爺生日,就和小夥伴琳琳去放風箏,把生日卡片寄給爺爺。
風箏和信件是人與天堂的傳送通道,人離世後並沒有消失,而是在另一個地方即天堂活在。而風箏和信件則成為了晨晨與爺爺在"人"與"天"之間愛與思念的傳達。
四、我對死亡的思考和看法:死是生的一部分,死是生的延續和休息在大多數人眼裡,對死還是懷著很大恐懼的,不敢面對,甚至自私的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我覺得對死亡的畏懼是合乎道理的,這是正常現象,是對自己也是對家人的負責。但是因為過度渴望生而畏懼死,做出不符道德規範的行為是錯誤的。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中有一句話:"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在我看來,生命就是因為有死亡的存在,人們才體會到它的珍貴。試想一下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失去得到的東西,人們又怎麼會珍惜呢?所以,是死,才使得生命存在了意義,沒有死亡,生命就失去了意義,沒有死亡的生命,也就不叫生命了。
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開始生命的倒計時;人活在當下,要惜秒如金,生命就像在呼和吸之間,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過去";而生和死之間有個過程,此過程即為生活。人生在世,就是要過好這個過程,使生有意義,死無憾,同時死也是生的延續。
影片中爺爺看待生死的態度恰是最理想的。爺爺雖然已年老,但他還是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雖然已退休但還是會偶爾去送信;吃飯不含糊,每一次都是做很豐富的菜;懂得享受生活,常常和晨晨去放風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而對於死亡,也是尊從生命的規律,從容淡定。
如郭沫若所說:"生死本是一條線上的東西,生是奮鬥,死是休息,生是活躍,死是睡眠。" "生亦死,死亦生",生代表新的未來同時也會成為未來的過去,死象徵著過去,但那是曾經的未來。生的時候就要為之奮鬥,追尋自己的夢想,學會享受生活,不做荒廢人生的存在。
保持良好的、平靜恬淡的態度去對待人生,當人生過半,當順天命,不必對過去懊悔嗟嘆,對未來斤斤計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過好屬於自己的一生就足矣。
結語:
《天堂回信》反轉了固化的死亡觀念,更適應於兒童觀眾稚嫩的心靈,更容易為孩子們喜歡和接受,同時也讓大人們看待死亡命題更加輕鬆化。恬淡樸實的鏡頭下,感受到的是對生死更為深刻的領悟。
佛說:"生是死的開始,死是生的希望。" 有生便有死,我們改變不了死亡,我們需要做的是順乎自然規律,對死懷有敬重之意,在面對死亡達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那便是對死亡最好的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