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兩部電影「有幸」得到米國大統領特朗普的「欽點」。
一個是《寄生蟲》大家都知道了,特朗普聲稱把奧斯卡獎頒給它,「好萊塢要完」。
另一部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
狩 獵 / The Hunt 2020
去年7月,《狩獵》就被指責「極度政治不正確」,美國政客和媒體更是對它大圍剿。
輿論風波迅速捲起千層浪。
罪名包括——
「這部電影的上映,對我們國家是非常危險的。」
「它就是為了煽動和引起混亂。」
「妄圖分裂祖國。」
輿論不利,影片上映之路也堪稱坎坷。
第一次定檔,趕上俄亥俄州與德州槍擊案,被迫撤檔;
第二次定檔,片方環球影業乾脆「破罐子破摔」,你們不是罵我嗎,我就給你整一個「壞話一條街」版定檔海報——
你見過這麼多惡評的海報嗎?
果然奏效,期待值一路飆升。
這片子究竟拍的啥?特朗普憑啥說它危險?
必須好奇。
這起輿論風波的「萬惡之源」,是影片宣傳階段給出的官方劇情梗概和預告片——
在一個黑暗的網際網路陰謀下,來自全球的精英階層聚集在一個偏僻的莊園裡,把狩獵平民當作一項運動專案。
但是精英們的計劃即將破產,因為其中一位被追捕的平民,比他們更了解狩獵遊戲。
預告片中,平民被形容為「Deplorables」。
這個詞明顯引用了希拉里形容特朗普支持者時用到的冷門短語——「basket of deplorables」。
大意是米國民主黨精英眼中的共和黨「下等人」。
一部講精英獵殺「下等人」的電影,把特朗普氣得臉紅脖子粗,這就是原因。
影片改編自1924年理查德·康奈爾(Richard Connell)創作的經典恐怖小說《最危險的遊戲》(The Most Dangerous Game),原本講的是一場弱肉強食的大逃殺遊戲。
這小說在後來被改編成電影很多次,每次都難逃「政治化」。
1932年,第一部改編電影《最危險的遊戲》上映,遊戲的發起者從原著中的美國將軍被改為了俄國將軍。
《最危險的遊戲》,1932
1945年的《死亡遊戲》(A Game of Death)同樣改編自這部小說,這位發起者又變成了二戰後藏在島上的納粹分子。
70多年過去,時代變了,《最危險的遊戲》也變了。
電影《狩獵》裡,獵殺活動的發起者又被改成了一批美國精英,為首的是名為Athena的女白人精英。
精英們在社交媒體上篩選曾經發表過極右言論的鍵盤俠們,將他們聚集在Athena的「莊園」,發放武器,然後逐一獵殺。
這場大逃殺的結局看似一邊倒,不料半路殺出了個狠人——女主Crystal。
她主角光環加身,一路開掛,一通反偵察殺到了「上等人大本營」。
一場米國「下等人VS上等人」的大戰就此展開,過程血漿與斷肢橫飛,惡趣味滿滿。
但選了這麼一個敏感的主題,上映前又整這麼多話題,單單靠cult絕對匹配不上野心。
這部大逃殺拍得如何?特朗普是否反應過度?《狩獵》到底怎麼「政治不正確」了?
好萊塢的本質是臺復讀機。套路一旦形成,模仿者前赴後繼,而《狩獵》最大的野心就在於「反套路」。
大逃殺型別的電影大家想必都看過很多了,《大逃殺》、《終極面試》、《飢餓遊戲》……
電影《飢餓遊戲》
套路大體相似:
一群人被困在同一個地方,要麼互相廝殺,要麼被圍剿,過程中諷刺一下人性,最後拼殺到只剩一兩人。
《狩獵》同樣以大逃殺設定為基礎,但從頭到尾,都在試圖讓觀眾意想不到。
很多人看這部電影是衝著艾瑪·羅伯茨來的,這位《美恐》常駐玩家長著一張標準「女主臉」——金髮碧眼,勝任活到最後的白蓮花。
影片一開始以她的第一視角展開敘述,誰都會以為她就是主角,然而還沒等故事展開,這「女主角」就掛了。
大逃殺型別的電影還講究角色實力相當,如此廝殺起來才有看頭。
但《狩獵》偏不這麼拍,Crystal這位真正的女主角彷彿女版John Wcik,用遠高於所有人的單兵作戰能力幹趴了一個又一個敵人,直搗大本營。
下等人和上等人,究竟誰在逃、誰在殺,完全混亂。
類似的反轉,在片中數不勝數,雖然結局大多數人人都能猜到,但分分鐘意想不到的逃殺過程,完全可以成為你看下去的理由。
說回影片的核心爭議點,《狩獵》的「政治不正確」也是一場大型反套路表演。
《狩獵》呈現出來的與這些電影恰恰相反——整啥陰陽怪氣的?就是要直接把一切都砸你臉上。
一群吃素食、追求環保、高舉政治正確大旗的白人精英們,整天琢磨怎麼殺人,最後在挑選被「獵物」還得考慮加點黑人,避免政治不正確。
一位女權主義者被槍指著頭,被問到:「你是否認為你可以因為自己是個女性而得到寬恕」,要是你,會怎麼回答?
「辱米」這種話題,特朗普中槍次數當然也是最多,什麼移民政策、言論自由、槍支管制……都被嘲了個遍。
而他的支持者們,除了被稱為下等人以外,還被塑造成以政治正確為由,在網際網路上胡編亂造的陰謀家。全片像是一把沒有瞄準器的機關槍,逮誰射誰。
要說《狩獵》裡真有什麼暗喻的話,那就是全片的女主角和女反派的身份了。
Crystal,一個啥也不懂只會在網上噴人的鄉巴佬,一路逆襲;
Athena,一個自詡精英的白左,郵件被洩露,節節敗退。
可不就是特朗普跟希拉里競選時的實況再現嗎?
就這樣,《狩獵》在米國人的雷區裡左右反覆橫跳,瘋狂蹦迪。
說《狩獵》政治不正確,那是必須的;特朗普看了想打人,那也是必須的。
但以這樣機槍亂掃的戲謔形式呈現,說它分裂祖國、引起混亂?言過其實了。
整體而言,《狩獵》就是一部大逃殺cult片,附贈一大波精品美式沒品笑話,如果正好符合你的趣味,看起來確實夠意思了。
但問題是,這樣一部不正確的「反套路」電影拍出來真的高明嗎?
從《狩獵》涉及到的內容來看,片方在宣傳階段的「引戰」行為,幾乎可以斷定是有意為之。
他們希望更多人看到這部電影,但拍這部電影的動機和電影的實際內容,顯然匹配不上影片先前捲起的軒然大波。
主演貝蒂·吉爾平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如此形容這部電影的核心:
「我認為這是對我們所處當下的諷刺。在政治和文化上,我們彼此之間越來越遠,人們之間的間隔突然從氣泡膜變成鐵牆,並且越來越難以滲透到任何一側。」
這更符合《狩獵》的創作初衷和野心:諷刺被各種主義包圍,沒人敢說真話的當下。
但是操作的結果其實差強人意,多數話題插入生硬且點到為止,向各方發出的密集炮火便無法引起任何一方的反思,須知——當你罵遍了所有人,其實就等於誰都沒罵。
而可稱之為亮點的「反套路」,也在多次反覆之後讓人有些審美疲勞。
比之同為Blumhouse出品的《逃出絕命鎮》(2017),《狩獵》顯然玩得不太高明。
一樣是明顯得不能更明顯的明喻,但《逃出絕命鎮》的話題只集中在種族這一個問題上,用驚悚的形式包裝出文明社會下的隱性種族歧視,足以發人深省。
去年的《利刃出鞘》(2019),也綿裡藏針地嘲諷了一遍特朗普,但諷刺並非影片主題,也沒啥野心,只是圖個樂呵,夠意思了。
相比之下,《狩獵》就如同片中拿來作比喻的那頭《動物莊園》中名為「雪球」的豬,過度理想主義,最終可能會吞噬自己。
並不討厭《狩獵》,它是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
但談野心,我看還是算了吧。
-
1 #
-
2 #
女主追火車那段看的心驚肉跳,非常精彩!
-
3 #
並不討厭《狩獵》,它是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
-
4 #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半小時前剛剛看完,其實還有幾部類似的影視劇,也很不錯!
-
5 #
你軒然大波後面跟一個女主波動圖幹啥。。。
剛看過,很爽的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