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評分蹭蹭蹭上漲的電影《你好,李煥英》。
電影是導演賈玲的真實故事,樸素,真摯,把複雜的情感呈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自己去悟。
有些人看到的是,孩子如果不符合當下社會評價體系裡的優秀,內心是非常痛苦的,如果父母再貶低孩子,孩子就真的沒有退路了。
電影讓家長擴大了對孩子的接納度和包容度,因為孩子最在意的是父母的看法,很多時候他們也想表現得優秀,只是做不到而已,本身沒能讓父母長臉就覺得內疚自卑,父母再罵就可能將愧疚變成恨。
如果能讓一些家長減少對孩子的責罵,父母能接納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孩子,真值!
人類天生就有一種“我不夠好”的原始自卑,不管這個孩子如何優秀,都會覺得自己沒能滿足父母的期待。
電影中李煥英是很愛孩子的,但肯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表現過遺憾——這孩子怎麼就這麼普通呢!
沒能給自己長臉,成績一直那麼“穩定”,這太考驗父母的心態了,不崩都快接近成佛。
但是,如果父母能貼近去聽孩子的心聲,知道孩子是如何地努力想要滿足父母,我想,如果父母知道孩子如此愛他們,就願意真實去愛自己普通的“沒出息”孩子吧。
人生最大的遺憾,前三位分別是: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錯過了初戀及悔恨太早結婚;第三位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
和第三點相關的還有父母對自己當初錯誤的教育方式悔不當初。
有時候父母總是想著再讓孩子加把勁,對自己的焦慮逼迫不自知,等到孩子垮了後悔不已,卻再也回不去了,孩子恢復健康的路漫長而艱辛。
電影中的母親還是很不錯的,雖然孩子成績一般沒有什麼出眾之處,但還是給孩子很多愛的記憶。這給孩子的心理健康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雖然孩子很長時間執念於要“給媽媽長臉”,但孩子並沒有長歪,只是不符合單一的成功標準,仍然是一個健康的孩子。如果說有遺憾,那就是沒有更早表達給孩子,讓孩子確定母親對自己的愛,而讓孩子一直活在愧疚裡。
親人過世+時光穿越的故事模式並不新奇,1970年的時候《哆啦A夢》裡就有了,大雄坐時光機穿越回到童年,去看望已經過世的奶奶,但這電影在結尾處開了個腦洞,那就是賈玲意識到母親也是穿越回來的,一直在配合她的演出,她想讓母親開心,母親也想讓她開心,她如此愛著母親,母親同樣深深愛著她。
母女間感情在這裡昇華,電影的情緒也達到了高潮。
電影還想告訴人們一些真相,那就是事物都有其既定的軌道與方向,無法強扭。賈玲想讓媽媽被廠子兒子相中,和他結婚,這樣就能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眼著就要成了,但媽媽在這裡沒有配合演出,而是做回自己,她給孩子呈現樸實的愛情觀和人生觀。相愛相知的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簡簡單單也可以幸福,孩子健康就是幸福。
電影由始至終的樸素與溫暖的色調,雖然有些片段穿插得有點牽強,比如那個鄭伊健的梗,但瑕不掩瑜,不失為了一部好電影。
電影主題很催淚,但淚點也不是特別多,穿插著許多笑點,輕鬆中有反思,挺適合家長們觀看,太小的孩子很難找到感覺,因為他們的經歷太少,對於一些還未為人父母的年輕人,或者沒有穿透與父母關係中的矛盾結點的觀眾,就很難Get到其中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