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妹妹以最快的速度衝出校門,遠處的哥哥正在離家不遠處焦急等待著。當兩人相遇時,他們飛速的脫鞋、穿鞋,熟練至極,而穿上鞋的哥哥又以飛快的速度奔向學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一部伊朗電影,由馬基德·馬基迪執導,法拉赫阿米爾·哈什米安、默罕默德·阿米爾·納吉、巴哈麗·西迪奇等主演,講述了一對生活在伊朗貧困區的兄妹與鞋子之間的故事,電影於1997年在伊朗上映。
影片的故事較為簡單,無非便是兩個小孩子因一雙丟失的鞋子而衍生出來的故事,但其中透露出來的品質卻十分具有教育意義,這部電影不光適合小孩子觀看,同時也十分懷舊。
很多人記憶深處都塵封著一段這樣的記憶,過去那段貧窮的時光裡,家中姊妹眾多,我想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們,或多或少都穿過哥哥姐姐穿過的衣服、褲子、鞋子吧!儘管我的年齡並不大,但是對於這樣的記憶依舊存在,貧窮啊!而這部影片當真喚醒了我塵封多年的記憶。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因為過早地吃夠了生活的苦,不得不一點一點地懂事起來,影片中哥哥幫妹妹去縫補鋪取修補的鞋子時,不小心將妹妹的鞋子弄丟了,因不想父母責罰,哥哥懇求妹妹,並與她達成協議。
從此妹妹便穿著哥哥的鞋上學,而當妹妹放學時,又飛奔回去給哥哥,一雙破舊的鞋子就這樣在兄妹倆人腳下交換著。只有一雙鞋的煩惱與日俱增,儘管兄妹倆一次次努力衝刺,但是哥哥還是上學遲到了好幾次,面對老師的責備,哥哥選擇了沉默,因為哥哥知道弄丟妹妹的鞋子是他的過錯。
哥哥不怕對他的錯誤負責,但他知道,父親並沒有足夠的錢去買一雙新鞋,等到月底父親才有錢買鞋,現在告訴父親,父親只能去借錢。精神上的壓力與生活中的折磨不斷加大,一個貧窮家庭裡失去一雙鞋子代價,兩個孩子都選擇了默默承受。
後來,哥哥知道了全市長跑比賽的三等獎便是一雙鞋子,他決定去報名了,錯過報名日期的哥哥不斷哀求老師,因為哥哥實力確實十分出眾,於是老師破例讓他參賽。哥哥不斷告訴自己一定要得第三名,一定要得第三名。但後來卻並沒有如願以償,比賽太過激烈,他被別的孩子撞倒了,他連忙從地上爬起來,不得不拼盡全力衝過終點,然而他的最終名次是——第一名。
得了第一的哥哥,像戰敗的公雞,默默地盯著第三名的獎品,那是他對妹妹的承諾,多麼天真,誠實的願望,守信比榮耀更為重要。
哥哥帶著第一的獎品垂頭喪氣地回家,妹妹難過地走開,哥哥垂著頭坐在院裡水池邊,水中的小魚舔舐著哥哥腳上的傷口,而在遠處父親正在回家的路上,在他的腳踏車的籃子裡,放著的正是哥哥和妹妹的新鞋子。
哪怕面對困難也要積極地面對生活,生活的貧窮或許只是暫時的,如果放棄了希望,那精神世界便真的貧窮了。兄妹一家的優秀品質在電影中令人震撼,哥哥與妹妹的演技自然融洽,沒有表演的痕跡,彷彿生活本該是如此,差不多就分享這些了,還有很多想說的太長了,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