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1

近來,廣電局針對外籍明星,釋出了限令,引起全國網民,競相熱議。

娛樂圈明星在國內有著豐厚的物質待遇,生活水平高的超乎我們想象。

這一點從他們的出鏡報酬就可以看得出來。

一部戲,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為某產品作代言,僅僅耗費幾分鐘時間,就能獲得百萬紅利。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是什麼?

無論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滾滾砸腳面;還是建築工人早出晚歸,與星星結下不解之緣。目標所在,無非是生存二字。

但他們辛苦勞作所獲取的利益對於那些大明星不過杯水車薪。

明星們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一年時間,可以掙旁人一輩子花不完的錢。

那他們還有什麼好向往的?非得義無反顧,移民國外?

這不得不從我們民族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找原因。

2

民間有句俗話,說:“人之一生,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在給子孫後代打江山。”

這話乍一聽,未免荒誕,但仔細一想,卻有其根本道理。

我們中國人,為求子女出人頭地,可謂灑盡心血。

就拿現在農村來說,父母收入甚微,但不惜砸鍋賣鐵,供子女到費用高昂的名校學習。

鄉下百姓尚且如此,何況那些有錢有地位的明星?只不過水漲船高,人家看中的是國外教育。

但孩子一人在異國他鄉,著實不放心,所以,父母同遷,跟著去陪讀。身為外國人,長年累月寄人籬下有諸多的不方便,於是,索性辦理移民手續。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方說蔣大為。

1998年,蔣大為送已經年滿20的女兒蔣怡到加拿大讀書,夫妻二人也都定居在了那裡。

還有陳凱歌、陳紅夫妻,為了讓自己的兩個兒子獲得更好的教育,他們舉家遷到了美國。

香港雖然也是中國的,但終究一國兩制,制度上有諸多不同,在某些人眼裡,教育體系也較為優越,所以也成為了一些明星的搬遷目的地。

胡軍就是其中之一。自以為不僅改變了孩子學習環境,還擺脫了計劃生育約束,再添貴子,可謂一舉兩得。

也有一些明星,是逼於無奈,在母親望子成龍的迫使下,脫離祖國,入了外籍。

代表人物就是吳亦凡與劉亦菲。

他們二人有著相似的經歷,都是年紀幼小,便經歷了父母離異的打擊。各自的母親對他們疼愛有加,為了讓兒女獲得更好的教育,中西雙修,在幾歲時,帶他們移居了加拿大、美國,並加入了對方國籍。

中國的教育真的不如外國?

這個不見得,關鍵在於,在某些人的眼中,外國的和尚才會唸經。

再一方面,發達國家因為學生相對較少,孩子入高校對比中國,要方便很多。

3

為什麼說我們中國人都活得累呢,主要就是傳統觀念不能改變造成的。

反觀西方,人家的孩子年滿十八週歲,往外一分,憑自己的能力,半工半讀,去打拼前程,即便家裡有補濟,也是微不足道的。

這就使得人家培養的孩子獨立性與適應能力都很強,而我們國內的孩子卻極賦依賴性。

進一步講,人家絕不會有人因為子女教育問題而產生移民興趣。

移民的熱潮不僅限於娛樂圈明星,其他行業有頭有臉的人為求子女有一個好前程,從而遷居海外的也有很多。即便平常人,心嚮往之者也不在少數,只不過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

只是娛樂圈的明星受關注程度比較大,有什麼事,都被視為出頭鳥。

歸根結底,都是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枷鎖惹得禍。我們有句古話,叫做:“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人們都知其理,但真正做到卻很難。

也就是因為這點淺薄的思想,讓人們前赴後繼,踏上了寄身異國他鄉的道路。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楊冪哭戲,趙麗穎哭戲,熱巴哭戲,看到譚鬆韻哭戲:任嘉倫心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