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沒錯,這是幾年來最好的一部《熊出沒》。
我與我家的兩個寶貝兒子一起觀看,然後意猶未盡,和12歲的大樂和6歲的二樂一起寫出了這篇影評。
我問孩子們,今年賀歲片看什麼?
二樂搶答, “當然是熊出沒!”
OK,我們出發了。
1.從技術和影片設定上來說,樂天和湯姆開發的技術是基因編輯,片中不斷閃動的DNA雙螺旋就是證明。探索宇宙和人類自身是我們永恆的追求。
再幫助大家回憶一則舊聞: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2018 年 11 月 26 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佈一對經過基因編輯的雙胞胎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其團隊利用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對嬰兒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並宣稱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
透過基因編輯,人能夠像袁隆平教授改良的大米一樣,產量又高,又抗病,不好嗎?
問題是,人不是大米,從倫理上存在可怕的隱患。基因編輯基本上是試錯,正確地固然好,錯誤的怎麼辦?現在還沒有自我糾錯能力,更糟的是,不能馬上知道是否存在問題,就像是代孕,隨著胚胎逐漸長大,當我們發現問題的時候,怎麼辦?簡單的墮胎打掉嗎?有缺陷的胚胎不是人嗎?
我們可以把馬和驢雜交產生騾子,那改變人和原裝人之間通婚,算雜交嗎?之後會怎麼樣?
太多太的的不可預知的事情。
哲學上,有一個類似的問題,叫做忒修斯之船。
希臘哲學家普魯塔克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忒修斯的船有一個部件被替換,應當還是原來的船,隨著部件逐漸被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公元1世紀的時候,人們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但沒有統一的答案。
到了21世紀,人類終於發現了可以威脅自己存在的方法。
科技的進步究竟會帶給我們什麼?
基因技術的進展是有需求的。
例如,有科學家正在研究讓動物長出人的器官,然後在疾病發生的時候替換。
在回到剛剛的忒修斯之船的問題,動物是人嗎?被替換的人還是人嗎?
可能有人會說,我不關心倫理,我也不關心人類的未來,我只想讓自己或者最愛的人活下去。
有道理,可如果,你再也不是你自己呢?
隨著技術的進步,人性在不斷削弱。
2017年,谷歌的首席未來科學家Ray Kurzweil預言,到了2029年,人類將開始正式走上永生之旅;到2045年,人類將正式實現永生!
豪言在耳,新冠疫情就給了人們當頭一棒。
他提醒我們,人類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大自然的奧秘遠未被我們破解,當我們趾高氣揚地宣佈勝利時,其實,這只是遊戲的第一關而已。
甚至於,我們人類也只是過客。
2.因為,AI人工智慧已經登上了歷史舞臺。1950年,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曾經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即: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者目睹人類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的命令,除非與第一定律衝突,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儘可能保護自己。三定律基礎上建立了“機械倫理學”。很多人工智慧的技術專家也認同這個準則,三定律可能成為未來機器人的安全準則。
但目前,還沒有找出如何將三定律植入程式的方法。例如影片中的AI霍普就只遵從了第二、三定律。
但是,很容易求證,講求邏輯的AI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的煩惱來自自身,人類和大自然的危機也是來自於無止境的索取和野蠻擴張。所以,終結一部分人以拯救人類,甚至於終結人類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技術也是有限度的,不存在萬無一失的技術,也沒法做到所有的準備。
例如,1946年~1958年間,美國不顧島上居民安危,共在比基尼群島進行了多次核試驗,結果證明,核科學家對於氫彈的爆炸力存在嚴重的低估,這些核試驗不僅將這個風景秀麗的熱帶天堂變成了充滿核輻射的地獄,也讓附近太平洋海域的環境遭受了永久的破壞,當地居民背井離鄉,甚至得了輻射病。
3.資本的力量卡爾·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技術的進步像火焰一樣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會帶來壽命的延長,會帶來快樂,但肯定帶不來幸福。同時,技術的進步也可以像槓桿一樣擴張資本的能力,會帶來壟斷,會帶來超額利潤。為了追逐利潤,資本無所不為。
但問題是,人類不可能完全掌握技術,或者像自己以為的那樣,掌握技術的應用和副作用,隨著技術的增強,一個不經意的錯誤可能毀滅世界。
更何況,在利潤的誘惑下,有些錯誤是故意的。
4.關於慾望影片中,大亨透過廣告促進大家來“狂野大陸”,實現變身可以讓我們快樂,但是,我們的幸福只能來自於內心的滿足。
人的慾望有盡頭嗎?實現了一個目標,馬上就會有更高、更遠的目標在催促我們。
法國作家,讓·鮑德里亞在著作《消費社會》裡說,消費社會就是一種利用“消費”進行“社會馴化”的社會。消費者消費的已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更多的是其背後的符號價值,用來標榜自己的身份地位。所以,消費主義可以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且這種符號的佔有是沒有盡頭的,人在這一過程中,不僅不能幸福,反而會最終走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