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裡,我們可能做最高深的思考,也可能只獲得膚淺的刺激,我們可能看到徹底的真實,也可能在做一場離奇的夢,全看你選什麼樣的片子看,你是個什麼樣的觀眾。
《太空漫遊2001》 導演:庫布里克
上映於1968年,人類登月的前一年。如果你第一次看,很難相信那種空靈壯麗的視聽效果是在五十多年前製作的,既有古典的莊重,又有現代的前衛。我覺得它的意義甚至比電影本身還要大,它代表著現代人對宇宙的感知和思考的極限。
《七武士》 導演:黑澤明
講得就是七個落魄的浪人受僱於農民去抵抗一群山賊的故事。七武士可以說各代表一種精神,像從容的領袖風度、智慧、忠誠、獻身等等,我們還感受到一種近似的修養:輕生死、有責任、剋制慾念、謙虛,將勇敢做為禮儀。
《用心棒》 導演:黑澤明
故事發生在1860年代德川幕府崩潰時期,武士地位下降,不得不流浪在不同村鎮之間靠做“YOJIMBO”(意即“打手/保鏢”)為生。電影完全不像印象中上世紀的日本黑白武士片那樣嚴肅,反倒充滿美國西部片的遊俠氣概和喜劇色彩。詼諧的調子下面是對武士精神衰落的苦澀輓歌。
《活著》 導演:張藝謀
講述一個典型的敗家子弟,看著家道中落,在窮困潦倒中生存,命運和社會給他們開著一個又一個殘酷的玩笑,可他還是要活下來。沒有比活著還幸福的事,也沒有比活著還艱難的事。
《背靠背,臉對臉》 導演:黃建新、楊亞洲
這部電影講得是某小城文化館,這個小小茶壺裡的江湖風暴,以徹底的寫實去講人情世故和心理世界。越是社會閱歷豐富,越能看出它精妙的分寸感來。
《童年往事》 導演:侯孝賢
這部電影像是闖進了小說陣營的散文,講得是侯孝賢自己的童年經歷。
《楚門的世界》 導演:彼得·威爾
這類題材的電影其實不少,近似文學裡的“反烏托邦小說”,但是能用這樣輕鬆而不損失深刻的方式講,那就太難得了。
《死亡詩社》 導演:彼得·威爾
是一個古老的、關於守舊與創新、現實與浪漫、新人與老人兩股勢力二元較量的影片。看少年們在山洞裡讀詩,那是探求活著的意義。看尼爾扮演者他夢想的仲夏夜精靈,看託德絕望地往天邊拋飛出父母送的文具.....
《低俗小說》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這是一部反常規的電影,最初看這部電影的感受就真的是“低俗”,它描述的是社會底層人物的生活,以及日常中吃喝拉撒和一些無法迴避的生活細節。但在結構、敘事、主題、配樂、表演上都有非常值得玩味的地方,是一部讓人過目難忘的電影。
《老無所依》 導演:科恩兄弟
影片最後以老警長的無力的醒悟為結束,走到這個醒悟,相信大部分觀眾都會覺得倉促和無所適從,歷經數次意外的刺激的情節轉換後,竟然以一個老人絮叨自己關於父輩的夢而結束,沒有英雄,沒有勝利,沒有結局,也沒有對未來的預測,只覺得震撼而無望。
可以說是人性中深深的思考,當惡變成一種純粹的惡,無從理解也無從破解,而他又充斥著這個社會的時候,年老者的經驗:他們相信人性、道德、個人奮鬥,相信勇氣智慧和力量能戰勝邪惡,他們所重視的個人和榮譽和堅守的信條,似乎都靠不住了,這大概是片名的意思,這是一個與過去斷裂的社會,它的內在邏輯,在過去社會成長併成功的人怎麼能把握得了呢。
《聞香識女人》 導演:馬丁.布萊斯特
這是一部關於愛,關於尊嚴,關於生命的電影,講述了一老一小兩個男人,各自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何去何從的故事。
太多動人的橋段,太多震撼的演技,它什麼也沒有說,卻又悄悄告訴了你全部:縱情追求自己所熱愛的生活,勇敢面對其中的種種羈絆挫折,要有高貴不羈的靈魂,要有正直堅定的信念。
“你從沒想過要翩然離去,心裡又渴望留下?”
《東京物語》 導演: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適宜細細品嚐,反覆咀嚼之後,散發出迷人的芬芳。在簡約、有序的內景空間裡,抒寫著家庭的聚聚散散,歡樂悲傷。
《偷腳踏車的人》 導演:維托里奧.託西卡
二戰時,一個城市貧民,裡奇,終於得到一份貼海報的工作。工作的必要條件:腳踏車,是用全部家當換來,卻在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偷走。裡奇帶著六七歲的兒子滿城亂找。最後,狂亂之中,偷了另一輛就跑,卻當場被捉,被打罵,兒子扯著父親衣服哭。車主決定不追究。絕望的裡奇牽著兒子的手,緩緩隱沒於人海之中。
它是悽傷的,但不是哀怨的,也不是壓抑的、幽閉的,或哭訴式的,更不因世道險惡人性粗劣而有意強化某種報復心理,來渲洩對人生的恨意,打擊所有的觀眾或潛在觀眾。
《好傢伙》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它明明講得是一群亡命徒,卻拍出了史詩的厚重質感,《教父》裡的黑手黨是塗脂抹粉的,而斯科塞斯拍得卻完全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