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質量:4/5
非常推薦
有劇透
引言《刺殺小說家》是一部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電影,而且我認為根據若干客觀標準它也能夠稱得上是“好”電影。我大年初一就第一時間看了這部電影,出來還跟別人宣稱本片豆瓣至少7.5——這都說得少了,我心中想的是它會像《流浪地球》一樣開分到8以上。
我後來被它的豆瓣評分一路下滑到7附近啪啪打臉,又被網上的爭議搞得十分困惑。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試圖回答兩個問題:為什麼從客觀標準出發本片也是好電影,又為什麼它會引發這麼大爭議。
我決定先用下文的第一、第二部分,回答為什麼它會引發爭議的問題。
世界各地的觀眾們開始瘋狂地找答案,當然這個答案是存在的,細心的觀眾可以得知這是一個大團圓結局,於是心滿意足地散去了。
這個現象說明,商業片的觀眾是需要確定性的,所以商業片的故事必須是確定的;即使最後有反轉,那也是一個確定的反轉。與之對應的,藝術片,特別是後現代電影,是缺乏甚至反對確定性的。
諾蘭的一大創新就在於,將藝術片的手法借鑑到商業片中,在種種貌似不確定性的背後提供了一種確定性。歸根到底,諾蘭拍的是像藝術片的商業片。
而《刺殺小說家》,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都是不確定的(電影在“不確定性”這一點上非常忠於原著,這是我喜歡的地方)。很多科幻奇幻作品會清晰交代其設定,也就是所謂的“IP的世界觀”。但是《刺殺小說家》沒有這麼做。這個故事中有兩個世界:小說世界與現實世界。根據電影的表現來看,一方面,小說世界似乎受現實世界中創作者的支配;另一方面,小說世界似乎又能影響現實世界的人事。於是故事變得極為令人困惑,一系列問題撲面而來:小說世界是客觀存在嗎?現實世界是否也是某種虛妄?小說世界與現實世界是怎樣互相作用的,又為什麼能互相作用?這些,原著和電影都沒有給出答案。
這無疑會遭致一些觀眾不滿。因為商業片可以像諾蘭那樣隱藏答案,但絕不可不給答案。很多給不出答案的商業片的出現都是因為主創水平不行。但本片也是這種情況嗎?
二、本片主題需要不確定性事實上,就本片想要表達的主題而言,本片確實很難對兩個世界的規律給出答案。原著作者雙雪濤,自述寫這個故事的初衷是因為老被退稿,於是寫這麼個故事,“一方面給自己鼓勁兒,另一方面想表達小說家的那種力量。”
什麼力量呢?就是小說家能創造一個與現實不同的世界,也能改變現實世界。正如電影中,小說家說:“我相信故事中的人和事,都存在。”“小說能改變現實嗎?相信就能。”
我也算是一個寫作的人吧,所以很能理解這個故事想表達的這個主題。我們這些寫東西的只是一廂情願地相信自己寫的東西有意義、能改變世界,不然寫作是無法堅持下去的。至於怎麼改變,那不是我們掌控範圍內的事。
所以,電影中,小說與現實兩個世界到底遵循什麼規律?對我而言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之間有一種聯絡,這就夠了。歸根到底,與諾蘭的電影恰恰相反,彷彿莊周夢蝶的本片是一部像商業片的藝術片。
三、本片的商業片部分這一部分我們來說說為什麼從客觀標準出發本片也是好電影。這個主要是針對本片的商業片部分。
第一,情節與人物。小說世界的少年復仇情節,以及現實世界的父親尋女情節,都是比較套路的。套路歸套路,兩條線互相作用設計得很巧妙,從彼此微弱聯絡到最後緊緊纏繞在一起。此外採用相似鏡頭轉場也很自然。
第二,美術風格。最驚豔的要數中國龍式樣的“基洛夫空艇”和紅甲武士。加上特效加持,我覺得應該是中國奇幻片中第一梯隊的了吧。
第三,動作。電影針對關寧、屠靈以及李沐的一眾殺手都設計了各具特色的攻擊招式,同時大家還能開動腦筋互相鬥智,並充分利用環境與工具。這就是非常有誠意的動作戲了。
最後再來對比一下原著與電影。不到三萬字的原著行文非常剋制,情節有大塊留白,到了結尾又是戛然而止。電影跟原著是完全相反的:動作激烈、情感噴薄,對留白進行合理填補,對人物故事線進行了更加完善的拓展。兩種風格,各有特色,原著和電影都把各自的風格做得極為出色。對電影改編來說,這就夠了。
結語《刺殺小說家》是對創作的一種拆解與致敬,某種程度上甚至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小說家的yy。原著和電影都是從殺手的視角出發的,但顯然故事的真正主角是小說家。小說家掌控了小說世界,順便也透過小說世界掌控了現實世界。四捨五入,小說家掌控了一切。
你要問為什麼?對不起,因為小說家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