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張國榮短暫的一生給無數影迷、歌迷留下巨大遺憾,無論是在樂壇還是影壇,他都做到了極致,但實際上他在電影中的那些光輝時刻遠不及他對華語電影未來的“期待”!

當香港電影面臨巨大困境時,大部分選擇奔走好萊塢“求”發展,但張國榮卻為自己沒去好萊塢曾感到高興,這背後就是他對華語電影無限的期待。

而這一切必須要從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說起。

港片繁華背後的危機四伏

上世紀80年代,香港電影最巔峰時期,外國人看香港電影有個怪象——

很多既有口碑又賣座的優秀電影,往往拍攝週期很短,甚至連完整的劇本都沒有,但最終的成品卻能讓人忘記這種“快餐”式電影中的“不合理”,而融入其核心導向。

(▲電影《倩女幽魂》海報)

這種現象在電影工業已經初步形成的西方電影人看來是很難以理解的,沒有既定的框架,幾乎全憑臨場發揮,電影佈局只有導演自己腦中有,如此竟然還能拍出風格突出結構新穎的優質電影,而且還根本不會因為劇情上的某種不合理而產生任何不適,這幾乎是個奇蹟。

為此,還有許多歐美電影學者去研究這背後的“祕密”。

實際上,香港電影“怪象”的背後,是香港電影行業規範和有效管理的缺失,行業內高度逐利及跟風現象嚴重,繁華的背後是實則是一種無法直視的“混亂”。

導演王晶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最忙的時候同時監製3部戲。夜班6點到12點在邵氏拍周星馳,然後去嘉禾拍成龍拍到天亮。

不僅王晶,當時的香港電影導演除了王家衛,幾乎沒人會走“慢工出細活”的路子,與其說是風險大,倒不如直接說是來錢太慢。王晶也曾直言,拍電影就是為了錢。

雖然是輕描淡寫的一句,但其實反映的是香港電影當時巨大的隱患。

六七十年代,香港電影逐漸在南下內地電影人精英逐漸融入香港文化圈後過渡到真正的創作時代,走上“正軌”。而經過幾十年的“大浪淘沙”給香港電影也篩選了許多精英人物,以至於在不久的八十年代,為香港電影迎來最輝煌時代備足了創作基礎。

恰好時值臺灣經濟的繁榮時期,面對已經具有足夠人才儲備和完善技術的香港電影,臺灣經濟迅速成為香港電影的重要背後力量。

足夠的錢+加上足夠專業的人,萬事俱備,開工。

在金錢的刺激下,香港電影迅速崛起,優質的電影總是在一夜之間火爆東南亞,市場反饋越強烈,投資者和電影創作者就越有動力,於是,香港電影燈火通明、日夜趕工。

(▲電影《精裝追女仔》劇照)

但問題是,即使是“精英”也不可能天天都有奇思妙想,神來之筆也不可能是信手拈來的。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複製”已有的精品,用已經火爆的複製品再去市場獲取更多利益。

仔細看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不難發現精品後總有無數的“山寨品”出現,而經典場面也不會用一次就“浪費”。比如《英雄本色》掀起的黑幫片熱潮,《賭神》系列引起的賭片潮流……

(▲電影《賭神》劇照)

不得不承認,香港電影真正的精英電影人並不多,更多的電影人只不過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創造”而不是“創新”。

范仲淹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話就真真地應證在香港電影身上。

九十年代初期,香港電影從臺灣而來的經濟進而直接導致過度依賴臺灣經濟的香港電影的混亂局面全面凸顯。

前面說香港電影工業本來就沒有高效的規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錢的時候但凡想跟電影沾邊的都是躍躍欲試,但沒錢了,這種動力又從何而來?

而規範性嚴重不足的香港電影工業此時也沒辦法為香港電影的這次危機有任何緩衝作用,反而在加速香港電影走向衰亡。

張國榮——我最開心的事是沒去好萊塢

喜歡港片的朋友都知道,其實九十年代也是香港電影創作的高潮期,雖不及八十年代那般氣勢如虹,但同樣誕生了無數經典電影。

的確如此,香港電影雖然斷了一條財路,但是並沒有丟失市場,放緩節奏的香港整體並沒有出現大崩盤現象。在八十年代資源的積累下仍舊能維持豐富的電影創作。

而正在帶給香港電影在九十年代第一次衝擊的是好萊塢電影的“入侵”。

(▲電影《侏羅紀公園》劇照)

九十年代中期,好萊塢一批優秀的電影進軍本是香港電影占領的東南亞市場,這些高水準的經典藝術大片在當時並沒有搶佔到太多香港電影的市場,但卻搶佔了香港電影核心力量的“芳心”。

八十年香港電影留下的快餐式創作方式在九十年代依舊延用,而好萊塢完整工業帶來的優質電影徹底擊垮了香港電影人的最後防線,西方電影工業原來已經完全成熟。

雖然香港電影一直享有東方好萊塢的美稱,但相比之下,就是小巫見大巫。1994年好萊塢電影人卯足了勁頭,交上許多高藝術水準的好電影作品《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獅子王》等賣座經典。

(▲電影《阿甘正傳》劇照)

同年的香港電影卻很匱乏,只有一直都慢工出細活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在苦苦支撐場面,另外就是周星馳的天才之作《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了。比起好萊塢出類拔萃數不勝數的佳作,這幾部香港電影在當時幾乎搶不到任何風頭,除了本地市場票房。

此時的香港電影表面還是風平浪靜,背後其實已經混亂不堪。首先是社會的迴歸之前的社會制度混亂,其次是電影規範不完善帶來的創作混亂,加上電影投資已遠沒有八十年代那麼大,很多香港電影人都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好萊塢。

1997年前後,香港電影許多導演和演員紛紛遠走好萊塢,本來已經是海市蜃樓的香港電影大樓開始徹底坍塌。

但在所有人都擠破頭想去好萊塢的時候,張國榮卻在訪談中這樣談這段日子——

“其實我沒有什麼憾事,真的,我反而覺得有一件事我很開心,(就是)我沒有去好萊塢。”

因為和周潤發關係好的緣故,張國榮在採訪中也曾直言,好萊塢請香港演員去拍電影無非就是些動作片需要,如果周潤發一直拍這樣的片子,那麼他就完蛋了!

也許看清好萊塢不是香港演員長久的棲身之所的不僅僅張國榮一人,畢竟如周星馳這樣的也並沒有選擇去好萊塢發展,但是在當時就已經為未來華語電影發展考量的張國榮卻是頭一個。

他說香港是他覺得自己一個很好的發展地方,而對於之後華語電影來說,更不需要去好萊塢,因為亞洲有足夠大的市場——

“亞洲這麼大的市場,1997年了,大陸市場開放後,我想美國也會要求我們拍戲。所以這麼大的市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一套班底。有段時間(香港)濫拍戲,有很多人失敗了,現在留下來的人只有實力派,幕前也是幕後也是,我覺得這些人應該要自強,拍一些好的作品,可以達到國際水平的作品,這樣更好,是嗎?”

(▲張國榮原聲是“大陸”,字幕配了中國)

當所有人都在嚮往好萊塢的時候,張國榮表達了自己對香港電影的信心,表達了對華語電影未來市場的信心,他看到了內地的廣闊市場,甚至是整個亞洲的市場。

當然對於不去好萊塢發展,張國榮也並不是完全因為對華語電影的未來發展的自信,在他看來好萊塢的排華現象還是很嚴重,他還開玩笑說如果好萊塢說要邀請他去和施瓦辛格、史泰龍三個共同主演一部電影,他自己都不會信,因為根本不可能。

中國古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說的是能認清自己身處形勢的人就是聰明人,那麼能夠從自己看到整個行業發展大勢的人,一定算得上是時代的指引者。

華語電影市場蒸蒸日上

正如張國榮所期待的,1997年後,香港本土電影雖然迅速衰落,但內地市場卻給香港電影人帶來了無限可能。

不想去好萊塢或者去不了好萊塢的香港電影人紛紛選擇北上,與內地電影開始融為一體。

最歷史性的時刻當然是,張藝謀集結華語電影圈豪華陣容,打造了《英雄》,開啟華語電影商業大片時代,此後,華語電影的發展便是一發不可收。

(▲電影《英雄》海報)

儘管之後的香港電影已經無昔日輝煌,但本來屬於華語電影“先驅者”的香港電影已經完成了使命,正如張國榮所說,它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電影人才,“激戰”之後剩下的都是實力派。

現在的華語電影更是讓西方開始“嫉妒”甚至“羨慕”。

2017年,一部《戰狼2》橫空出世,僅在中國內地市場砍下56.8億人民幣的成績,躋身當時的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TOP50。

清楚地記得當時國內觀眾對《戰狼2》幾乎統一口徑好評,卻在海外發行遭挫,並且有美國媒體稱《戰狼2》的高票房靠的是單一市場票房,不能算入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中,以此“掩蓋”既有的事實。

(▲電影《戰狼2》劇照)

兩年不到,連續在中國內地又出現了兩部單一市場票房逼近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TOP100的作品——《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

華語電影市場正如張國榮所期待的那樣蓬勃發展,無限潛能已徹底激發,中國電影工業也在逐漸完善。

隨著時代變遷,香港電影的輝煌依舊存在於當時,也會讓後人看到讚歎,而它現在的沒落也是曾經選擇的必然結果,融入華語電影,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在我看來差距最小的一期歌手,為什麼淘汰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