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這部電影混合著太多的輿論了,大家的主要矛頭朝向那三場床戲,單純的感官刺激引誘著許多人。
但是這部電影遠遠不止表面上我們看到那些,"冰山"的真正面目藏在水下,下面我會從影片的臺詞,鏡頭,人物內心,社會背景方面去研究那些隱藏的細節,顛覆你對這個電影的認知。
《色戒》是於2007年上映,由李安執導,梁朝偉和湯唯等人主演的一部諜戰愛情劇。曾獲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該片改編中國著名女作家張愛玲的同名短篇小說,原作只有寥寥萬字,李安導演卻拍出如此經典的影片,不得不說李安導演慧眼如炬。
這部電影由真實故事改編,電影中特務易默成和王佳芝的原型是汪偽政權特務頭子丁默邨和名媛鄭蘋如。
該片以20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的上海為背景,講述了女大學生王佳芝假扮少婦麥太太,使用美色引誘易先生,並且意圖刺殺。但是雙方後期假戲真做,動了真情,暴漏了身份,雖使易先生保住了性命,自己卻慘遭槍殺的故事。
01採用倒敘的手法,設定懸念,暗示人物關係和關鍵線索
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四次打麻將,電影開篇這次是王佳芝從香港來到上海投奔她的舅媽後,她的大學同學再次找到她進行上次在香港沒有完成的對汪偽政權特務頭子易先生的刺殺。
我們先回到鏡頭,一個特寫放在四個太太的搓牌的手上,每個太太手上都帶著鑽戒,戒指也是整個電影重要的線索,鑽戒的大小代表她們地位的高低,這時王佳芝手上只帶了一個不起眼的綠松石,暗示此時王佳芝並不得寵,地位在這幾位太太裡也是非常低的。並且女主的名字"佳芝"二字在上海話裡和"戒指"的發音相同。
鏡頭切換到易先生,他和張祕書走出"魔窟",在張愛玲的小說裡對易先生描述是
穿著灰色西裝,生得蒼白清秀,前面頭髮微禿,褪出一隻奇長的花尖;鼻子長長的,有點"鼠相",據說也是主貴的。
他走在"魔窟"裡,趁著昏暗的光線,犯人的慘叫聲,他的面容更顯陰翳,冷酷狠辣的特務頭子的形象鮮明而突出。請大家注意細節臺詞,
張祕書:"我看他差不多了,上面一定會來要人。"
易先生:"他們沒說要死的,活的,給他一個痛快。"
張祕書:"那三浦那裡怎麼交代,他們在追查美國人再給重慶那一筆軍火。"
這裡就有很多疑惑,易先生不是汪偽政府的嗎?而汪偽政府是日本的傀儡政府,在這段話裡,易並沒有維護日本人的利益,反而有點想要日本人什麼也查不到。
還有,臺詞裡這個他,從後面劇情可以了解到是重慶特務(也是他黨校的同學)。易在袒護重慶這一方,張祕書立馬有些焦急質問易,想要他給個交代,說明張祕書其實也不是簡單的祕書,畢竟哪有做祕書的敢去質疑自己的頂頭上司,所以推斷他很有可能是日本派來監視易的。
李安設定的鏡頭也別有深意,在陰影裡張祕書的身影整個罩住了易先生,還有當易驅車離去時,張祕書富有深意眼神,似乎有些若有所思。
易先生驅車回到易宅,這裡有個細節,易先生把車開到家的門口,一個箭步衝了進去,一刻不停。恐怕別人要他命的那種感覺,說明易非常的謹慎,連進自己家的門都一刻不鬆懈,也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不太平,身為汪偽政府特務頭子,想要他命的人很多。
但有一個疑點,如此謹慎的易先生著了一個業餘間諜的道?大學生們拙劣的演技,易先生真的沒有識破嗎?我們帶著這個疑惑繼續往下看。
易先生回了家,便上樓去看太太們打麻將,緊接著用眼神暗示王佳芝下午和他出去,王佳芝立刻心領神會。
下午他來到咖啡廳等易先生的時候,迅速通知鄺裕明展開刺殺。王佳芝在等待易先生時候,看著玻璃上映著人來人往,想起以前一些事。鏡頭一下反轉到故事最初,倒敘結束。
02從香港到上海,陰謀在繼續,誰才是那個諜中諜?
故事的開始從廣州失守,王佳芝作為嶺南大學的大學生和同學們到香港避難開始。
在大學裡,她同她的好友賴秀金受同學鄺裕明的邀請在學校同其他三人一同演了場愛國話劇,影片大獲成功,影響力很強,還上了當日的報紙。
六個人徹底走到了一起,不久,一腔熱血的鄺裕明不滿足於僅僅是情感上的共鳴,他想要真正殺一個賣國賊。
在他的號召下,六個人正式成立了刺殺小組,由王佳芝扮演麥太太去接近易先生,製造機會完成刺殺。
緊接著王佳芝快速和易太太扯上關係,順理成章的經常出現在易家陪易太太打麻將,這一次外面下了暴雨,其中一個一起打牌的太太沒有來,易先生順勢和她們打了一盤,易先生不斷給王佳芝喂牌,王佳芝立刻心領神會藉著訂衣服的由頭,馬上把自己的電話號寫在了本上。
最關鍵的是易太太還補了句"麥太太,我有你電話。"這就很耐人尋味了,王佳芝作為麥太太迫不及待的想做易先生的情婦,而且當著易太太面做的這麼明顯,要麼非常的飢渴,要麼就是別有用心了。
王佳芝:"連自己要胡牌都不曉得。"還有後面劇情她說自己一直輸牌,就這樣還每天往易家跑,這別有用心表現的太明顯了。
接著六個學生在公寓裡跳起舞玩樂,突然易先生來電,音樂立馬就暫停了,這未免太刻意了。易先生打電話來是請王佳芝吃飯。
吃飯的時候,易先生考究的眼神,還有試探的話,
易先生:"我也不看電影,我不喜歡黑的地方"
"留心的話,沒有什麼是小事"
這裡李安還給了一個鏡頭在王佳芝喝酒的杯子上,一個非常明顯的紅色脣印。上流社會的太太不會這麼做的,有些無禮,而這個鏡頭在電影中反覆出現。
其實這個時候易先生已經不是懷疑而是篤定王佳芝出現在他身邊是別有用意了,並且身份也是假的了。
很快易先生一家在香港短暫停留後就回上海了,易太太前行前才打來電話,至此學生時代的刺殺失敗。
我們把目光轉向那批軍火,日本人和重慶都在找這批軍火,這批軍火究竟被誰劫了?其實是易先生劫的這批軍火。他想拿這批軍火作為投靠重慶的砝碼,其實易並不是真正的賣國賊,這點我們可以通過電影給易先生房間的幾個鏡頭,孫中山的照片,還有易年輕的時候軍裝照,易年輕的時候可能和鄺裕明一樣愛國,只不過時局的改變,迫使他做出改變。後期,易和王佳芝假戲真做,也是在易和重慶聯絡好後出現,這樣易才放下戒心,易先生是那個諜中諜。
在那樣動盪的時局裡,單純,一腔熱血的總是被當成炮灰,難道這樣也可能是一種曲線救國?相對於其他的愛國劇,在敵人面前拼死保衛祖國的正面形象,這部影片卻是女主人公以動了真情放棄刺殺特務頭子,最終被集體槍決做結局。
該片在張愛玲原著的基礎上加入了許多懸疑的成分,並且把當時的社會現象借女主人公的眼睛,展現在我們眼前,遍地的餓殍,老百姓們排隊買糧,街邊橫死的人……動盪的社會,在那樣的時代,人命總是那麼的廉價,人性被暴露無疑。好在我們生在和平的年代,不用每天都活在戰戰慄慄中,不用經歷眾叛親離。感謝這個時代,感謝我們的祖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