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大遺憾,2個關鍵人物,3個轉折點,賈玲過往是時候公開了
《你好,李煥英》成為了春節檔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隨著這部電影的強勢口碑逆襲,目前已經成為了單日票房冠軍的保持者,這部電影也把賈玲這個喜劇人物重新推到了觀眾眼前。
大家注意到賈玲不只會演喜劇,原來當導演也是讓人刮目相看。
這部電影是賈玲為了緬懷母親而拍攝的,母親在她心中有著獨特和至關重要的地位。
一路走來,賈玲有幸運,也有坎坷和磨難,如今她功成名就,拍攝電影也受到觀眾的極大認可,母親如果在世也能感到十分欣慰。
賈玲是一個受觀眾喜愛,同時又有著出色喜劇才華的女演員,現在又加上女導演的頭銜,這樣的賈玲是如何一步步蛻變的?
(一)賈玲的成長之路
1982年,賈玲在一個湖北省大山裡出生了,一家四口,父母和一個大自己五歲的姐姐。
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收入微薄。小時候的賈玲,家境貧困,吃了不少苦,但這也鍛造了賈玲吃苦耐勞的個性。
小時候的賈玲十分的可愛,有著一對小酒窩,性格開朗,喜歡笑。她性格像男孩子一樣,沒有女孩害羞靦腆的一面,就像她自己後來說的,我從來不考慮面子問題。
小時候的賈玲膽子就特別大,跳上跳下,上樹掏鳥窩。
家裡偏僻,到市區要一個多小時的行程,家裡有一個拖拉機,父親會帶著她和姐姐經常到城裡逛逛。
在幼小的賈玲心中,坐在拖拉機裡,一點點地看著大山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取而代之是城市裡的繁華和喧鬧映入眼簾,這讓賈玲心中有了小小的火苗,要走出大山來到城市。
如何能擺脫窮苦的命運?賈玲當時並不知道,但10歲的她,已經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天賦。
她會跟著電視裡的節目模仿電視中蟲鳴鳥叫的聲音以及樂器的發聲。當時,賈玲的忠實粉絲就是她的姐姐賈丹,以至於後來家裡只能選擇一個孩子上大學的時候,賈丹毫不猶豫地讓給了自己的妹妹。
因為家中貧困,只能供養一個孩子上大學,姐姐賈丹認為賈玲有藝術天賦,一定要好好培養。
賈玲把這份恩情深深地記在心裡,等她成名之後,沒有忘記姐姐當年的恩情,用自己的能力去切實地幫助姐姐。
賈丹不僅僅是賈玲的粉絲,還是她的藝術啟蒙老師,賈玲上初中的時候,姐姐正在師範學院裡學播音主持,姐姐回家時就會教賈玲表演、朗誦這些藝術上的東西,而且還帶賈玲去自己老師的家裡,讓老師給賈玲多些意見和指導。
高中畢業之後,賈玲報考了當時熱門的北京電影學院,但遺憾的是,並沒有考上。賈玲不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她內心有著對錶演藝術的熱愛,這種勁也在鼓舞著她。
一年之後,賈玲又再次參加高考,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的戲劇專業,為了能夠提升錄取率,還報考了當時的冷門專業相聲。畢竟如果表演不能被錄取還有相聲做擔保,不至於落榜。
幸運之神終於降臨到了賈玲的身上,她被表演和相聲專業同時錄取了。
大多時候,任何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能夠經得住打擊和挫折,在困難的磨礪之下,成功屬於堅持不懈的人。
兩個專業同時被錄取,到底該選擇哪個專業呢?在賈玲的心中,她喜歡錶演,因此在第一志願,她選擇的是戲劇專業,但陰差陽錯,賈玲最終卻進入了相聲專業的班級裡。
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有著一對小酒窩的賈玲,在班裡遇到了自己的恩師,馮鞏。馮鞏後來收賈玲為徒,成為了賈玲相聲的啟蒙老師。
(二)媽媽的去世,成為她心底永遠的痛
賈玲進入大學之後,學了相聲,有了些演出,開始有了收入。心疼母親平日的操勞,掙了錢之後,她立馬給母親買了件外套,孝順媽媽。
新衣服還沒能穿上,賈玲的媽媽就遇到了意外。
當時父母去收割稻草,賈玲的爸爸開著一個小翻斗車回來的時候,稻草堆得很高,賈玲的媽媽就坐在稻草上。路不平穩,一搖一晃,草堆被晃下了車,賈玲的媽媽也跟著摔了下來,正好摔中了大腦。
在北京上大學的賈玲,接到了姐姐的電話,說媽媽出了意外,正在醫院裡搶救,生命隨時都有危險。
聽到這個訊息,賈玲哪還有心思上課,躲到宿舍裡大哭了一場,隨即買了最快的火車票往家裡趕。
一路上,賈玲都眼含著眼淚,心裡怕母親會是一種最壞的情況。
趕到家之後,賈玲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媽媽已經不在了,她再也見不到自己親愛的媽媽。
賈玲和姐姐抱在一起痛哭了很久,賈玲內心的悲痛無法用言語表達,媽媽累了半輩子,折騰了半輩子,苦了半輩子,姐姐如今有了工作,賈玲也上了大學有了收入,日子剛開始有了好轉,為什麼媽媽卻突然離世,帶著自己所受的苦難離開了幸福的家庭。
這也成為了賈玲心中最大的遺憾。
(三)賈玲是怎麼火起來的?
2003年,賈玲參加了一個相聲比賽,如今著名的相聲演員郭德綱也是其中的一位選手,賈玲拿了第一名,郭德綱位列第三。
但其實,那一次的相聲表演給賈玲很大的人生打擊。為了能拿到好名次,那次表演賈玲準備了半年之久,臺詞都滾瓜爛熟,和搭檔一遍又一遍過,但臨上場前,賈玲在心裡默背臺詞時,竟然忘詞,本來就緊張的她更加心神不寧了。
搭檔說,那咱倆再過一遍詞吧,賈玲說算了,都準備半年了,直接上去演吧。
還好上場之後的賈玲並沒有忘詞,而是順利地表演了下來,得到了評委的一致認可。在下臺之後,賈玲大哭了一場。
她感到特別委屈,準備了半年的時間,臨上場前竟然還能忘詞,雖然在正式表演時發揮正常,但這次的比賽讓賈玲對相聲這個行業產生了一些畏懼。
後來,賈玲在接受採訪時說,像小品這樣的表演,如果忘詞的話還可以臨時發揮,但相聲是一句接一句的口活,一旦忘詞的話,那同伴就沒法接下去,所以感到特別的困難。
不過,賈玲沒有其他的好出路,她天生有股不服輸的個性,既然選擇了相聲,就要踏踏實實做好。
她為了能有所成就,留在了當時相聲表演最發達的北京,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長達五六年。
真正讓賈玲看到了人生希望的是在2007年,中央電視臺舉行了一個相聲比賽,當時許多懷揣著相聲夢想的演員都紛紛報名參加,賈玲也不例外。
在那場比賽中,賈玲突出重圍,經過重重選拔,拿到了最終的三等獎,開始聲名鵲起。
當時姜昆看到這個節目後,十分喜歡,看到觀眾反響熱烈,決定把它推薦給春晚導演。
賈玲心裡真的很開心,但同時又有些悲涼和苦楚難以述說。當年,她跟媽媽說自己一定能出名,能掙很多錢回來孝順她。
如今自己功成名就,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媽媽再也不能和自己分享這些人生路上的喜悅。
賈玲後來感慨地說,自己困難的時候想有個人依靠,自己多麼想和媽媽訴說,但媽媽不在;當自己有開心的事情,自己的作品被人認可時,自己內心又是無比的喜悅,當想把這種喜悅和媽媽一起分享時,媽媽也不在。
每每想到這裡,賈玲都忍不住流下眼淚,無數個夜晚,她想起媽媽的音容笑貌,都會哭溼了枕頭,賈玲是個性情中人,媽媽的離去是她一輩子的遺憾,她真的忘不了媽媽,邁不過媽媽的這道坎。
賈玲自從相聲成名後,選擇權大了起來,慢慢地發現相聲這個行業對女孩來說侷限性太大。
其實很久以前,賈玲對相聲就有些畏難情緒,但無奈只有拼命向前,如今已有名氣的她可以有更大的職業選擇權,她把目光轉向了小品領域。
賈玲出演過很多經典的小品,和陳赫、沈騰、張小斐等演員在一起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無數的笑點。
但賈玲一直想創作一部自己心中最重要的小品,一直在心裡打磨,終於,小品《你好,李煥英》出現了。
為了媽媽,她特意編排了小品《你好,李煥英》懷念媽媽,這部小品在後半段穿越的那段場景裡,賺取了無數觀眾的眼淚,那尋常的場景,樸實無華的對白,一次次的擊穿了無數人的淚腺。
(三)從小品演員到女導演
2016年,賈玲和朋友一起建立了一家娛樂公司。小品《你好,李煥英》是賈玲自己當老闆後的第一個小品。
從那時起,賈玲的整個公司團隊就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準備電影《你好,李煥英》上。
這部電影,賈玲不僅自己主演,還首次出任導演,可見這部電影在賈玲心中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她要把自己心中對母親難以釋懷的遺憾和愛意充分現在這部電影裡。
賈玲請來了自己的好朋友,沈騰、陳赫、張小斐還有自己的恩師馮鞏,把他們通通地放進電影角色中,恩師和老朋友演自己媽媽的過往,看著所拍攝的場景,賈玲心中千絲萬縷的情緒雜糅在自己的眼淚裡。
有一場戲,賈玲拍了20多遍才透過,不是她對自己要求太高,而是那一場戲她真的太動情,難以抑制住自己的情緒。
賈玲人生的第一大遺憾就是沒能見媽媽最後一面。電影當中,賈玲在自己母親的病床前,淚流滿面,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一直大哭,無奈只有重拍。
電影中還有可以在母親病床前看護的情景,但在現實中根本沒有,沒有機會。
賈玲難以釋懷,那懊悔的情緒徘徊在心中,久久難以離去,所以她的眼淚在這種情景下,真的像決堤的河水一般噴湧而出,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想大哭。
拍完這部電影,賈玲徹底的和自己的遺憾達成了和解,她用這一部電影來懷念母親的過往,所有的遺憾都隨風而逝,人生畢竟要向前,母親必定也希望她能夠忘掉過去,重新開始自己嶄新的生活。
過去的賈玲,雖然事業輝煌,但母親的這個坎一直沒能邁過去,完成了這部電影,賈玲也和過去徹底的和解了。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口碑爆棚,得到了觀影觀眾的一致好評,賈玲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位票房能破20億的女導演。
(四)賈玲為什麼能成為賈玲?
不到40歲的賈玲,從相聲演員轉型到小品演員,再到中國首位票房破20億的女導演,賈玲到底憑什麼?
一路走來,賈玲能成為如今的賈玲,有兩個關鍵的人物和三大轉折點。
第一個關鍵人物就是自己的姐姐,如果沒有小時候姐姐的引導,賈玲可能都不會走向表演的專業道路。
第二大關鍵人物就是馮鞏,沒有馮鞏的專業教學,賈玲在相聲表演上可能不會取得如此大的突破。
第一大轉折點是獲得了小品大賽的第一名,這讓賈玲有了更多的機會表演小品,也讓自己的小品能被更多人所熟知。
第二大轉折點是2010年登上了春晚,讓全國觀眾認識了這位樂觀開朗,笑點多多的喜劇演員。
第三大轉折點拍攝了電影《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讓賈玲的職業生涯有了更大突破,直接晉升為中國首位電影票房能突破20億的女導演。
笑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賈玲的出現讓笑出現在了更多的普通人群中,她帶給了我們歡笑,也讓我們知道在歡笑的背後,其實也有淚水。
人生就是在淚與笑中前行,無論身處逆境或順境,保持一顆積極的心,勇敢去笑出人生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