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娛樂圈的動靜很多。

全民捉姦,天王分手,頂流戀愛等等,但這些瓜料蟬主無心吃。

想和你們聊的,是關於娛樂圈的另一個話題。

先提個問,當今娛樂圈最缺什麼?

顏值實力並存的偶像?或是嚴打細磨的優質作品?還是明亮公平的規則?

現在看來,最缺敢說真話的明星。

31年前,在亞洲電視的王牌綜藝《今夜不設防》裡,有最膽最大的香港明星。

有張國榮分享第一次跟葉童合作大膽床戲經歷。

有自爆曾當過情婦的關之琳,堪稱“當代最有自知之明的小三自白”。

有張曼玉親口承認,自己入娛樂圈的初心是愛慕虛榮。

而在現在內娛,除了那英那句自帶語音的“你裝什麼裝”。

大多都是躺平任嘲或是自嘲打哈哈,凹著人設,love and peace。

但最近有位女明星,卻著實把蟬主嚇到了。

王鷗前兩天發表了一篇“小作文”,內容很狂野——

“手撕粉絲”

是真的懟,巨狠那種。

先不說寫得好不好,起碼王鷗是真的剛。

她下場“手撕”粉絲

是剛還是忘恩負義?

這篇“懟粉”宣告,篇幅很長。

蟬主總結了下,內容大概有三點:

怒懟了那些闖入“私生”領地的粉絲,不以尊重為前提就沒必要喜歡她了,建議脫粉;

勸警一些“綁架式”關心她的粉絲,明星是泡沫不負責造夢;

最後表達了不需要過度關心她,呼籲粉絲更應關注自己的生活。

這話一發出,粉絲還沒出聲呢,路人反倒先炸了。

說她飄了,說話太傷人,情商低。

嘲她有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得了便宜還賣乖。

典型的忘恩負義。

其實這件事不是無中生有,而是事起有因。

有些人追星的確過於狂熱了。

王鷗有個十幾年的好友,最近開了直播。

可人家不出道也不是圈內人,天天叨叨確實打擾到了別人。

還有之前,王鷗在某平臺開了家閒置店,本意是義賣籌集公益捐款。

王鷗見勢,也寵粉,就給粉絲專門開了個樹洞。

關心本意是粉絲的愛,但規定明星幾點睡,我付出了關心你就必須有求必應的“綁架式關心”,是有點兒過了。

發過周深的表情包,也溫柔地好言好語表達過。

但很多粉絲不僅沒聽進去,反變本加厲,才有了這篇“懟粉發言”。

有一說一,王鷗的這番話很直白,也確實有點冷漠,帶點狠。

但無疑是正確的“殘酷事實”。

真話,本來就是不好聽的。

她說這個話,不是沒有問題,但也沒有大問題。

問題在於扎得太狠,掃射面太廣,容易有人對號入座。

這篇長文,蟬主倒不覺得是“手撕”,更像一個大姐姐的警醒:

看似是在狂懟粉絲,但卻是當代清醒偶像的護粉方式。

沒把粉絲當傻韭菜割。

起碼蟬主是這樣覺得。

王鷗長篇大論想要表達的,不過是那句說了一萬遍的話——

離作品近一點,離生活遠一點。

欲帶CROWN,必承其重,這話沒錯。

但每個人首先是獨立的個體,其次才有資格和能力當別人的某某。

偶像不是粉絲的全部,粉絲也不是偶像的附屬。

追星沒錯,但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首要前提。

不打擾偶像是對偶像的尊重,不影響自己生活是對自己負責 。

這一點,王鷗說得很冷漠也很清楚。

老實說,作為公眾人物,寫這麼番話,是不聰明的做法。

把憤怒直白po出來,全網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種解讀,理解的,欣賞的,憤怒的,嘲諷的。

這些王鷗自己不會不知道。

真實且正確的表達反倒成了遭受攻擊的靶子,可她還是這麼做了。

忠言逆耳,寧可掉粉也依然掏心窩子堅持表達的明星,現在內娛真不多見了。

粉絲虛幻的群體高潮

有的明星要背鍋

王鷗的發聲再次引起思考:明星與粉絲,究竟該如何定義?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和王鷗“硬剛”相反的,無疑是“媚粉”了。

字面上看,“媚”有迎合、巴結的意思。

放到明星身上,指的是一種討好的姿態。

討好誰?粉絲唄。

什麼樣的行為算媚粉?

比如販賣“男/女友幻想”。

或有意無意地迎合粉絲的“性幻想”。

清楚粉絲喜歡什麼、在意什麼,從而刻意去投其所好。

更甚者和粉絲低俗互動。(圖片就不放了,自行想象)

這樣媚粉當能圈不少粉,只是姿態太不健康好看了。

一昧的討好迎合,看似卑微,實則受驅於利益。

粉不粉絲的無所謂,對我有價值就行。

在這樣的關係中,粉絲和偶像只不過變成了捆綁利用的盈利工具。

這種關係是畸形的。

後果往往是偶像失去對自己定位的把控,也破壞了偶像粉絲之間的健康壁壘。

一旦利益不對等,也就說散就散,最終相互反噬。

蟬主已經預想到有人會罵,別一棍子打死,人家那是“寵粉”。

“寵粉”和“媚粉”,是有區別的。

我舉兩個例子,一目了然。

同樣是對話粉絲,張震是這樣聊天的。

就像和朋友嘮家常,跟你說愛吃的食物,還有點話癆。

要撤了,就正經大方說再見,並留下中老年式真誠祝願。

既親近,又不失分寸。

擔心錄製時間太長粉絲餓了。

真正關心粉絲,感謝他們的支援,而不是用卑微討好的方式。

把控住分寸感,尊重粉絲,也尊重自己。

蟬主認為,這才算得上“寵粉”。

“寵粉”是尊重、理解、回饋,而“媚粉”是縱容,刻意順從。

明星不該被神化:“必須完美無缺,天使神仙”。

也不該被商品化:“必須對粉絲有求必應”。

隔斷粉絲的“妄想”,讓粉絲更加愛自己,才是以身作則履行好一個偶像的職責。

看了太多流量粉絲經濟那套油膩的“媚粉”做派,與粉絲的虛幻的自我感動和群體高潮。

也從側面反襯了王鷗這番話的可貴。

王鷗的話實實在在地打了那些分不清虛幻與現實的低齡化粉絲的臉,也是給他們打了一針“成熟催化劑”。

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喂,別管我了,我也不會迎合你,過好你自己吧。

王鷗的話冷漠卻負責。

明星和粉絲,從來都是兩個圈層的獨立個體,明星該明白這點,粉絲更該懂得。

偶像是閃閃發光的,但那些光應該是指引我們越來越好的動力,而不是推向妄自菲薄的深井。

“追星”其實挺冤的

本不該被汙名化

王鷗懟粉,很剛很殘酷很清醒。

但也側面加深了一個福斯範疇裡的刻板印象——

追星病態現狀。

大多人一提到追星,腦殘粉、無腦狂歡、浪費、亂像等負面詞語很容易被聯結在一起。

追星被汙名化,是切實存在的議題。

追星,本是個中性詞,甚至可以說是個“正能量詞彙”。

古往今來,因為追星而坐擁成功地正面例子比比皆是。

17歲的克林頓追星肯尼迪,20年後,他終走入了白宮,成為他少年時代就夢寐以求的那顆星。

12歲的劉謙從大衛科波菲爾手上接過魔術大賽的冠軍獎盃,追星27年後,劉謙以優秀的華人魔術師的身份,再次站到了大衛身邊。

14歲的張藝興,喜歡林俊杰,為了能追上偶像的腳步,當練習生的那幾年,都在不停歇苦練,終和偶像同臺演唱肩並肩。

莫文蔚6歲就粉上張國榮,於是帶著他的光發奮努力,除了能站在張國榮身邊共同合作,更是成為了自己的莫天后。

不可否認存在病態亂象,但一棍子打死“被汙名”,追星有點冤了。

“追星”其實本可以是一種良性的,健康的,平等的關係。

也很簡單,就是他在發光,你在喜歡,然後你借他的光,照亮自己。

因為欣賞而被吸引,而崇拜,而喜愛。

起點是愛,終點也是愛,付出的是愛, 得到的也是愛。

“追星”本就是這樣一份浪漫奇妙的羈絆,不該被按頭汙名。

關於粉絲與偶像的關係,蟬主聽過最美好的描述是——

就像平凡忙碌的人生落入了一段月光,然後在追隨的途中藉著他的光亮不斷進步和成長,最後成為明月身邊同樣閃閃發亮的小星星。

哪怕相隔萬里,也因為追逐光亮而讓人生路變得越來越好。

也像在盡是黑暗的夜裡跋涉,抬頭可望的明月。

我們從月亮那裡汲取前行的力量,卻不會妄想攬月。

追得太近,反而什麼也看不清了。

而這需要明星和粉絲雙方互相成全和努力。

追星迴歸純粹的熱愛,那種明星與粉絲能真誠交流的氛圍,是很懷念了。

素材來自:創意空間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被“直男”化妝多慘?趙麗穎、李沁不算啥,看到最後:笑出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