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語警匪片大銀幕上,吳宇森、林嶺東、杜琪峰三位導演,憑藉各異的電影風格,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
而吳宇森式的“雙雄對決、暴力槍戰”,林嶺東式的“寫實風格、心理刻畫”,杜琪峰式的“寫意鏡頭、宿命故事”,也成為了八、九十年代警匪港片的一大特色。
1997年的警匪片大銀幕上,吳宇森、林嶺東、杜琪峰三位名導,共同將目光聚焦在了“雙雄警匪片”的創作之上,並進行了一次“才華大比拼”。
這一年,吳、林、杜三位導演,每人打造了一部“雙雄對決式”的警匪片作品,而這3部經典的作品,也造就了3位導演的事業轉折。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吳、林、杜三人在23年前對決“雙雄警匪大銀幕”的這段電影往事。
一、吳宇森的導演事業巔峰——《變臉》
1997年的吳宇森,正值自己導演事業的高峰期。
1994年,吳宇森與張家振在好萊塢成立了製片公司“WCG Entertainment”,並從“二十世紀福斯”手中拿到了5000多萬美金的製作成本,拍攝了電影《斷箭》。
《斷箭》在1996年上映後,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隨後的吳宇森,又從“派拉蒙影業”拿到了8000多萬美金的製作成本,並組織拍攝了《FACE/OFF》,中文譯名《變臉》、《奪面雙雄》。
一個“警察”為了調查一起案件,與一名被捕的“匪徒”進行了“換臉手術”。因為一起意外,知曉“變臉計劃”的“警員”全部被害,面容被調換的“警察”與“匪徒”,無奈之下走上了彼此的人生軌跡。
《變臉》憑藉奇特的電影創意,出色的劇情設計,以及吳宇森標誌性的“槍戰暴力場景”,獲得了諸多影迷的喜愛。
1997年6月,《變臉》率先在北美上映,並拿下了1.12億美金的票房成績。1997年8月,《變臉》在香港上映,之後拿下了3000多萬港幣的成績。最終,《變臉》以2.45億美金的全球票房收畫。
不僅在票房市場之上表現突出,《變臉》在影展獎壇之上,也屢獲殊榮。
第7屆美國MTV電影獎上,《變臉》獲得了2座獎盃、4項提名;第24屆土星獎上,《變臉》拿下2項榮譽、7項提名;第70屆奧斯卡上,《變臉》還入圍了“最佳音效剪輯”的角逐。
《變臉》票房、獎盃的雙豐收,讓吳宇森的好萊塢電影之路,走上了巔峰。憑藉《變臉》,吳宇森獲得了“全美華裔藝術基金會金環獎”,並在好萊塢拿到了“電影最終剪輯權”。
1997年的吳宇森,憑藉“雙雄警匪片”《變臉》,迎來事業轉折,走向新的高峰。而這一年遠在香港的杜琪峰、林嶺東,也因為“雙雄警匪”題材的電影作品,遇到了電影之路上的事業轉折點。
二、林嶺東的逆風翻盤——《高度戒備》
同樣是走向好萊塢的港片名導,1996年的吳宇森,因為《斷箭》在北美影壇備受矚目。而1996年的林嶺東,卻因為《硬闖100%危險》,在北美受挫,無奈折返香港。
不知道是與吳宇森心有靈犀,還是林嶺東有意為之。
返回香港影壇之後的林嶺東,也策劃、拍攝了一部“雙雄對決式”的警匪片作品《高度戒備》。
一起“棄屍案”,讓工程師“麥坤”被抓。在麥坤的家中,“警方”發現了大量“炸藥”、以及自制的“引爆裝置”。探長“包偉雄”多番審訊,但麥坤一直不肯開口。
一起意外事故,導致麥坤被同夥救走。為了查清楚“麥坤一夥”的陰謀,一場警匪對決就此開始,包偉雄與麥坤也展開了心理博弈。
在這部《高度戒備》中,林嶺東導演沒有像傳統警匪港片那樣,著力刻畫“警匪槍戰場景”,反而是通過懸念迭生的警匪智鬥,加重人物內心的刻畫。劉青雲、吳鎮宇“一警一匪”的出色演繹,也為影片增加了不少亮點。
這部《高度戒備》雖然拍攝於1997年,但劇情的設計、人物的刻畫,卻都不遜於2012年的“智鬥警匪片”《寒戰》。
這部《高度戒備》於1997年7月在香港上映,最終影片拿下了14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
雖然票房表現不算突出,但《高度戒備》在影展獎臺上卻備受好評。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該片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的提名。
2000年,《高度戒備》以碟片形式,進入北美電影市場,並獲得了不錯的成績。而林嶺東也憑藉該作在北美打下的基礎,於2001年再度走入好萊塢,並執導、拍攝了科幻懸疑電影《複製殺人魔》。
這部《高度戒備》,也成為了林嶺東逆境翻盤、重回好萊塢的一個事業轉折點。
三、杜琪峰的風格嘗試——《暗花》
1997年的杜琪峰,也組織拍攝了一部“雙雄對決式”的警匪片作品,它就是《暗花》。
1996年,杜琪峰與韋家輝、游乃海等人共同成立了“銀河映像”,並組織拍攝了創業作《十萬火急》。該片在第17屆金像獎上的突出表現,也正式擦亮了“銀河映像”的廠牌。
1997年,杜琪峰開始探索屬於自己的電影風格,並策劃了《兩個只能活一個》、《最後判決》、《非常突然》,以及這部《暗花》。
江湖中傳出訊息,“洪興話事人”崩牙華出五百萬暗花,了結高佬忠的性命。隨後“義英話事人”高佬忠真的神祕失蹤了,崩牙華成為了最大嫌疑人。
然而,崩牙華根本沒有出暗花“買高佬忠的命”,為了查清真相,崩牙華找來了“黑警”阿琛,調查真相。
隨著調查的展開,阿琛發現一切可疑的線索,都指向自己。而殺手耀東的出現,也讓阿琛從“狩獵者”變成了“獵物”。為了“逆天改命”,阿琛與耀東展開了生死博弈。
這部《暗花》的導演工作,最初是交由遊達志擔任,但之後因為拍攝進度緩慢,杜琪峰便接手了該片,遊達志最終也成為了掛名導演。
因為拍攝的延期,這部《暗花》沒能趕在1997年上映,而是在1998年1月1日,走入了香港電影院線,上映後的票房成績也十分不理想,只拿到了950萬港幣。
雖然上映時的票房成績不佳,但幾經反轉的懸疑故事,梁朝偉、劉青雲的出色演繹,極具意境的槍戰場景,卻讓這部《暗花》獲得了不錯的口碑評價。
在這部《暗花》之中,杜琪峰對獨屬於自己的電影風格進行了探索。
對比強烈的打光效果、宿命感十足的劇情故事、極度寫意的槍戰場景,這些濃烈的杜琪峰式電影符號,在《暗花》中開始逐漸形成,並在之後的《槍火》、《暗戰》、《PTU》等作品中頻繁出現。
隨著這部《暗花》的出現,杜琪峰與“銀河映像”的港片時代,也開始緩緩拉開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年的警匪片大銀幕上,憑藉《省港旗兵》、《三狼奇案》等作品名震影壇的麥當雄,也打造了一部經典的雙雄式警匪片作品,它就是《黑金》。
不過,1997年的吳宇森、林嶺東、杜琪峰,憑藉各自的“雙雄警匪片”迎來了事業轉折,走向了新的高峰。而這一年的麥當雄,卻因為《黑金》走向了導演生涯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