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封神:第一部》新版預告片終於在春節跟觀眾見面,此次曝光的雷震子、墨麒麟、龍鬚虎、九尾白狐、饕餮,是影片對中國傳統文化關於“神話想象”的呈現,也是《封神三部曲》全流程影片技術管理、剪輯工程、預覽製作、視效製作公司——“魅思映像”自2017年進組以來,連續工作5年多的第一份答卷。這些生動的數字角色、數字生物背後,隱藏著怎樣的視效製作挑戰?“末那眾合”的概念藝術家們設計完成雷震子、墨麒麟、龍鬚虎、九尾白狐、饕餮的造型設計後,“魅思映像” 是如何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真實地“活起來”的?今天,“魅思映像”將為大家揭曉答案。

雷震子

//數字角色

//視效難點:造型複雜、神態擬人的巨型生物

(《封神三部曲》雷震子)

(《封神三部曲》雷震子飛翔動態)

數字角色是視效製作當中的頂級難度,最大的挑戰在於讓觀眾相信角色具有人類的情感,一舉一動都能牽動觀眾的情緒。在《封神演義》故事中,雷震子拜師學藝,吞下兩顆仙杏之後,肋下長出了翅膀,尖嘴猴腮,一身青靛。 如何讓神話中的雷震子保留中國古典美學的味道、又能讓觀眾相信他的真實性,就成為雷震子造型設定的難點。為此,早在2018年,烏爾善導演就與“魅思映像”的視效團隊前往洛杉磯,與世界頂級動作捕捉表演大師安迪·瑟金斯(《指環王》咕嚕姆、《猩球崛起》凱撒的扮演者)共同合作進行測試拍攝。在2017年拿到“末那眾合”的概念設計後,立即開始研發雷震子的造型和運動方式,共製作了619張材質貼圖/紋理對映,1億5千萬個用於建模的多邊形(數字建模的基本單位),71塊面部和身體的骨骼模型,184塊軟組織模型,70條筋腱,10條動態模擬血液流動的血管,以及動態模擬的肌肉系統和褶皺的面板。

(《封神三部曲》雷震子面部表情捕捉及面部建模分層)

雷震子作為西伯侯姬昌的兒子和周朝陣營的戰將,雖然外形乖張兇猛,卻有著和普通人類一樣細膩的情感。 因此,需要同時捕捉演員的肢體動作和表情表演,以及記錄拍攝大量的演員面部表情素材。 隨後,再將飾演雷震子的演員進行全身掃描,製作數字替身,透過與演員身上的追蹤器,便可以將演員的動作生成動畫套用到他的數字替身上,再將數字替身與數字雷震子關聯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雷震子的面部結構和人完全不同,需要將捕捉到的演員表情調整匹配到適用於雷震子的面部結構。 比如說,雷震子的嘴和眉毛結構與人是完全不同的,需要將演員的數字替身面部扭曲到貼合雷震子的位置,才能生成符合情緒的面部表情。 最終,預告片中呈現給觀眾的,就是動態捕捉與細緻的關鍵幀動畫相結合的效果。

有了數字技術的支援,《封神三部曲》的雷震子還需要優秀的演員表演,去賦予角色生動的靈魂。演員要具備空前的信念感和想象力,去建構自己的角色性格特徵,以及和其他真人演員的對手戲時的互動反應。為此,封神劇組邀請到優秀青年演員韓鵬翼(代表作《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兩隻狗的生活意見》《唐吉坷德》),將其在話劇舞臺上詼諧的戲劇表演、癲狂的肢體動作、乖張的角色表達,加入到雷震子動作捕捉的表演當中,啟用數字角色的情感基因。

墨麒麟

//數字生物

//視效難點:造型複雜、具象神話生物動態

(《封神三部曲》墨麒麟)

(“末那眾合”為《封神三部曲》製作的墨麒麟概念雕塑)

墨麒麟出自《封神演義》,原著中並沒有詳述它的外貌。《封神三部曲》中對墨麒麟設計為獨角龍首牛蹄,作為一匹坐騎出現在影片中。如何讓它的形態動作自然合理、真實可信且帶有自身性格的特點,是製作的重點和難點。“魅思映像”首先仔細觀察研究了“末那眾合”的概念設計團隊繪製的概念設計圖,並對概念設計雕塑進行了掃描,發現墨麒麟的腹部比馬更結實更龐大,四蹄比牛的線條更流暢。

為了讓墨麒麟鮮活地動起來,“魅思映像”從現實世界中搜集了多種動物的動態作為參考:整體的運動狀態,參考體型碩大的比利時重型馬;為了表現墨麒麟極具侵略性且焦躁不安的性格特徵,參考了公牛和野牛的許多行為動作。此外,“魅思映像”在製作過程中持續研究各類生物動態參考,不斷完善墨麒麟動態細節:腿部骨骼的長度和關節的位置對墨麒麟運動的影響,騎乘位置和鞍具對動態的影響。在測試了多種動態和場景後,最終呈現出步態動作真實可信、有據可循、脾氣暴躁的墨麒麟。

(墨麒麟動態與參考馬動態對比)

(墨麒麟奔跑動態動畫)

(墨麒麟鏡頭前期預覽、後期預覽、及最終鏡頭效果)

龍鬚虎

//數字生物

//視效難點:面板材質、生物動態

(《封神三部曲》龍鬚虎)

《封神三部曲》中龍鬚虎靈感取自唐代盤龍造型,線條流暢,姿態動感威嚴。

(左:“末那眾合”為《封神三部曲》製作的龍鬚虎概念雕塑;右:唐鎏金鐵芯銅龍)

龍鬚虎這個數字生物,全身上下每一個細節都可以在動物界中找到真實的對應。為了找到最符合龍鬚虎美學設定氣質的表皮龍鱗,僅搜尋並確認材質這一項工作便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從帶魚到巨蜥,再到最終選定的金龍魚鱗片,整個過程中被淘汰的生物佔據了海洋+兩棲動物界的半壁江山。

龍鬚虎全身的鱗片超過2000片,在飛翔奔騰的過程中會根據環境光線的反射和折射,呈現出金、青、粉等顏色變化。預告片中龍鬚虎出現的鏡頭只有0.8秒,卻耗費了概念設計團隊“末那眾合”和視效團隊“魅思映像”長達4年的時間研究並最終完成。

(龍鬚虎各個部位的鱗片材質參考解析)

(龍鬚虎各個部位的鱗片材質參考解析)

九尾白狐

//數字角色

//視效難點:魂魄形態、四階進化

(《封神三部曲》九尾白狐)

《 封神演義》當中對九尾狐的描述是:“悲風影裡露雙睛,一似金燈在慘霧之中;黑氣叢中探四爪,渾如鋼鉤出紫霞之外;尾擺頭搖如狴犴;猙獰雄猛似狻猊。” 影片中,九尾白狐不僅沿用了原著的形象——閃亮的雙眼、尖利的四爪、頭尾靈活好動、兇狠危險,並將其設定為魂魄形態。

為了實現這一創想,“魅思映像”首先處理的是九尾白狐的整體形態:將九尾白狐的皮毛從概念雕塑轉化成符合概設圖中縹緲氣態的數字版本。然後,分析構成九尾白狐的各部分的特質:魂魄形態是透明的,能看到骨骼和肌肉嗎?作為一個魂魄,它跑動時自身的重量感和重力對它的影響和自然界中的狐狸是一樣的嗎?魂魄也是一種能量形態,它的尾巴會有能量拖尾嗎,會與周圍的環境產生互動嗎?隨著故事發展,九尾白狐共有從透明變實的四個階段。以上每一個問題,都需要針對四個階段的不同透明度分別作答。“魅思映像”的視效團隊為此進行了大量的流體與粒子解算等測試,逐步確定了九尾白狐的外觀的各種細節。

(“天何言工作室”為《封神三部曲》繪製的九尾白狐四階段概念設計圖)

(“末那眾合”為《封神三部曲》製作的九尾白狐四階段概念雕塑)

(“魅思映像”為《封神三部曲》製作的九尾白狐四階段數字版本)

在外觀的基礎上,九尾白狐作為一個數字角色是需要表演的。它是一個性格複雜的生物角色,它既風情萬種又狠毒兇猛。九尾白狐的舉動對於封神故事的推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何製作出這些帶有人類情感的動作又不讓動畫看起來卡通,是視效工作的另一個重點。最終,我們透過結合演員表演、野生動物紀錄片和相關動畫電影參考,研究出了九尾白狐可以在各個場景中使用的肢體語言與面部表演。

饕餮

//數字生物

//視效難點:複雜的內外構造、雕塑跑動形態

(《封神三部曲》饕餮)

(《封神三部曲》饕餮)

饕餮,源自《山海經》中的神獸,傳說它十分貪食,以至於吃掉了自己的身體而有頭無身。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面,經常紋著它的獸面紋,繁雜而又威嚴。 “末那眾合”為《封神三部曲》製作的數字生物饕餮概念設計, 參考商代各種青銅器,使用商代各種動物紋樣進行拼貼設計,整體造型來自於鼎、鬲、甗、瓿、簋、爵、觚、斝、罍等典型青銅器組合而成,顏色設計以商代普遍使用的白堊土質感為主,加以描金和鑲嵌青金石,綠松石為主要色調質感,極大程度的保留了商代的造型特點 。

(西周早期 青銅饕餮紋方座簋)

(饕餮紋/獸面紋的基本結構)

(“末那眾合”為《封神三部曲》製作的饕餮概念雕塑)

饕餮從概念設計階段就明確了數字生物的結構,影片中,饕餮本身是一座巨大的泥塑,在法術的控制下做出走、奔、跳等動作。“魅思映像”嚴格遵從了中國傳統泥塑造像的製作工藝,由內而外按照木頭、繩索、稻草、泥和黏土的不同層次,給饕餮建立起一層層數字化的骨骼、筋脈、肌肉和面板。

(“魅思映像”為《封神三部曲》製作的饕餮木結構透檢視)

因此,在創造饕餮這個數字生物時,對視效製作技術挑戰最大的就是研究木結構生物的運動狀態。隨著影片情節的推進,饕餮會因環境及碰撞產生合理的破損,裸露出內部結構。而饕餮運動狀態下內部結構的暴露過程,也是經過“魅思映像”分析研究大量歷史資料,明確饕餮木結構可活動部分(四肢及關節)後,做出的符合生物學邏輯的創作。

(“魅思映像”為《封神三部曲》製作的饕餮各階段破損解析)

此外,為了讓饕餮具備符合故事環境的物理特性,“魅思映像”還藉助動態預覽,在開拍前精準預判了後期製作所需的空間和相對比例,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現場盲目預判失誤導致後期製作困難的問題。

(饕餮 鏡頭前期預覽 、人物實拍藍幕素材、及最終鏡頭效果)

7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王大陸一個擁抱引熱議,與異性相處什麼是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