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電影《投名狀》可以說是導演陳可辛最成功的“動作”作品,故事選材於晚晴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講述結義三兄弟在亂世之中的為人處世之道,電影以非常真實的視角給了觀眾難言的深思,時至今日,甚至有影迷稱《投名狀》可以媲美《血戰鋼鋸嶺》。
電影主演是“功夫皇帝”李連杰,配角為劉德華和金城武,也許大家都聽說過“李連杰只看了三分鐘劇本便同意出演、而陳可辛請金城武卻花了三個月”的故事,但當時劉德華加盟《投名狀》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首先說一下當時的大環境,了解香港電影的網友應該知道,自90年代後期開始,曾經睥睨整個東南亞的香港電影不再輝煌,甚至漸漸走入沒落,直到2002年《無間道》的橫空出世,才挽回了些許頹勢,但是《無間道》後,香港電影還是後繼乏力。
這種境況引起了劉德華的高度關注,於是他進行了一些“拯救”的嘗試,比如廣為人知的2005年開始的“亞洲新星導”計劃,專門扶持當時的一些年輕導演,以期電影江山後繼有人,這個計劃非常的成功,現在有許多火熱的導演和演員都曾得益於這個計劃,其中之一便是導演甯浩,他當年加入計劃並拿到劉德華的投資、拍了《瘋狂的石頭》,成就了今天的徐崢和黃渤。
而鮮為人知的是,除了做出一些大環境的努力嘗試之外,劉德華更親身表率,他公開承諾,為了支援港片,他那些年拍戲只收400萬的基本勞務費,想想2002年《無間道》的大火,劉德華的身價水漲船高,片酬早就過千萬,只收400萬確實連片酬都算不上。
加上當時李連杰在好萊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願意接受陳可辛的邀請回歸香港影壇,這對於香港電影來說絕對是個令人振奮的好訊息,都希望李連杰把他超高的人氣和國際的聲望帶回香港,狠狠改變掉香港電影市場的低迷。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當接到陳可辛的邀約時,劉德華義不容辭的答應出演,不僅低片酬,還是配角<不知已經有多少年再也沒人能叫劉德華演過配角的了(他的“乾媽”葉德嫻例外)>,這種情操在慾望橫流、非常現實的娛樂圈確實少見。
《投名狀》還有一個有趣的花絮,當時的陳可辛是不會拍動作戲的,剛開始拍得非常失敗,後來超級“內行人”李連杰主動出手協調,加上劉德華和金城武的無私配合,才造就了《投名狀》的經典。
《投名狀》讓“功夫皇帝”李連杰破天荒的出演“文藝片”卻獲得了金像獎影帝,劉德華提名最佳男配角,但最終沒有當選,但他那些年為了香港電影而做出的種種舉動,卻都是有目共睹的努力,也感動了整個香港。
可見,屹立至今的劉德華,他的品德並不是傳說,是在眾人的目光下矗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