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可能對票房過10億的電影心裡評價都不高,但是他們為什麼能成功呢?

1、集中放假讓電影市場空前巨大

電影市場,說白了就是人們觀看電影的慾望,這跟經濟發展有直接關係。

其實人們對看電影的慾望一直非常強烈,我小時候,村裡放電影,大家都早早吃飯,搬凳子佔位置,父母們儘管勞累了一天,也能在大街上站著看幾個小時。有的甚至從十幾裡外的村莊過來看。即便是播放了幾十遍的老片子,也能看的精精有味,笑聲此起彼伏。

後來有了家庭影院,街頭放電影逐漸消失了,雖然看電影方便了,但是沒有了集體看電影的氛圍引發的巨大歡樂潮。

再後來人們慢慢走進影院,去感受集體觀影的氛圍,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模式。

但是十年前,我們的生活水平還不高,大多數人覺得去影院看電影太浪費錢,所以不急著看,或者看搶先版,或者等幾個月後再看。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也不在乎那幾十塊錢了,進入影院的人越來越多。

尤其是實行集中放假,促使了集中觀看的可能。平時大家工作都很忙,沒有時間陪家人,好不容易等到假期,會產生報復性消費心理

尤其是過年,這是中國人最看重的節日,所以這幾天影院爆滿不足為奇。這也為個別影片產生天價票房提供很好的基礎條件。

2、電影人的成長不是一夜暴富。

今年的賈玲、陳思誠,還有之前的吳京,徐崢,他們可不是一夜成為過10億票房名道的。

賈玲,大家都很熟悉,從說相聲開始,到歡樂喜劇人,到今天《你好,李煥英》的成功,奮鬥了十幾年。有人要說了有很多喜劇人也奮鬥了很多年,怎麼沒有爆發式成功呢?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比如汪峰的歌,自己唱沒紅,旭日陽剛唱火了,比如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當年沒看懂,後來才發現是經典。

《你好,李煥英》的天時:今年沒有多少值得期待的影片,以前的名導如馮小剛,沒有作品。有種山上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感覺。

地利:由於疫情的影響,去年的賀歲片不能在影院公映,甚至2020年一年影院都受疫情的影響而慘淡,而現在疫情基本被控制住,人們可以進影院觀看,憋了一年,也有種報復式消費的心理。

人和:賈玲,大家都很喜歡,這麼多年的努力,給觀眾呈現出很多好作品,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尤其是《你好,李煥英》小品的演出得到了極高的評價,很多網友表示看一次哭一次,且哭的稀里嘩啦。有這個小品做鋪墊,所以人氣極高。

徐崢是第一個讓國產電影票房過10億的導演,其實他為《泰囧》的成功做了很多鋪墊。之前徐崢一直是演技派喜劇演員,給大家呈現了很多好的作品,尤其是《人在囧途》,實在是太搞笑了,以至於讓很多人看得意猶未盡。所以產生了強烈的期待,期待他能再出一部好作品,結果沒有領大家失望,《泰囧》的橫空出世,依靠口碑票房一路飄紅。

以上只舉兩個人,其他人也是一樣的。

3、電影的主題切合時代主題,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

生活不好的時候,喜歡看苦情戲。因為從苦情戲中找到比自己還慘的物件,也許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也沒那麼慘了,達到心理平衡,或者說心裡安慰的作用。

生活好的時候,喜歡看喜劇。本來生活挺好的,我們只想從喜劇中找到更多的快樂。誰願意看苦情戲,攪了大家的興致,尤其是過年期間。

《你好,李煥英》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搞笑,一個是親情,搞笑切合了春節氣氛,親情是永恆主題,尤其是子女生活條件好了,孝順父母的願望十分迫切。

《戰狼2》的主題是愛國,正好那年是建軍90週年,狂熱的愛國主義情懷把戰狼2推向中國電影票房頂峰。

符合時代主題的電影才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

4、電影人要找準的目標人群

為什麼文藝片票房都不是很高呢,文藝片一般都代表了導演的情懷,但是導演是50後或60後,而現在觀影大軍是80後和90後,他們理解不了導演那個時代的情懷。

十幾年前,觀影主力是80後,因此,關於80後成長的電影或電視都十分火,比如《奮鬥》、《蝸居》、《媳婦的美好時代》、《咱們結婚吧》、《北京青年》等等。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影視主題能反應當代人的喜怒哀樂,才能引起觀影主力軍的共鳴。

5、建議電影主題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不一定代表大多數,建議如下:

1、普通工廠內的喜怒哀樂

有錢人畢竟是少數,普通百姓還是大多數,找一個具體的工作場所,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拍出來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2、當代創業者的奮鬥史

從白手起家,窮到食不果腹,睡大街,經過個人的奮鬥終於成功。

儘管這個很老套,但是取材於現代人的真人真事,也能引起共鳴。這個套路,周星馳最喜歡用,屢試不爽。

表現手法多樣化

比如表達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可以讓他突然有一天有了超能力,比如隱身,讓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透過超能力看到上層人士真實情況等等。

就說到這吧。

5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51歲韓國女星李素拉,身材如少女,大方分享自制減脂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