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7日,熱搜上出現了一條奇怪的微博:
“如果能夠穿越時空,見到還沒有生你的媽媽,你會對她說什麼?”
“希望你能擁有更好的人生,我不介意我不存在。”
“別跟我爸在一起,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別為了生我,放棄燦爛的人生。”
“去上大學吧”、“去深造”、“去參加音樂比賽”、“去你喜歡的城市生活吧”……
看得人鼻子一酸。
很難想象還有多少人,對媽媽抱著同樣隱秘的心情:
“如果我媽當年不是生了我,應該會比現在過得幸福吧。”
電影《你好,李煥英》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1.請回答1981
《李煥英》上映前,我其實並不看好。
國產+喜劇+催淚,怎麼看都像爛片的節奏。
最後走進電影院,主要是因為要寫稿(不是)馬東在奇葩說講的一句話:
“我去賈玲的工作室裡看了樣片,哭得像鬼一樣。”
事實證明,《李煥英》狠狠打了我的臉:
豆瓣開分就高達8.1,一週過去,評分依然穩居8.2,其中32萬人給出四、五星好評。
“人生第一次在電影院哭成傻逼。”
“這次感受註定是感性壓倒理性的。”
“真誠打動內心,沒法兒客觀評價。”
所以《你好,李煥英》到底好在哪裡?
它講的故事其實很簡單,甚至有點老掉牙。(以下內容包含嚴重劇透,請謹慎觀看)
熊孩子賈曉玲從小就沒給媽媽省過心。別人家的女兒在國外讀大學、當導演、月薪八萬。
而她只能拿著造假的大學通知書,還在升學宴上當場露餡。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媽媽生命垂危。趴在病床前,賈曉玲失聲痛哭:
“我當你一回女兒,連讓你高興一次都沒做過。”
處於崩潰狀態下的賈曉玲,竟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並和年輕時的李煥英相遇,成了好姐妹。
這意味著:她有了一次機會,讓媽媽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她幫李煥英搶電視機,成為廠裡第一個擁有電視機的人;
幫李煥英組織排球賽,打倒處處和她爭的“敵人”王琴;
幫廠長兒子去追李煥英,為的是讓她能嫁得更好一些,以後日子更鬆快點,哪怕代價是自己將不存在。
但說到底,這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看起來更像是為了製造喜劇笑點。
有些情節甚至“破綻百出”。
比如在小酒館裡的一場戲,賈曉玲說,我未來的女兒,我要她去國外讀大學、當導演、月薪八萬!
李煥英卻說:“你的想法很危險啊。我未來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了。”
還有一段戲,李煥英告訴賈曉玲,其實自己已經和賈文田秘密交往了3年,剛領了結婚證。
賈曉玲激動地要把結婚證撕碎,李煥英卻來了一句,“我覺得我這一生就很幸福,你怎麼就不信呢?”
幾句話聽起來,都有一股子雞湯味。
然而,電影最後十分鐘,劇情卻突然大反轉,迎來真正高能時刻。
賈曉玲覺得自己能為李煥英做的都做了,正準備離開。卻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褲子的破洞,被縫成了一隻法鬥犬。
一瞬間,賈曉玲像被電擊了一下:
不對啊!媽媽明明是在成為媽媽後,為了給自己補破褲子,才學會的縫動物圖案啊!而1981年的李煥英,她還不會縫針線啊!
她開始不管不顧地爆哭,邊哭邊跑,跑去找媽媽。
悲傷得就像變成了一個孩童。
這一段簡直是催淚彈,看得我也忍不住跟著淚崩。
原來,現在的李煥英,就是自己的媽媽。
原來當你以為自己穿越時空,可以改變媽媽命運時。媽媽也跟著一起穿越回去,在守護著你。
韓劇《請回答1988》裡說,“因為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在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媽媽一直在愛著你:
她看到你從天而降時,會本能地伸手去接,大喊一聲“我寶”。
她在觀眾席被二人轉的小把戲逗得大笑時,不是因為別人,而是因為表演者是你。
聽到你喝醉後嘟囔著“來世換我當媽媽”,她笑了笑說,“還是我當媽媽。”
對你來說,如果能穿越時空,你希望媽媽活得更好,哪怕自己不存在;
但原來對媽媽來說,如果能重新選擇,媽媽還是會過一樣的人生。
因為這樣,她才能是你的媽媽,你才能是她的小孩。
2.愛的四個象限
所以,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被這部片子打動?
這其中,當然離不開賈玲的真誠。
《你好,李煥英》本就改編自賈玲的真實故事。
賈玲19歲時考上中戲,靠打工賺的錢給媽媽買了一件綠皮衣。
因為尺寸太小,媽媽又寄給她拿去換。結果新衣服還沒寄回去,賈玲就收到了媽媽意外離世的訊息。
為了給孩子賺學費,李煥英幫人去運稻草,結果從堆滿草的車上不小心摔了下來,小腦著地,人沒了。
那一年,賈玲19歲,李煥英48歲。
之後的人生,縱使有再多掌聲,賈玲覺得總有遺憾。
在一次原版小品的表演中,賈玲說:
“媽,我給你買了冰箱,雙開門的,咱家有錢了。”
“媽,那件皮大衣我也幫你換好了,你穿應該很好看。”
“媽,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
“媽,我好想你。”
賈玲不是因為想當導演,才拍的《你好,李煥英》。而是想把媽媽的故事拍出來,才成為了一名導演。
據工作人員稱,電影拍攝期間,賈玲在醫院的一場戲就拍了20多條,因為她看到醫院就忍不住哭,哭到眼睛都腫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全人類共通的情感。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給媽媽的情書,也是她給自己的交代。
用賈玲的話說,這一次,她把自己的心掏了出來給我們看。
但除此之外,在我看來,這部片子能帶來這種純粹的感動,很大程度上也和它將母女關係呈現得非常純粹有關。
電影裡,李煥英的形象是那樣溫柔、包容,甚至於完美。
有一場戲是電影前半場,賈曉玲在升學宴上辦假證露陷。
但李煥英並沒有責怪她,回家的路上還像往常一樣騎著腳踏車,載著她,有說有笑。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就跟朋友開玩笑說,這一段要擱我身上,估計我媽早把我吊起來打了,還認不認我這閨女都不好說!
李煥英對賈曉玲,更像是電影麥兜裡,麥兜媽媽式的愛:
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也會信你。全世界的人不愛你,我也會愛你。我愛你愛到心肝裡,我信你信到腳趾頭。
那是一種無條件的愛。
試問有幾個人能不被它打動呢?
《李煥英》為我們創造了一次極致的情感體驗,它完全值得8.2分。
可是啊,不是所有媽媽,都像李煥英那樣完美。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我發現不少人看完電影后,會拿去年徐崢拍的那部《囧媽》出來對(鞭)比(屍)。
的確,同為春節檔,同樣是親情主題,這兩部看起來很值得一比。
但其實,兩者的情況很不一樣。
和李煥英恰好相反,《囧媽》裡的媽媽,幾乎完全是負面形象:
過度關愛、碎碎念、控制慾極強……
然而你不得不承認,現實中的很多媽媽,都有這些共性。
在《囧媽》裡,徐崢和媽媽的關係,還有太多難題亟需解決。
而賈曉玲跟媽媽之間,完全不存在這層矛盾。
化用羅伯特·戴博德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裡的理論,一個孩子對媽媽的情感,可以分為四個象限:
1.都是媽媽不好
2.都是我不好
3.媽媽不好,我也不好
4.媽媽很好,我也很好
《囧媽》是一部關於“如何和媽媽和解”的電影;而李煥英則是關於“如何跟自己和解”。
它們本就是兩個象限的故事。
所以公平地說,《囧媽》的劇本設定,就決定了它要完成“反轉”的難度會更高。
但很遺憾,它處理的方式是最後草草弄了一隻熊、一個熱氣球、一屋子觀眾,然後來了個愛的擁抱,母子之間突然就完成了和解。
這才是它最糟糕的地方。
用心理諮詢師李松蔚的話說,“這是一種傲慢的體諒”。
這只是一種和顏悅色的說話,自作聰明的話術,故作大度的擁抱。
但其實,子女認定了,老年人就是這樣固執、愚昧、不可理喻的人種,所以只好居高臨下地遷就他們。
卻並沒有把媽媽當成一個正常人,去敘述她們的人生故事,理解她們都經歷了什麼。
而《你好,李煥英》恰恰勝在,女兒對母親抱有好奇:真正的好奇。
就像電影開場,賈玲的那句旁白:
“不知道你們記不記得自己媽媽年輕時的樣子,反正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在賈玲的電影裡,1981年的李煥英是一個真實鮮活的人:
她青春、漂亮、溫柔,同時又有一股不服輸的勁;
她愛穿裙子,愛打排球,外號“小鐵榔頭”;
她也有她的一幫“狐朋狗友”,會互相調侃,就像我們一樣。
而在原版小品中,賈玲更是不僅想象了李煥英年輕時的樣子,甚至還有她老了以後的樣子。
就像這部電影片名的由來。
有人問賈玲,電影的英文名字叫《HI,MOM》,為什麼中文名用的是媽媽的大名:《你好,李煥英》?
賈玲的回答是,因為在她看來,“媽媽不僅是我的媽媽,也是她自己。”
這世上的媽媽有千百種,母子關係也各有各的不同。
但只有真真正正的共情,而不是高姿態的同情或煽情,才有理解彼此的可能。
還媽媽青春和名字,《你好,李煥英》不僅是一個女兒對媽媽的愛,更是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的“看見”。
3. “那一年,你在做什麼”
美國作家貝蒂·利夫頓曾引用心理學理論指出:
我們都會把自己的母親劃分成好壞兩種人格。
所以某種程度上,每個人其實都有兩個母親。
但心理學要做的功課,就是讓孩子能夠認識到:這兩個母親其實是同一個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你好,李煥英》另一個讓我淚目的地方,在於賈曉玲得知真相後,哭著跑回去時:
她在跑,同時周圍的顏色也在一點點變成黑白。
她這是在夢裡賽跑,跟現實裡媽媽那所剩不多的時間。
然而夢到底還是醒了,母親的心電圖停止時,窗外有一片葉子輕輕飄落。
龍應臺在《目送》裡寫,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一場目送。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尋找有時,放手有時。
生命就像一片樹葉,只要父母還在,總還是好的。
但有些人生命中的那片葉子,已經落了。
李煥英2001年離開賈玲,到今年剛好20年。
這部用她名字命名的電影,已經憑藉過硬的口碑,上了十幾個熱搜。
截至2月16日,票房突破20億。同時,賈玲也一躍成為中國票房最高女導演。
但如果可以許一個願望,我想賈玲會寧願用現在所有榮光,換和媽媽永不分開。
<劇裡的媽媽,終於穿上了那件綠皮衣>
感謝《你好,李煥英》,讓我們在電影院裡痛哭過後,內心也變得柔軟了一些,這是電影的魔力。
但對於觀眾來說,走出電影院後,如何更好地珍惜和媽媽的日子,卻不容易。
記得李松蔚曾分享過一個教人聊天的萬能句式,來自作家林特特:
這個句式叫做:“那一年,你在哪裡?在做什麼?”
那一年是一個具體的年份,是和對方人生經歷相關的,比較重要的年份。也就是問某個歷史背景下對方的個人經歷。
如:1949年您在哪裡,在做什麼?
據說用這句話,不僅能和自己的媽媽,甚至能和自己80多歲的奶奶聊得不亦樂乎。
我建議所有想更好地認識自己父母長輩的人,都可以嘗試一下。
實在不會聊天也沒關係。
趁假期還沒有結束,好好坐下來,吃一頓媽媽做的飯。
《麥兜響噹噹》裡,麥兜媽媽有一句臺詞:
“媽媽在外面其實也不是一頭成功的母豬,我每天四處奔波從早到晚,回到家最開心最開心的就是能做一頓好吃的,看著你吃的樣子。這個是我能夠給你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幸福。所以如果你以後再也不吃媽媽的雞,媽媽再也見不到你吃雞的樣子,那媽媽的一切就沒有了。”
以前我總愛跟媽媽說教,“你不要總為我付出,你要學會為自己而活。”
但也許對她們來說,能看到我們吃著她做的飯,就是最切實的幸福。
主筆 | 林尉 編輯 | 燕妮 黑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