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小五人牛年小聚,後一行觀影《你好,李煥英》。平日匆匆忙忙很少有時間想起來看電影。記得上一部還是那個《超級玩家》。故事根據賈玲她母親一些親身經歷改編,無論是劇中,還是現實,她只是想用另一種方式去彌補。當初沒有活成別人家的孩子,沒有讓母親因為自己而在親朋好友面前風光過,哪怕一次也沒有。整部劇在節奏把握很好。沒有尷尬油膩感,笑得開心(尤其是班長),哭得真實。從前半部分搞笑幽默,到結尾反轉,溫情處處在影片中呈現,卻沒有刻意煽情。透過一件件年輕“李煥英”故事,看到“母親”不容易。現實中忽略的很多事,都在觀影中得到更深感觸。我們幾個都是80年前後出生,穿越背景並不陌生。因為家父以前在縣電影院工作,所以那個電影票分單雙號的橋段尤為真實。影片結束時的兜底是整部電影的亮點,李煥英早就知道那個穿越過去的玲是自己的女兒,我以為我在為你圓夢,其實是你陪著我做了一場好夢。故事簡單,但不單薄,卻又耐人尋味。整部電影提出了生活中常見的心理預期。生病的時候就會盼望沒病多好,沒病的時候就會盼著成龍成鳳,滿腹經綸的時候又會盼著快快樂畢竟“望子成龍”和“健健康康快快樂樂”並不衝突,最好的結局就是“既成龍成鳳又健康快樂”。可是生活並不會按著預期的去發展,帶著遺憾才是生活本身。賈玲在穿越中無限滿足了媽媽,可是媽媽會覺得賈玲有出息才是自己最大的快樂。所以會說出那麼多的超級有壓力的語言,一方面希望孩子有出息、能給自己長臉,另一方面“痛並快樂著”,甘之若飴地享受著孩子這個“甜蜜的負擔”。而孩子每天就是這種甜蜜的壓力下成長,最終會長出焦慮。孩子的培養是一個坐等花開的過程,不要有什麼太多奇奇怪怪的期望。因為在我看來,愛是潤物之聲,並非種瓜的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