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春節檔電影真的太火爆了!
雖然每張票都被賣貴了10-20塊錢,依然擋不住大家逛進電影院的熱情。
截至2月17日,春節檔總票房已經超過75億元。
那麼多部電影裡面,普遍認為最好看的,是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
情節沒有硬傷,感情真摯自然,最後的結局反轉讓人意外。
反正,該笑的時候都全場笑開了,該哭的時候大家都在抹眼淚。
一句話,好看!
關於這部電影的影評,不少電影號已經寫了很多篇,我就不再贅述了。
但是,這部電影背後的故事,還是值得說一說。
為今日的奇蹟,她已經掙扎了10年
《你好,李煥英》為什麼好看?
我覺得很關鍵一點,那就是真實自然。
其實電影版《你好,李煥英》的劇情,來自於2016年賈玲的同名小品。
當年那出小品就讓觀眾看得又哭又笑,被稱為賈玲的“封神之作”。
也就是說,電影版《你好,李煥英》的劇本,從4年前就開始成形了。
能堅持長時間打磨出來的作品,不會差到哪裡去。
賈玲自己也說過,她不是為了當導演才去拍電影,而是為了拍李煥英才去當導演。
這部電影,傾注了賈玲對自己母親的全部思念,就像她自己說的,“我把自己的心掏出來給你們看”。
回看賈玲的成名之路,有一個關鍵詞就是:堅持。
賈玲出身於中戲的喜劇專業,對於一個年輕女孩來說,要說相聲,要在女性演員稀少的喜劇界立足,真心不容易。
畢業之後,班裡的大部分同學都選擇另謀出路,賈玲幾經掙扎,還是選擇留在了北京。
但是,要想在臥虎藏龍的北京紮根,要吃的苦太多了。
沒有收入,當時的賈玲只能搬到不足10平米的地下室,甚至還因為沒錢交房租,被房東趕了出來。
最窮的時候,她只能賣掉身上最值錢的隨身聽,換了20塊錢,靠著吃饅頭鹹菜過了一週。
那段時間,她只能靠著恩師馮鞏帶著接些演出,勉強維持生活。
北漂第六年,賈玲的姐姐也看不下去了,勸她回家發展,甚至幫她找好了工作。
賈玲央求姐姐再給自己一年時間,可是這一拼,又是三年。
直到2010年,賈玲和搭檔白凱南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一段相聲表演讓全國觀眾記住了她,也讓28歲的賈玲在喜劇這條路上熬出頭了。
我們總是會聽到,堅持就是勝利。
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堅持下去,意味著你要忍受孤獨,願意放棄舒適的休息時間,專心打磨業務能力。
並且,數年如一日地保持這種專注的狀態。
說真的,有點反人性。
但是,難走的路往往很黑,但是可以走得很遠。因為,旁邊的競爭者早就走散了。
真正值錢的資源,是稀缺資源
除了堅持下去的韌性,我覺得,賈玲的成功,也得益於她獨特而稀缺的個人形象。
在娛樂圈裡,年輕、漂亮、身材好的女演員,數不勝數。
可是,像賈玲這樣體型的,還真的是稀缺。
我看到一個新聞,賈玲在採訪的時候立了一個flag,就是電影《你好,李煥英》如果票房超過30億,她就瘦成一道閃電。
說說就好了吧,賈玲要是真的瘦下來了,就“泯然眾人矣”。
只有讓個人品牌成為稀缺性的資源,才能獲取最大的價值。
我要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家鄉發展?
我要留在體制內,還是跳出去闖一闖?
我要做大公司裡面的螺絲釘,還是去小公司周身刀一下?
我都會告訴他們,在這個市場上有一個“10倍理論”。
就是,你到底選擇哪一邊,就看哪一邊能給你10倍的回報。能夠放大收益的資源才叫稀缺資源,能夠複製10倍的能力才是長板能力。
千萬不要鑽牛角尖,讓自己變得最不可或缺,才是最有話語權的那一個。
善用資本實現夢想,賈玲做到了
賈玲還有一點也讓我非常欣賞。
那就是她成名之後,不僅繼續兢兢業業工作,還善於用資本來撬動自己的夢想。
2016年,賈玲和上市公司北京文化共同投資成立了北京大碗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從公司資料可以看出,賈玲是佔了65%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把自己變成資本,才可以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讓才華變成可以複製賺錢的生意,才能撬動更多的財富。
只能說,這一招在電影界玩很多,賈玲算是玩得特別認真。
至少,《你好,李煥英》是足夠有誠意的。票房已經突破25億了,而且後勁十足,春節期間從前期無聲無息,到排片一舉超過另一部大熱電影《唐人街探案3》。
雖然很多人認為北京文化本質上在復刻華誼兄弟的套路,搞明星公司,做資本收購,拿股民的錢來給明星講故事。
但本質上,能不能長久放大明星的價值,也要看明星本身作品夠不夠硬核。
《唐探3》依然是十足的商業片,也不算爛到家,做足了天上地下的宣傳功夫,但始終為口碑所毀,豆瓣評分只有可憐的5.7。
《你好,李煥英》呢?用小成本製作斬獲豆瓣評分8.2,大部分人笑得出來,哭得盡興。
賈玲這次的大碗娛樂,是電影的投資方之一,大概可拿到10億左右的分賬,而股東賈玲最起碼能拿十分之一。
僅此一部電影,賈玲就已經成為身價上億的富婆了。
看起來,似乎別人賺一個小目標,非常輕鬆?
但只要你瞭解過背後的故事,你就會發現,說容易也容易——無非是咬緊牙關,屢戰屢敗之後,依然屢敗屢戰。
但說難,也是真難。
畢竟說出來的雞湯容易,真的要熬出一鍋人人讚譽的雞湯,還是需要花時間練就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