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電影的導演們,為什麼哪怕冒著拉低電影口碑的風險,也一定要把感情戲湊到電影中呢?今天讓我們站在導演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今年十一上線的《攀登者》和《中國機長》,都是基於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真實的故事一般都有非常好的劇情核心,這兩部電影也不例外。但很可惜,這兩部電影都被穿插在其中的”感情戲“拉低了評價。尤其是《攀登者》,用了大量的篇幅講述的兩段感情,對劇情其實根本沒有推進作用。不誇張地說,刪掉感情戲,對這部電影沒有絲毫影響,反而沒準會提高網友們的評分。

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甚至之前有網友吐槽:中國不管什麼題材的影視劇,不論古代,現代,都市,鄉村,都是在講述男女主如何談情說愛的。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導演,都熱衷於將感情戲“湊”到電影中呢?

如果此時,我們僅僅把原因歸結為某位導演水平不高,或者說對感情戲有特殊癖好的話,反倒是我們帶著有色眼鏡看人了。但凡一件事情不是個例,那麼他的背後一定有深層的原因導致大量發生的案例,都朝著這個方向繼續。所以在小編看來,電影拍成這樣,這其實是群體決策場景下的必然結果,換句話說,這是製作團隊甚至觀眾集體認知能力所決定的,而大部分導演在這整件事中,只是承擔了“背鍋俠”的角色。

1.製作團隊

首先從製作團隊來看這個問題,電影的拍攝,並不是大家想象的導演“一言堂”,自己說了算,而是各個組成團隊都可以對電影如何拍攝產生影響:投資方希望這個部分的劇情加強一點,大腕們希望自己的上鏡時間多一點,後期團隊說這種形式的特效可以做,但是會超過你們提供的預算。眾多團隊主觀和客觀的因素形成了各種約束條件放在導演面前,處理不好,甚至都有可能無法完成電影的拍攝。

當大量的團隊成員都有決策權或影響力時,就非常像一本福斯心理學著作《烏合之眾》裡描述的樣子:在群體決策的場景下,最終大家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往往不是最優的決策,而是大家都能夠理解的一個決策。而大部分製作團隊的人員對於電影的認知正是來源於過去幾年市場上賣座電影的特徵(其實是所有電影的特徵):有感情戲。於是,電影最終的走向就確定了。

2.觀眾心理

幾年前在中央十套有一個《第十放映室》專欄,專門分析國內外的電影大片。其中有一句話說的非常精彩:中國的爛片之多,其實身為觀眾的我們也要去反思,畢竟,有什麼樣的觀眾,才有什麼樣的電影。

試想一下,如果各種胡亂新增感情戲的電影賺不到錢,那麼製作方還敢在電影中胡編亂造嗎?正是因為大部分的胡編亂造之後都能收到正向的反饋,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種胡編亂造的大軍。而給出這種正向反饋的不是別人,而正是一邊去電影院,一邊又罵罵咧咧的觀眾自己。電影本就是一個逐利的行業,反正已經賺到錢了,那自然就隨你怎麼罵了。

3.導演心理分析

結合以上的兩個立場,我們再站在導演的心理位置去思考:如果不新增感情戲,我需要說服影片的各個投資方,大牌明星,利益相關團隊,我個人認為感情戲不做主線的電影才是好電影。而且我還需要在面對觀眾時,冒很大的風險,因為觀眾不一定買我的賬,最終如果失敗了,我如何承擔這個責任呢?所以保險起見,我還是按照大家的套路來吧。

正是由於上述的這種心理狀態,才導致了我們看到的目前所有電影都要牆插感情戲的問題。那些沒有感情戲,或者感情戲只是點綴的個例,往往才是影視圈的另類,而且一般也有其獨到的原因:《甲方乙方》《英雄》等電影的是馮小剛,張藝謀這樣的名導,在決策時,更趨向於“一言堂”,他可以充分表達自己對於電影的理解,不必太在意外界的限制條件。《琅琊榜》《偽裝者》的成功依賴的也是山影團隊在經歷長期合作後,打造的一套屬於自己的影視劇拍攝風格。

所以,站在導演的角度,從導演的心理出發,我們才能發現問題更深層次的原因,並真正去對問題造成真正的影響。

如果你希望未來能夠看到更多真實好看的電影,可以從點贊這篇文章開始,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關於電影的態度,從而影響身邊的人,進而影響電影製作者,讓他們收到更加明確的反饋,通過行動讓電影行業的人知道:我們並不是只想看感情戲的無腦觀眾,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有靈魂的作品!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激盪中的顏值擔當,不是任重,也不是郭曉東,而是龐恩嶽的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