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文 | 琪仔

9月22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規劃和籌備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推薦劇目《在遠方》在浙江衛視和東方衛視播出後,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和熱議。

創新開拓的故事題材,典型鮮活的人物形象,新穎獨特的敘事視角,實力演員的精湛演技,作為首部聚焦快遞和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業勵志劇,《在遠方》在現實主義題材與浪漫主義色彩交相輝映中展現了巨集觀大時代的變遷發展,更描摹出平凡奮鬥者的精神風貌。

“現實題材永遠在路上。”這是申捷的創作裡關於那些小人物書寫與大時代共振的感悟。

編劇 申捷

大時代與小人物

用平民視角書寫創業奮鬥史

沒有過多的戲劇色彩,沒有巨集大的時代說教,《雞毛飛上天》用陳江河的個人視角講述了“雞毛換糖”的貿易史和生意經,用一個普通人的奮鬥史對映中國千千萬萬商人的創業故事,真實再現了“小人物”的大智慧和人格魅力。《雞毛飛上天》之後,《在遠方》成為編劇申捷的又一部描繪當代題材的熒幕佳作。伴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申捷從現實土壤中汲取創作靈感,選擇快遞和網際網路兩個行業載體,來輻射社會上三百六十行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民生角落。

“還珠格格引爆收視率,澳門即將回歸祖國懷抱,萬國郵政聯合大會將在北京首次隆重開幕……”以這些喚起觀眾共鳴和記憶的代表性歷史事件開篇,《在遠方》的故事從世紀之交講起,通過男主人公姚遠和劉雲天、女主人公路曉歐和劉愛蓮在快遞物流與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歷程中踏浪而行、披荊斬棘的奮鬥經歷,對映1999年到2019年間祖國經濟的發展和騰飛,向觀眾傳遞了新時代創業者不斷開拓、勇於思辨、堅韌不拔的卓越精神。描述的雖然是大時代,申捷卻完全用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展現這二十年鉅變。因為在他看來,一個個鮮活的普通人,一批批普通的創造者,因為有了夢想的感召,才成就了我們偉大的時代。

《在遠方》的核心人物姚遠由劉燁飾演,他頂著泡麵頭,愛貧嘴,點子多。劉燁曾開玩笑地對申捷說:“哥,你寫的這個角色和臺詞太像我了。”申捷告訴記者,“其實我選角色就是奔著他去的,寫完了以後我告訴投資方一定要找到劉燁,因為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特別有那種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精神。”在劇中,姚遠是一名“草根”快遞員,卻總想突圍做超出自己現有能力的工作,幾經挫折,幾番跌倒,卻不斷爬起,夢在遠方。在他的信條裡,“命可以不要,單不能丟。”雖然出身農村,但是對於姚遠來說,書就是心頭的寶貝。在夥計們打牌玩鬧時,他靠自己的努力苦學資本。隨著劇情的開展,該劇不斷向觀眾丟擲諸如“是讓資本為我所用幫助自己實現實業夢想?還是被資本吞噬成一個賺錢機器?”等問題,這些話題不僅是現在的企業家一直徘徊糾結的,更是申捷想通過姚遠這個普通人展現出來的個人思考。

除此之外,為了展現平凡普通人的個性特徵和命運起伏,申捷找到了一些將時代和個人結合得比較好的點。比如,把非典事件的敘事空間限定在一個封閉的小院裡,由此展開幾位主人公的矛盾衝突;在講述汶川地震時,設定了私自拆開快遞包裹給挨凍的老人孩子等涉及職業道德的思辨事件……申捷告訴記者,“處在不斷髮展的時代,有很多問題不能夠簡單地判定對與錯,我不知道我講述得成功不成功,但是我相信觀眾會看到我這兩年所有的反思和吶喊。”

直面矛盾、播撒希望

釀造情懷,缺一不可

一直以來,申捷都堅守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大本營。談到現實主義創作,申捷表示尤其要注重三點:首先是直面矛盾,其次是播撒希望,最後是釀造情懷,缺一不可。其中,直面矛盾不是簡單地“販惡”,也不是接受任務似的“謳歌”,要拒絕所謂的“高階黑”和“低階紅”。

在反映時代問題和描摹社會面貌時,由於身處當下,缺乏積累,現實主義題材特別是當代題材電視劇的創作者往往會面臨這樣一個難題:如何將時代變遷和發展與個人情感和命運融為一體。

對於《在遠方》這部戲,申捷採取的方式是每五集重寫三遍。他說,“當注重大時代變遷的時候,你會丟掉個人的情感;當注重彌補個人命運的時候,你又會發現大時代退出了視野和背景。所以必須要一遍遍推翻自己,最後呈現在大家面前的一定是結合得最好的一個版本。”《在遠方》的內容取材上到郵政官員和企業家,下到營業部快遞員,80%都是來源於真實事例。該劇既展現了網際網路普及、電商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又凸顯了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的競爭衝突;既呈現了創業者在面對資本、感情等壓力下的艱難選擇,又串聯起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等重大事件。相信凡是從事快遞物流和網際網路行業的,都能從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同時,電視劇需要描繪人的苦難和煎熬,但是更需要告訴觀眾希望和未來,用思辨去引發思考,用力量去正面引導。劇中的姚遠樸實有力量,倔強有韌勁,散發著理想主義光輝。從目前播出的劇集內容來看,面對郵政稽查的執法堵截,姚遠雖然心裡忐忑,但是還是下定決心設局與郵政幹部的女兒拉近關係,表面上邀請路曉歐前往福利院治療兒童,實則趁機打探訊息、運送貨物。之後,詭計被識破,姚遠真誠地向路曉歐道歉,路曉歐也從這個青年身上看到他對待快執行業的執拗和原則。“如果這次失敗了,我就把遠方快遞的牌子扛回去,帶著兄弟們出去打工,別的東西我都可以不要,但遠方的名,只能屬於我。”預告片中的這段經典臺詞,便是以姚遠為代表的新時代創業者奮鬥精神的生動體現。

除此之外,《在遠方》還塑造了路中祥這樣一個敢於擔當、與時俱進的郵政幹部角色。從指導扶持遠方快遞,到主動改變積極探索,他深愛著這份職業和這片土地,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郵政事業。現在我們看到的物流快遞欣欣向榮的局面,離不開以路中祥為代表的郵政官員的包容扶助。可以說,它是郵政推動與快遞奮進共同開闢的改革之路和結出的豐碩之果。

守住孤獨,忠於內心

與時代和福斯同頻共振

從刑偵劇《重案六組》,到親子劇《虎媽貓爸》,到商業劇《雞毛飛上天》,到年代劇《白鹿原》,再到創業劇《在遠方》等,申捷寫了涉獵很多行業和領域的優秀劇本,收穫了不錯的口碑。隨著個人生活經歷和閱歷的豐富,他對生活熱點和痛點也具有了獨有的敏感性和判斷力,提煉生活的真和尋求人性的美成為他創作的必經之路。

回憶起自己的早期創作經歷,申捷說:“畢業的時候,我曾被各種聲音困擾,也被自己的小兒女情長糾纏。我的作品有學生氣,一葉障目,這個問題困擾我很多年。之前我也老拿出一副搞藝術的姿態去弱弱地反駁,說搞創作就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直到看到一句話——所謂經典,就是讓我們離開有限的自己,去擁抱更廣袤的世界,他才發現當創作者放下小我的偏好和執念,去看一件事情、一個作品、一個人和一個時代時,他的良知和多年薰陶出的直覺就會起作用,他的眼就會代表更多人的心。寫過幾十部作品後,申捷愈加能夠體會這樣一個道理:“創作者的真情實感固然很重要,但是當你體會到更多人的悲苦喜樂,能夠為他們的經歷惋惜求解的時候,當你的心能夠與福斯同在的時候,作品的杯水風波也就可以避免。”

伴隨著觀眾越來越高的期待,申捷坦言自己也有很大的壓力。用他的話來說,《在遠方》是他動筆最艱難的一部戲。已經到去年4月份了,好不容易寫出來的一部分劇本還被自己全盤推翻,基本處於“零”的狀態。以前的戲還考慮怎麼適應市場,但是這兩年不想重複和妥協,何況這次沒有按常理出牌。申捷表示,“對當代戲我有我的執著,一直想把這塊補上,想寫出那股勁。我不想說上一部作品成功了,就按照這個路數走。向未知進軍是我現在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大的動力。”

創作時守住孤獨,忠於內心,分清小我和大我的區別,做到與時代同頻、與福斯共振。《在遠方》承載著申捷對時代的思考和看法,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又心潮澎湃、摩拳擦掌。這部劇用在時代洪流中拼搏奮鬥的青年創業者故事告訴我們:唯有理想在遠方呼喚,它在召喚我們不能被現實中的坑坑窪窪絆倒,不會被眼花繚亂的慾望誘惑牽絆。採訪最後,記者問申捷未來有沒有考慮轉行做導演。他很堅定地回答:“絕對不會,因為我喜歡面對孤獨。導演要面對很多人,解決很多瑣事,太苦了,我只是喜歡面對自己!”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王開東:《中國機長》為何能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