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選秀季,各大廠又迎來了新一批青春靚麗的男孩們,懷著自己對於舞臺的夢想,出現在觀眾朋友們的眼前。
但是說句實話,經過了一年又一年的淘選,剩下的這些人,質量是真的不咋地。
張藝興之前說過,“前面淘完那麼多波了,哪能出好苗子?”
張藝興這話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內地娛樂圈現狀之囧,再這樣下去,內娛選秀形勢不妙。
作為一名唱跳愛豆,除了要有外形以外,更加重要的應該是實力。
但是現在的公司,還有這些年輕的孩子們,完全是把選秀節目當成了一個割韭菜的聖地,在公司裡訓練幾個月之後,送到臺上呈現一波又一波尷尬到讓人腳趾摳地的表演,賺一波熱量之後,再從比賽當中退出,根本沒有想要好好搞偶像這個事業。
可是在觀看完節目之後,只想說,出道位全都給你們吧,是我們不配了。
跑調的跑調,破音的破音,舞蹈不卡點,颱風靠賣萌,整期節目下來,最有看點的居然是導師的點評,還有同為成員的韓美娟的reaction。
這個說法當然有點偏頗,畢竟內娛不能只用偶像這一個行業來定義,它還包括演員和歌手等各個方面的人。
但是中國的偶像行業是真的需要整改了。
首先,偶像文化在中國原是沒有那麼發達的。回想起原來那一批可以稱之為偶像的人,香港的四大天王,內地的小虎隊,在那個時代,對偶像的定義還並沒有完全和粉絲聯絡在一起,作為一個偶像,實力是基本,所以後來他們也逐漸轉型,變為演員或者歌手,和偶像就沒有太大關係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比不上那時候的人,因為根本不是一個層次,不能相提並論。
而後來偶像文化逐漸流行,是因為韓流的盛行,以及日本文化的影響。拋開其他方面來講,光比較娛樂文化,日本和韓國在這方面確實是很發達的。他們的文化逐漸輸入到中國,才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但是當這種偶像文化輸入到中國以後,因為缺乏一個合適的土壤來培養,導致這個偶像文化在中國發展得並不健全,最終才導致了現在的尷尬局面,經紀公司將一波又一波想要紅的年輕人納入自己的門下,只是把他們經過短暫的訓練之後,就將他們扔出去撈錢。至於這些年輕人未來會不會成為好的偶像,他們能不能夠追求到自己的夢想,這些資本家並不在意。
如今感覺娛樂圈缺少以前那樣的實力派年輕人並不奇怪,因為整個社會環境都是這樣的,缺少耐心,想要在短時間之內就一炮而紅,然後掙大錢。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的年輕人參加五花八門的選秀節目。曝光率大,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到更多人的關注,因為綜藝節目只要有話題就不愁沒鏡頭。
對於他們來說有沒有實力,唱歌唱得好不好,跳舞跳得專不專業並不重要,只要有人氣就好了。
在這種心態之下,還能出好苗子的話,那才是真正的稀奇。
現在的偶像並不能稱之為偶像了,只能說,他們是商品。作為商品,只要有人買,有銷路就可以了,至於這個商品的質量好不好,這個商品有沒有前景,沒有人關心。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現在的年輕偶像們紅得快,糊得更快。他們沒有足以支撐他們走下去的作品,也沒有人教他們作為一個偶像,你應該如何遵守偶像應該有的藝德。
於是你就能看到,一個長得很好看,你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不知道他有什麼代表作的年輕人整天出現在鏡頭前,但最終他因為耍大牌或者談戀愛被公眾丟棄。
如今娛樂圈,一片喧譁,追名逐利,能夠靜下心來搞事業的年輕歌手、年輕演員越來越少。因此所謂的背臺詞等敬業精神,從一個基本要求變成了難能可貴的品質。
內娛要完蛋嗎?如果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下去,至少在偶像行業方面,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種文化的發展也需要時間。現在的偶像行業在逐漸走下坡路,但是總有一天它會觸底反彈。或許應該給它一些時間去摸索繼續走下去的道路,作為觀眾,我們只能祈禱這一天快一點到來,不要讓這種畸形的發展成為現實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