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黃曉明走進藝考考場,面對老師“演一個捉蛐蛐”的考題時,這個青島男孩以“青島沒蛐蛐”為由,義正言辭地拒絕了,險些被北電拒之門外;
2001年,20歲出頭的黃曉明,被崔新琴推薦到了《大漢天子》,演了那個質樸純真的漢武帝,成為當年的一匹黑馬,以及萬千少女眼中的白月光;
但誰又能想到,19年後,這個曾經的當紅小生,在直播中被於正拿著去油劑調侃:把你的油去掉了,去油劑,噴一噴就去油了,回到大漢天子。
這其中峰迴路轉,比起黃曉明年紀漸長、以及口碑兩極化的現狀,更讓人唏噓。
這些年,黃曉明有沒有演技,一直存在爭議,但他隨年紀漸長的油膩,是有目共睹的。
去年,《中餐廳》的播出,把黃曉明推上了風口浪尖。
黃曉明憑藉一“油”之力,掀起一場全民“明學”運動。
霸道Quattroporte上身的黃曉明,在節目中裡層出不窮的“明氏語錄”,一度被吐槽說是患上了“中年王子病”。
還有那句“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瞬間成為群嘲的經典。
在那幾個月裡,黃曉明被罵得很慘,罵得最多的,莫過於“霸道Quattroporte演多了,把自己也帶入進去了”。
但對於黃曉明來說,引起這樣大的非議,原本就是不斷累積後爆發的結果。
說句實話,演員黃曉明一開始真的搶眼,一出道,就是《大漢天子》這樣的大戲。
當年的他稚氣未脫,沒有太多套路化的演戲模板,表情自然真誠,像一塊璞玉。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他自己後來提到的,那個時候的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帥的。
所以,他沒有對顏值的執著,熱情全在演技上。
至少,在出演《大漢天子》的時候,看得到黃曉明表演的初心。
那個時候的黃曉明,是真的心無雜念。
正因如此,他才能靠著自己顏值和演技,在《大漢天子》強大的主創陣容裡,脫穎而出。
這對於一個新人來說,實屬不易。
以至於到了19年後的今天,不少觀眾一直念念不忘的,還是黃曉明飾演的那個如白月光般的九哥。
有了這部戲打底後,黃曉明的路順多了。
接下來的《還珠格格3》、《風流才子唐伯虎》,征服了世人,觀眾徹底對黃曉明這個人充滿期待。
只是,就在這時,黃曉明身上發生了詭異的變化。
2006年,《神鵰俠侶》再次被翻拍,這次黃曉明演楊過,但畫風卻有點跑偏了。
楊過的風流不羈,他沒演成,反而演出了一種帶著輕浮的尷尬。
就連原作者金庸先生也看不下去了,在採訪中提到時,就說,演楊過的人,有點滑頭滑腦,像在勾引他師傅。
可誰又能想到,這部戲只是個開始。
在這部戲之後,黃曉明演戲就變味了,從5年前那個質樸的漢武帝,搖身一變,成了狂拽酷炫的霸道Quattroporte。
他後面的作品,像《鹿鼎記》、《泡沫之夏》、《新上海灘》,都形成了統一的霸道套路,每一部戲看上去,都是一個路子,膩得觀眾發齁。
其實,這也不怪黃曉明,那個時期,霸道Quattroporte式的風向開始從臺灣吹進大陸。
為了迎合福斯的口味,黃曉明轉變實屬正常。
只不過,他那飄忽不定的迷離眼神,加上45度的邪魅一笑,開始重新構築起黃曉明在觀眾心中的形象。
影評人史航的評價一語中的:
“黃曉明經常在影視劇中,露出意味深長而又毫無意義的微笑。”
也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黃曉明的油膩感初見端倪,隨之消失的,是那個有血有肉的黃曉明。
在這期間,儘管還有《風聲》這樣口碑還不錯的電影墊底,他也卻再不能挽尊。
尤其是黃曉明結婚後,福斯對他的關注熱情,除了各式花邊新聞,就是黃曉明怎麼又演爛片了。
久而久之,“有黃曉明在,必為爛片”這樣的觀念,就深入人心了。
很少有人再想起,他曾經是個演技派,也是個得過獎的主兒。
到了2015年,觀眾終於爆發了。
這一年,一系列由黃曉明主演的作品井噴式上線後,徹底敗壞了他的路人緣。
以《錦繡緣》、《大唐玄奘》、《橫衝直撞好萊塢》為代表的爛片,從年頭到年尾,不斷被網友鞭笞嘲笑,掛到爛片的羞恥柱上,好一頓群嘲。
出現這種情況,並不稀奇。
畢竟,觀眾的口味是變化的,看了太多油膩的霸道Quattroporte後,那股子不適合厭煩也就出現了,不買單是正常的。
特別是而立之年的黃曉明,還執著於同種型別的戲,甚至越走越遠時,被霸道Quattroporte的人設反噬,遭到觀眾的排斥,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
中年的黃曉明,最該乾的就是,沉澱自己,然後轉型。
其實,年過不惑的黃曉明,這幾年一直在跟油膩較著勁。
有人說,2017年是黃曉明的轉折點。
這一年,黃曉明經歷了大起大落,因為在《上古情歌》裡,辣眼睛的狂野造型被群嘲,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官宣時,被網友集體抵制。
慶幸的是,黃曉明沒有讓我們失望。
他扮演的蕭平章,沒讓人失望,反而有意外的驚喜。
這一次的黃曉明,把氣質沉了下來,沒有多餘的表情,很好地詮釋了蕭平章的人物特點。
終於,靠著《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黃曉明扳回了一城,這一點,從向來“刻薄苛刻”的豆瓣網友上,也不難看出。
當年的劉徹又回來了,我的少年心回來了;
這樣的他還能再戰三百年,還值得我一路追隨搖旗吶喊,值得我大書特書他還是個演員;教主放下邪魅狂狷,演技還是線上的。
次年,《無問西東》上映,黃曉明成功演繹了一個小清新的青年,又讓觀眾眼前一亮。
連續兩份合格的答卷,讓觀眾重新認識了演員黃曉明。
這幾年,黃曉明的年紀漸長,再加上18年捲入的股票操縱案,找他拍戲的少了不少。
2018年,在《立場》的專訪裡,剛過完40歲生日的黃曉明,說得很誠懇,坦言自己已經掉出了一線的行列。
說這話時,黃曉明看上去有點失落。
他還說,到現在我反過去求人家,人家也只是表面客套,但不一定用我。
其實,這也不算是壞事,至少黃曉明開始認真審視自己,清楚自己的定位。
這兩年,黃曉明的戲確實少了,但卻讓我們又一次看到演員黃曉明。
2019年,他主演的《烈火英雄》上映,黃曉明的表現可圈可點。
然後就是今年的《鬢邊不是海棠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收斂的黃曉明。
觀眾也從開播前,“中年耽油,曉明哥我不可以”,變成了“黃曉明貢獻了洗潔精式演技”的讚譽有加。
在這部戲裡,是另一個不一樣的黃曉明。
在整體人物的處理上,我們確實看到了黃曉明的可能性。
黃曉明的程鳳台,性格豐滿,亦正亦邪。
聽說商會裡有人鬧事,家都沒回,鬍子都沒刮,徑直回到商會擺平;
當小舅子被土匪綁架,他又是個表現得無情冷酷的商人痞子;
特別是劇裡大段的唸白,從黃曉明口中念出後,沒有絲毫的尷尬,反而讓人產生了代入感。
這部戲,黃曉明沒有可以耍帥,卻讓我們看到了獨屬於這個中年男人的魅力。
至少,我們看得出黃曉明的轉變,他的“油膩人設”崩了。
這個時候,我們再回過頭審視“黃曉明演技”、“黃曉明油膩”這兩個問題,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就像樑巨集達曾經說過的,
“黃曉明本身其實是有演技的,只是接劇標準,模糊跳躍不穩定,還匪夷所思。”
在我看來,黃曉明就是個遇強則強的人,只要他肯放下包袱,認真對待每個角色,收穫的掌聲肯定不會少。
黃曉明紅了這麼多年,又被黑了這麼多年,他所真正缺失的,正是演員信念感的問題。
我們姑且相信他所說的,接的戲很多都是礙於情面,沒辦法。
但是,一個成熟的演員,最應該把握的,是學會取捨,而不是仗著名氣大,就肆意消費。
說到底,觀眾並不是有多討厭黃曉明這個人,而是頗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意味在裡面。
縱觀黃曉明接過的爛片,總結起來無非是,為了純粹的耍帥,就將人物的靈魂與特點拋之腦後,最終演成了蒼白無力的個人秀。
觀眾不傻,完全看得出你是在敷衍了事,還是在認真對待。
中國不缺臉長得好看的演員,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我們缺的,恰恰是把演技放在第一位打磨的沉澱者。
作為一個演員,有聲音,有質疑,才意味著更好地成長。
尤其是像黃曉明這種人到中年的演員來說,最難的就是放下包袱,虛心自省。
去年《中餐廳》·被群嘲後,黃曉明並沒有自我封閉,而是選擇以自黑的方式,來化解尷尬,贏得別人的好感。
勇敢接受福斯的批評,然後用實際行動迴應質疑,這才是一個演員應該做的。
風波後的黃曉明,更懂得遠離浮華,立足現實,做出正面迴應,帶動積極影響。
像黃曉明這樣,在被群嘲後,重新撿回自己的尊嚴和讚譽,真的不多了。
很多人說,人到中年,最難的就是跟自己妥協。
這些年,有不少的聲音在唱衰中國產劇的沒落,但是究其原因,實在是不少演員執著於演技之外的東西,留給表演上的感情,自然就少了很多。
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聲音,批判那些油膩做作的人。
至於黃曉明的油膩,究竟能否去得乾淨,完全取決於他對自己的定位,並非一兩部戲就可以被重新定義的。
只不過,黃曉明43歲了,留給他的時間也不多。
我想,如果黃曉明還是執迷不悟地重蹈覆轍,結果只能收穫一地雞毛的事業,還有再也回不了頭的觀眾緣。
當然,選擇權還是在黃曉明手上。
文: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