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電影《敦刻爾克》,觀影完畢後全場熱烈的掌聲令人感受到了諾蘭電影的強大,簡直就是一部有信念有靈魂的作品。影片全程無尿點,找不到任何吐槽的地方,場面與劇情相互呼應。環環相扣,令人沸騰。海陸空軍民一體化展示整體場面和劇情。
亮點一:臺詞真是忒少了!
開場沒有什麼宏大的開場效果,在平穩幾分鐘後槍聲響起,直接進入主題,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直接帶入,毫無瑕疵。從開場好長時間第一句臺詞:我是英國人。英國人!然後在整體100多分鐘的劇情中,大家的臺詞簡直少到想哭。但是每一句臺詞都震撼到了我的內心。
戰爭沒有公平可言,是恐懼,是貪心...雖然很短但是能看到戰爭的環境中,真真切切的人性,沒有一絲的虛假,描述的就是這麼真實。觸動很大!
亮點二:海陸空軍民一體化
海軍:那位靈魂人物的海軍將軍在最後的一句:快走吧小夥子,現在不分上下級了,再不走還想和德軍一起走嗎?嚴肅中帶著一絲幽默。最後一句留下來我還要幫助法國人,頓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動依舊對這位將軍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那種骨子裡的情懷一下子就控制不住就要迸發了。
陸軍:陸軍的那位將軍眼神與面部表情深刻的打動了,無論是看見屍體還是最後看見英國民眾,表情似乎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在談到丘吉爾的時候,那種軍人的自豪感直接表露了出來,不浮誇不做作,甚至我都在想,沒有幾句臺詞,直接就震撼到觀眾了,這是一種什麼感覺。
在陸軍中一位法國人將英國人的屍體埋葬後,又找到故事的主角,一起經歷的故事,不分國籍互幫互助的感覺,也似乎在刻畫這英國與法國的友好關係。這種戰爭之下,不是敵人就是夥伴的環境下,表露出的人心太現實。
民眾:以一位優秀的水手帶著兩個年輕人一起去敦刻爾克為刻畫重點,在到最後,英國人看到那些民船出現後的高呼依舊將軍眼眶的淚水,將這部作品再一次的昇華。
空軍:一位優秀的英雄人物為刻畫重點,只有看到最後才知道這位英雄的全面貌。臺詞總結為,油壓多少,再見!沒有多餘的廢話,沒有很多的臺詞。戰鬥在最後一刻,將飛機停在了海灘上,並將飛機燒燬,我知道,這是一種情懷,一種告別,符合任何一個民族的情懷。
亮點三:緊張感
沒有渲染暴力血腥的戰爭場面,紀錄式的鏡頭,真實呈現戰爭中命懸一線的群像。以海、陸、空三個不同時空交織的故事結構,來展現情節的緊迫感,並推動劇情發展。視覺效果磅礴大氣,刻畫計程車兵群像精彩,結尾震撼,餘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