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你好,李煥英》,用了賈玲的故事做主線,一群圈內的大佬策劃,拍出了真情實感,最後效果不錯。
中國不是沒有好編劇、好底本,中國有的是人才,並不完全是編劇的鍋,導演也不全是沒有情懷的人。
問題在於,一個好劇本,投資人插個劇情,製片人插個朋友,導演插點私貨,廣告商插個廣告,演員插個人設,這電影的編劇就是個獅子,也插成豪豬了,能好看就出鬼了。
大導演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小導演無權無錢,同樣身不由己,最後在資本和人情的裹挾之下,泥沙俱下。
失敗的電影各有各的問題,是大多數。
成功的電影是天時地利人和,可遇不可求,比如賈玲這一部,這部電影幾乎沒有掣肘,結構簡單,感情真摯,即使賈玲不懂導演,也有專業的第一副導演輔助,資源拉滿,一群大佬站臺飈戲,焉有不成之理。但是,一般電影真沒這個待遇。
春節期間看了《唐探3》、《刺殺小說家》和《你好,李煥英》三部電影。老實說,這三部電影的水平都說不上高。《唐探3》最不讓人不滿的是王寶強的尬演,為了搞笑而搞笑,明顯用力過度,有點太下流了。配樂也是亂配,裡面的那幾首中英文歌響起的時候那叫一個讓人尷尬,太讓人齣戲了。賈玲的李煥英雖然拍出了真情實感,但是感覺還是明顯被高估了,我看完後總覺得還欠缺些什麼。《刺殺小說家》雖然水平也不太高,但好歹有點新意有亮點。就是感覺故事有些地方沒交代清楚,還有就是現實裡的場景選址(重慶?)太差了,太有年代感了。
現在的電影幾乎都是商業電影,感覺純粹為藝術而拍攝的電影屈指可數。也難怪,現在是商業時代,拍攝一部電影動輒上億,投資人不能不考慮收益問題。
說到商業電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橘不接地氣就長成了枳,以前電影界沒有“商業電影”的概念,商業電影整個製作體系就是從港臺或者好萊塢移植過來的。
種水果要想出效益速度快莫過於移植嫁接,半路嫁接的結果就是會產生一大堆問題。比如以最近撲街的《侍神令》為代表的奇幻電影。好萊塢特效製作體系是從《星球大戰》以來幾十年一點點摸索出來的,所以好萊塢很清楚什麼樣的劇情場景該用什麼樣的特效,而國內特效技術是移植過來的,用起來完全不知道控制“火候”,想加多少就加多少,特效與劇情之間生硬嫁接。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火爆的時候,網上照例有“反思黨”問中國為什麼拍不出這樣的電影。這個問題不是很可笑嗎,中國就沒有《摔跤吧爸爸》那種社會矛盾,中國競技體育的實際情況就註定體育電影只能拍成《奪冠》這樣的,如果有人硬把中國體育題材嫁接到《摔跤吧爸爸》這棵樹上,長出來的一定是個怪胎。
再反過來看看最近幾年比較成功的電影,製作者幾乎都是從最基礎一點一點建立起整個作品,所謂“不忘初心”。《流浪地球》花了好幾年,因為劇組並沒有直接花錢請現成的特效組,自己一點一滴從零開始摸索太空科幻的製作;《戰狼》也是吳京和編劇從零開始摸索出適合中國觀眾,適合中國電影審查環境的戰爭動作電影;徐崢的《人在囧途》、《我不是藥神》講述的也都是根植於中國社會自己的故事。
包括賈玲的《你好李煥英》。首先電影的劇情主線是賈玲自己的。然後別忘了賈玲的師傅馮鞏也拍過不少電影,雖然都反響平平,但馮鞏也算是中國傳統曲藝界在電影領域走得最遠的人。加上沈騰為代表的喜劇人。不是賈玲的資源充足,而是賈玲背後是本土演藝界對中國本土喜劇電影的探索。
論創意和套路, 看網文就知道了,絕對是夠格的。問題是那些投資人和影視圈的偏好有問題。他們自成了一個小圈子,然後又排擠新人,偶爾接納一些新鮮血液也要迅速同化。於是拍的片子故事總是說不好。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電影圈迷信港臺導演和演員,其實他們早就沒法抓住國內觀眾的興趣和心理了。曾經看到有圈內人說,這樣是因為國內電影圈迷信港臺電影界人士有“國際關係”,對獲得“國際”獎項到外國上映有一種奇怪的迷戀。現在應該好好改改思路了。
難道投資人不想電影賣座,想搞砸自己的投資?並不是這樣說,而是說是投資人按自己的朋友圈認知和生活經驗主導創作。。比如某大導演怎麼都覺得自己的演技是如此的先進和出色,拍出來看不懂是你們的問題。其次就是小圈子的認知侷限了,像喜好動漫片的就會特別偏向裡面的特殊情節,在大眾解釋程度上不太容易把握平衡。那個唐探啥的就是越走越偏向的表現。然後就是公知圈混多了,不知道這些年年輕一代風向已經變了。
另外,網文創作有什麼風險麼,網文投資那是廣播種類,然後祈禱收穫爆款。電影可不一樣,一砸下去就是上億的資金,弄破了就虧大了,資本摸不清楚爆款的規律,就會保守地以穩為主,移植複製其他娛樂行業的成功套路。
總而言之,影視圈還是需要多加油,還是需要多樣化,還是需要好電影,希望在未來能夠再出現一批好導演、好演員、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