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部名為《辛德勒的名單》的電影在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狂攬最佳影片等七項大獎,成為當年最受歡迎、最賣座、最成功的的電影!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固然有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強大的號召力以及連姆•尼森等一眾主演出色表現的原因,但更大程度上還是因為這部電影取材於現實,有血有肉,令人感同身受!
影片的劇情很簡單,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屠殺的故事。因為影片的爆紅,辛德勒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為後人所敬仰!
其實,在當年那場納粹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中,像辛德勒一樣挺身而出的不在少數,我們中國就有一位,他就是被譽為“中國的辛德勒”的何鳳山,當年那場大屠殺爆發時,他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數千猶太人因為他的義舉而獲救!
下面我們以一個十七歲猶太少年的視角來還原當年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發生在1938年的奧地利,當時的奧地利已被希特勒掌控下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所控制,希特勒的爪牙們在奧地利大肆煽動反猶狂潮,大肆修建集中營,成百上千的猶太商鋪被搗毀,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被抓捕到集中營,等待他們的將是機槍掃射、將是掏心挖肺、將是毒氣室……,但奧地利畢竟是歐洲第三大猶太人聚居地,猶太人數量將近二十萬,將他們全部殺光也不太現實,於是納粹便命奧地利的猶太人限期離境,滯留不走的只有死路一條!於是對當時身處奧地利的猶太人來說,能否獲得他國簽證成了能否活命的關鍵!
在這樣的背景下,數以萬計的猶太人奔走於各國駐維也納的領事館,這其中就包括17歲的猶太少年高德斯陶伯,然而當時的西方國家受“綏靖政策”的影響,都不願得罪仇視猶太人的納粹德國,紛紛授意各自的駐奧領事館不得向猶太人頒發簽證!
距離納粹規定的期限越來越近了,然而還有絕大部分猶太人沒有逃出奧地利,很多人已經放棄了希望,等待死亡的到來,僅有少數像高德斯陶伯一樣的人還在堅持奔走於各國領事館。
高德斯陶伯本來出生於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在德國人沒來之前,他們一家人過著富足幸福的生活,但納粹德國的到來摧毀了他們的幸福,為了儘快逃離奧地利,高德斯陶伯的父親散盡家財,只求能為家人辦下他國簽證。
但無論他們如何託關係,各國領事館的回覆都是拒絕,後來高德斯陶伯的家人都已經放棄了希望,但高德斯陶伯不願就此放棄,他還年輕,不願如此屈辱的死在納粹德國的手中,於是他像瘋了一樣奔走於各國領事館,在被五十個國家的領事館拒籤後,絕望的高德斯陶伯走到了中國總領事館的門前,他敲響了門,開門的是一個東方面孔的中年男人,高德斯陶伯說出了自己的願望,他本以為等待他的還是冷冰冰的拒絕,沒想到那個中年男人露出了溫和的笑容,說道“明天你帶家人來,我為你們辦簽證”!
高德斯陶伯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反覆確認後,他高興的跳了起來,幾十年後高德斯陶伯回憶起那個男人的笑容時,聲稱那是他一生看到過的最美的笑容!
第二天一大早,高德斯陶伯帶著二十多個家人再次來到了中國總領事館,儘管高德斯陶伯信誓旦旦的向家人保證肯定能夠拿到簽證,但在塵埃落定之前,所有人包括高德斯陶伯的心都懸在嗓子眼,接待他們的還是昨天那個溫和的中國男人,他乾脆利索的向高德斯陶伯與他的家人發放了簽證,當高德斯陶伯捧著二十多份簽證出來時,他的家人全都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儘管他們從未聽過簽證上的目的地上海,但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能夠離開奧地利,去哪裡都是好的,千恩萬謝之後,高德斯陶伯帶著家人離開了中國領事館。
據統計,當時何鳳山平均每月都要向猶太人派發五百份簽證,最多時能達到九百份,所有獲得簽證的猶太人都視何鳳山為“天使”,然而他們卻不知這位天使為之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何鳳山大量派發簽證的行為引起了納粹德國的不滿,他們沒收了中國領事館的房子,還向中國政府施壓,當時中國駐德大使陳杰多次嚴令要求何鳳山停止派發簽證,但何鳳山不為所動,反而加快派發的速度,到他1940年5月被調離維也納時,他最少向四千猶太人發放了簽證!
何鳳山的義舉使得數以千計的猶太人獲救,高德斯陶伯在上海呆了十幾年之久,後來前往多倫多定居,但他始終視自己為半個中國人!
小結:何鳳山晚年定居在舊金山,1997年因病去世,而直到其去世後,他當年拯救猶太人的義舉才浮出水面,為了感謝他的義舉,以色列政府於2001年授予何鳳山“國際正義人士”稱號;2005年,何鳳山又被聯合國譽為“中國的辛德勒”!
何鳳山的義舉之所以被“隱藏”如此之久,是因為何鳳山幾乎沒有向他人提過這件事,在他看來,幫助他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沒必要到處誇耀,就像他在《外交生涯四十年》一書中所寫的一樣:“富有同情心,願意幫助別人是很自然的事,從人性的角度看,這也是應該的。”!
參考資料:《外交生涯四十年》《辛德勒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