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前段時間有一部小眾電影火遍全網,由於中國產電視劇的存貨扎堆上線,椒妹一直沒來得及說說這部小有名氣的低成本電影。

按道理,本來小眾電影的知名度是有限的。

但是經過全網這麼一爆,火了。

等正片出來後,抖音等平臺就爭相開始出解說視訊。

這部西班牙電影可謂是在全網出盡風頭,成為網紅爆款。

《飢餓站臺》

《飢餓站臺》的故事設計,非常有意思。

像是獲第61屆戛納電影節Canal+電視臺獎、第33屆多倫多國際電視節評委會特別獎的加拿大短片《下一層》和南韓奉俊昊導演的《雪國列車》垂直版。

《下一層》也是被全網解說過的熱門短片,相信不少的小夥伴已經看過了。

11分鐘,隱喻人性的貪婪與墮落一層一層不可節制,最終導致墜入萬劫不復的地獄。

《雪國列車》,奉俊昊的反烏托邦電影。

善惡美醜,貧富貴賤,革命與階級。

電影的野心很大,格局很大,借雪國列車諷刺階級統治、人性以及環境。

唯一可惜的是奉俊昊想要表達的寓意太多,電影的體量承載不住,還是存在了很多硬傷。

而電影的結局又是奉俊昊的一種妥協,苦心孤詣塑造的政治寓言最後沒有得到最完美的呈現。

為什麼說《飢餓站臺》是《下一層》和《雪國列車》垂直版的混合體?

那還是要先看看《飢餓站臺》講了個什麼故事。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電影的開頭簡單粗暴,點名主題。

世界上有三種人。

上層的人。

下層的人。

和掉下來的人。

男主一醒來,就發現自己身處一座垂直的地下監獄。

這座監獄深到一眼望不到盡頭,不知道究竟有地下多少層。

兩個人共住一層的牢房。

男主和一個老頭住在第48層。

牢房裡只有基本的水源,整座監獄的食物供給主要是靠一個升降臺,一天只供應一桌。

想象中的食物是這樣的:

實際上的食物是這樣的:

看著眼前一片狼藉的殘羹剩飯,男主驚呆了。

不過早就在監獄混成老油條的老頭則自顧自狼吞虎嚥起來。

原來這些食物都是住在上層牢房的人吃剩下的。

監獄廚房有專門的高階廚師團隊為犯人準備精緻的食物,放在平臺升降桌上由上至下依次傳遞。

也就是說,住的樓層越往上,吃到的東西越好越新鮮。

住的樓層越往下,也就只能吃樓上剩下的。

男主和老頭住在48層,這桌食物就是上面47層的人吃剩的。

有剩飯剩菜吃,那算是好的。

住在百十來層的犯人,連骨頭渣都沒得吃。

沒有食物,還有活生生的獄友站在自己面前。

當人被逼到絕境的時候,無論做出什麼事情來,都是人性的體現。

為活著,換做是你,你會怎麼做?

別低估人性黑暗的一面。

這座監獄有一套獨特的管理系統。

因為升降臺在每一層只停留一小會,為防止犯人私自囤積食物,監獄規定只能在升降臺上就餐。

如果犯人偷拿東西,這一層的牢房就會啟動高溫或冷凍模式,直到犯人將食物重新放回到升降臺上。

這座監獄還有一個規則。

監獄每30天會釋放一次麻醉氣體,所有犯人都會重新隨機分配樓層。

想要一直有好運氣那是不可能的。

上個月享受著饕餮大餐,下個月就要忍受飢餓,甚至要加入人吃人的行列。

雖然犯人的食物是被嚴格控制的,但監獄並沒有完全限制犯人的自由。

當善良的男主還想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則時,一名女犯人坐在升降臺上一路往下。

據老頭介紹,這個女犯人和孩子被分配在不同的樓層,因此每個月她都會搭乘升降機去每層牢房尋找自己的孩子。

只是監獄裡面關久了的男犯人,好不容易看見一個女人,自然會有邪念產生。

但這位女犯人可不是好惹的,武力值爆表,試圖侵犯她的男犯人都會死在她的刀下。

男主想要活下去,只能逐漸適應監獄生活。

然而他沒想到,等住的樓層跌落到第171層時,自己被五花大綁,即將成為相處的老頭獄友的盤中餐。

老頭也是個狠人,不準備一下殺死男主,否則肉質腐爛影響口感。

定期活體割肉,才是聰明的做法。

男主當然不會這麼早掛掉。

之前尋找孩子的女犯人剛好從天而降救了男主。

於是兩個人靠著老頭的屍體撐過了30天。

難道沒有人試圖打破這個規則嗎?

有。

後來男主被換到33層,遇到新的女獄友。

這位女獄友因為身患絕症將不久於人世,所以決定做些什麼可以改變這個骯髒的監獄。

於是她會在升降臺餐桌往下走的時候分配好食物,並向樓下的人喊話。

這個女犯人曾經是監獄管理層的一名員工,從她口中得知這座監獄有200層。

她希望每一層能夠吃定量的食物,這樣即使最底層也都有食物吃,整個監獄也會和平共處。

然而30天后,他們到了第202層。

202層下面仍然是深不見底。

女犯人知道自己被騙,絕望自殺了。

男主不得不繼續以獄友的屍體為食活下去。

撐過30天,男主一覺醒來,發現獄友換成了黑人壯漢,樓層則是第6層。

一番掙扎之後,男主和黑人壯漢決定一起聯手改變這裡的體制。

站在下行的升降臺上,用暴力的方式強制給每一層分配食物。

《飢餓站臺》是一部典型的反烏托邦電影,赤裸裸揭露資產階級政府的問題和共產主義的不可能實現。

監獄坑就是現實社會,食物就是有限的社會資源。

只有階級頂端的人才有權力來制定規則。

上層人胡吃海塞,中層人勉強生活,下層人剩菜剩飯都吃不到,只能選擇人吃人互相剝削。

頂端管理者看不到監獄到底有多少層,也不知道監獄下面發生了什麼事,以為高標準高要求製作好食物分配下去,就心滿意足了。

那麼體制是可以打破的嗎?

電影的最後看似是一個開放式結局。

其實不然。

早在電影1/3處,就已經對結局埋下伏筆——

帶有頭髮的布丁。

這個布丁證明第333層小女孩是不存在的直接證據。

小女孩最後沒有被送上去,送上去的是一個布丁。

第333層的小女孩應該是男主在臨死前回光返照的臆想。

而管理者拿到布丁,在意的不是為什麼還有一個剩下的食物回來了。

他們認為是因為布丁裡有頭髮,所以才沒人吃。

管理者只在乎自己的工作是不是看起來完美,反饋回來的資訊會不會影響管理階層的體面。

誰會在意下面發起了什麼樣的運動?

底層人民用生命傳遞的訊號,一切都白費了。

電影裡書籍《堂吉訶德》曾經被多次提起。

作為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學名著,《堂吉訶德》這部小說最主要的主題就是:

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

男主在進監獄前選擇帶一本《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憑藉信奉的“騎士精神”做出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四處碰壁。

最終幡然醒悟認清現實,回到家鄉後死去。

男主何嘗不是做了和堂吉訶德一樣的事情?

即使以暴制暴,嘗試重新制定新的規則,也無法做到根本上的變革。

因為:

只要自上而下的結構層次和弱肉強食法則存在,就難以達到真正的平等。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有種同框叫宋軼李沁, 高清鏡頭下真實腿型, 我沒有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