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讓無數人哭著走出了電影院。
李煥英,是無數中年婦女的縮影,而賈玲,說出了無數孩子的心聲:我希望媽媽生活幸福,哪怕世俗到被人嫉妒;如果可能,我期望給媽媽換個好點的老公,哪怕因此世界上沒有我。
有多少女人嫁作人婦之後,過著子女們看起來不幸福的生活呢?看過這部電影,很多網友都說:如果我能穿越回去,絕不會讓自己的媽媽嫁給我爸爸。
我也不希望我媽媽嫁給我爸爸,因為我爸爸性格特別不好,身體也不好。脾氣特別不好。然後經常虐待我媽媽,然後我媽媽再虐待我。
我也不希望我媽嫁給我爸,無關窮富。作為女兒我無法指責自己的父親,他不是一個壞爸爸,但他也不是一個好爸爸。但是以一個女人的角度去看待男人,他不是一個好男人更不是一個好丈夫。如果可以,我並不希望我媽嫁給我爸,哪怕這個世界不會有我的存在
我也和她一樣的想法:如果可以穿越到過去有能力,我也會阻止我的母親嫁給我的父親,從小就目睹母親經常被父親打罵,而我又是個女孩,沒法和自己的父親對打。
原來,有這麼多人跟賈曉玲產生共鳴:媽媽要是不嫁給爸爸,她會過得更幸福!
如果我能夠穿越回去,我也不希望媽媽嫁給爸爸。雖然,作為父親他並不錯,他也從來沒虐待過我媽,但是我覺得他太不體貼媽媽了!在我印象之中,他從來沒有為媽媽做過一頓飯、洗過一次衣服,我感覺他體諒不到媽媽作為一個女人的不容易。
我媽身體無論如何不舒服,也要堅持著給全家人做飯,爸爸連句感激的話都不會說。我小時候覺得媽媽是個無堅不摧的機器人,長大以後才知道,那是為母之後的堅強,也是因為沒有一個體恤她的丈夫。
如果現在的我能穿越到媽媽年輕的時候,我希望她能夠找一個溫柔體貼的男人,至少在她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能夠代替她做幾次飯,能在她疲憊的時候說聲“你休息一下吧,我來”。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認為媽媽嫁給爸爸不幸福?我是女兒,同時也是妻子,是媽媽,從我的角度來看,認為多數是出於這兩點。
1、在家庭中,媽媽往往是隱忍和付出最多的那一個
媽媽和爸爸一樣出去工作,但是媽媽回家需要做家務、帶孩子,而爸爸好像就沒有這個義務。男人全心全意做事業,別人會認為理所應當;女人要是全心全意做事業,很少管孩子,別人就會說她是個不稱職的媽媽。
在我們父輩的那一代人,絕大多數家庭由男性佔主導權,不管妻子是職業女性還是全職媽媽。
明明女性承擔著更多的家務勞動,卻不一定得到男性的認可。遇到有大男子主義的人,說不定還要遭受鄙視和羞辱,甚至家暴。
明明有些男人沒有女人優秀,在家裡卻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即便是優秀的高知女性,在外能為社會做貢獻,在內能為家庭付出,只要丈夫不認可你,就可以侮辱你。
在網上,不時會發現家暴女性的影片,旁邊還有孩子在看著。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沒有反抗爸爸的能力,但他們的心裡能不恨爸爸嗎?
“另一個拉姆”在前段時間刷屏了:
當她在遭受丈夫凌辱的時候,幼小的孩子就在旁邊看著。我真的特別心疼這些孩子,本是感受父母相愛、領略家庭溫馨的年齡,卻要眼睜睜地看著爸爸欺壓最愛的媽媽。誰會願意自己最愛的媽媽被人欺負呢?試想這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心理陰影?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孩子的感受也是最真實的,父母之間誰是弱者,誰值得尊敬,他們心裡最清楚。
2、母子之間的感情更為深厚
媽媽經過十月懷胎生下孩子,然後是哺乳、餵養孩子,與孩子有著天然的聯絡。
孩子慢慢長大,日常生活也多數由媽媽來照料:做飯、洗澡、睡覺、陪伴玩耍……面對孩子的淘氣,媽媽也往往比爸爸更能夠包容,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天然的母愛、滲入生活細節中的點點滴滴都讓母親越來越愛自己的孩子。
相對爸爸來說,媽媽的愛更純粹、更無私。
有句老話說:寧跟著要飯的娘,不跟著當官的爹。
媽媽再窮,也會想方設法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爸爸再有錢,也會把自己的生活放在第一位。
作家六六曾在一篇文章裡說,有人問她:
如果一個20多歲的男孩跟你說我愛你,你什麼反應?她說:我想把他掐死,讓他遠遠地別來煩我。因為我希望把我的財產,每一分都留給我的孩子。
有多少爸爸會這樣想呢?所以,那麼多女性守寡後選擇單身一輩子,而大多數男性在失去老婆後很快就納入新人。
可是,世俗生活中,我們能力有限,我們就是一個有不成功的人,一個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富裕的人,所以,我們心底裡面總是帶著對媽媽的歉疚。
我覺得,這也許是電影觸動我們的一部分吧。
而我們的媽媽,經歷了人生的洗禮,她其實非常清楚:天生合適的婚姻非常之少,每個人的婚姻或多或少都會帶一點瑕疵,只能在漫長而瑣碎的日子裡,在發現伴侶的缺點時,尊重對方,相互配合,在婚姻中成長、成熟,學會包容,慢慢地讓生活更美好;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完美,雖然會對她有世俗的願望,希望她非常優秀,希望她能給自己漲面子,但還是最愛這個獨特的小孩子,她就是她,她有屬於她的人生軌跡。
雖然我們無法穿越,雖然現實一地雞毛,但我們依然可以充滿希望地活著!因為,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