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僅僅是對郭老師來講,因為他在相聲領域太成功了。再者一個他的興趣不在影視表演。我有時候說點可能稍微有點拆我爸臺似的,不太尊敬的話。我爸演的這個戲啊,不是因為他演不好,是因為他沒想好好演。
兒子郭麒麟在評價老子郭德綱演技時如是說。
最近,郭麒麟和宋軼演了一部劇叫《贅婿》,上一次他們倆合作還是在《慶餘年》。而且這裡面的演員好幾個都是從《慶餘年》裡來的,比如演秦相和駙馬爺的高曙光和田雨,都曾經是《慶餘年》裡的範建和王啟年。
25歲就演了兩部“火炬”,郭麒麟比他爹的起點高太多了。郭德綱25歲的時候,還在劇團裡打雜工。後來成立了德雲社,才打出一番自己的天地。所以說,有個好爹,你至少能比別人少奮鬥十年。
在《贅婿》中,寧毅這個角色,顯然是為他量身定製的,不能說他演得有多好,看起來還有些稚嫩,就像我們看梁朝偉、周星馳等人早期作品一般,帶著一股子青澀之氣,但又叫人感到和人物很貼合,很舒服。
雖然宋軼比郭麒麟要大6歲,但他們之間的合作還是很默契的,完全看不出是“姐弟戀”,這劇中“恩愛的小夫妻”,也屬實是讓人隔著螢幕,都感受到了那粉紅色的泡泡,甜蜜的那叫一個膩歪。
兩個人都屬於那種白月光式的純情少年,或許正是這股子清純之風,給這部劇剔除了不少油膩之感。儘管在劇情上有些拉跨,但就衝這個兩個人自然而默契的表演,就足以讓觀眾繼續看下去。
我磕這對CP,顏值是一方面,主要我磕的是他們相互成就的這個勁頭,有多少演員都是想著自己怎麼拔尖,然後把搭檔給踩下去來凸顯自己的光環。但宋軼和郭麒麟不是,他們是互相襯托,都想著給對方捧起來,這種演員的默契,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2、
雖然郭德綱在教徒弟方面,屢屢翻船。但在教育兒子方面,郭德綱的確很有一套。
郭德綱是個“兩面派”。一面是臺上笑臉盈盈,包袱不斷的相聲演員;另一面是對徒弟極為嚴格的德雲社創始人。在徒弟的眼中,他們衷心感謝郭德綱對其的栽培,卻也打心底裡懼怕這位嚴厲的師傅。
對兒子,郭德綱則是更為嚴厲。
“打小,我家裡的這種教育都是挫折教育,粉碎自尊,然後孩子長大了,自己慢慢地把這些粉碎的自尊再撿起來,再拼起來,再粘接上。就如同骨頭斷了之後,他在癒合的時候會比原來更堅韌。”
關鍵是,郭麒麟還吃這一套。
“就覺得那就聽他話也沒什麼,不聽他話也沒好果子吃,聽他的話就得了。後來發現聽他話還對我有幫助,對我有成長,那我就更何樂而不為呢,更得聽話了。”
郭麒麟起點之所以高,是因為他有一個好爹——這句話沒毛病。
首先在教育方面,郭德綱和鄭淵潔都有一拼,孩子不上學就不上學吧,自己親手教。郭德綱有相聲的手藝,鄭淵潔呢,直接給兒子編教材。
在郭德綱的概念裡,他所認知的拼爹和大眾眼裡的拼爹完全不一樣:“什麼是‘拼爹’?‘拼爹’拼的是爹的德行,爹做人的手段,並不是爹趁多少錢。”用郭德綱的話來說,“郭麒麟的童年可以用悲慘來形容。”
其實,老郭家也挺亂的。郭德綱娶了兩個老婆。一個叫胡中惠,一個叫王惠。看來,郭德綱對名字裡有“惠”字的姑娘情有獨鍾。
這兩姑娘都挺猛的,一個長得漂亮,給郭德綱生下了郭麒麟,一個是會做生意,為郭德綱打理德雲社。
郭麒麟4歲那年,郭德綱就和前妻胡中惠離了婚。隨後,胡中惠遠赴日本發展,後來也開始做生意。據說做得還不錯,反正把自己整成了富婆,身家上億元。
打小郭麒麟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6歲之前,只見過郭德綱一次。後來郭德綱終於在北京發達了,就把兒子接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的家裡,郭麒麟發現父親跟以前有些不一樣了。比如住在家裡的人多了起來,很多人還會喊他爸“師傅”,自己也成了“少爺”。再大點兒,他就知道了,原來老爸郭德綱開了德雲社,掙了錢還有了名氣。
郭麒麟有點小興奮,自己的好日子終於要來了。他的好日子確實也來了。
初三的時候,他就很任性地輟學了,跟著郭德綱一起學說相聲。因為,相聲這個行當,已經被郭德綱整成了一個很有錢途的職業。
其實,以郭德綱的能耐,郭麒麟即便一天學都不上,他都有辦法送給他一個錦繡前程。
郭德綱曾說,“我都已經給他鋪好路了,我找了澳洲的朋友,美國的朋友,還有各地的朋友,就等郭麒麟一句話,他說澳洲,澳洲就啟動了,他說美國,美國就準備了,但是最後郭麒麟通知我——天橋!”
學相聲這個決定曾讓郭德綱一度啞然,但他還是尊重了郭麒麟的選擇。不過,郭德綱也留了一個後手,就是讓搭檔于謙於大爺當郭麒麟的師父。而這也是日後郭麒麟棄曲藝轉投影視的根本原因。因為于謙大爺是個好演員啊。
就這樣,還在讀初中的郭麒麟辦了退學手續、拜了于謙為師,正式入了相聲這行。
只不過,如果對徒弟還有所保留,對自己的親兒子,郭德綱絕對是傾囊相授。對兒子也是格外的嚴厲。師兄弟三天背出來的稿,他被要求兩天就要背會、繞口的貫口他也需要比別人背得熟練、更快。
16歲那年,郭麒麟首次面向大眾,他參加了岳雲鵬在北京開辦的“嶽來越棒”專場,擔任助演並與閻鶴祥搭檔,表演相聲《陰陽五行》。然而,這場節目在最後卻被他搞砸了。
這次錯誤讓他不僅要面臨郭德綱的痛罵,還要面對如海浪般湧來的噓聲和質疑聲。
但錯誤也鞭策著他,讓他越發認真、越發努力。果真,這次錯誤之後,郭麒麟沒在相聲舞臺上犯過錯誤了。
不過,相聲這個玩意兒,郭德綱自己都快玩不轉了,郭麒麟也不願意在這上面再花心思,畢竟他志不在此,或者說,有老爹給兜底,他想怎麼玩都行。
郭麒麟開始各種嘗試,各種露臉,當然,這些都是因為他是郭德綱的兒子,不然,一個普通說相聲的,誰請你去上綜藝呢?
他接連參加多檔真人秀、演技綜藝,還拍電影、拍電視劇,成績斐然。出演的《慶餘年》成為大熱劇,令他順利走紅;主演的《給我一個十八歲》獲得好評;參加《我是演員》被徐崢看好;參加《奔跑吧》讓他知名度再提升。
郭麒麟學到了郭德綱的精髓,他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麼,並且能幹到何種程度。當然,付出努力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混娛樂圈,光報郭德綱的名號也不能萬能的。
2019年,郭麒麟主演人生第一部話劇《牛天賜》時,他為了更好塑造人物角色,除了吃飯、睡覺幾乎就沒有離開過排練室,每天從早到晚泡在劇院裡背臺詞、鑽研人物心理與動作。
話劇演出結束後,郭麒麟不僅獲得了臺下觀眾的認可,藏在觀眾席中的郭德綱也出現在了郭麒麟的面前,他一把抱住了郭麒麟,說了句:“演得不錯,演得比我好。”
這是郭麒麟長大以來,從郭德綱這裡獲得的第一個稱讚,對於從小在“嚴父陰影下”成長起來的他,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讚譽。
郭麒麟像個未成年的孩子一樣,抱著郭德綱大哭,不斷流出的淚水彷彿是多年無處傾訴的委屈和想要得到鼓勵的渴望。
他知道,說相聲,他爹已經頂天了,但演戲,他爹根本不行,而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4、
與郭麒麟相比,沒有好爹的宋軼就差太遠了。
宋軼16歲就考入中央戲劇學院,之後又努力考進了北京人藝,可以說演技是實打實磨鍊出來的。再加上顏值線上,按理說宋軼早該火了。
但人生就像巧克力糖,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2009年,20歲的宋軼憑藉在李少紅版《紅樓夢》裡飾演香菱一角正式出道,卻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狀態。為了成為一名好演員,不管是什麼樣的角色她都願意嘗試。
就這樣直到出道之後的第六年,她才終於在2015年的《偽裝者》中,憑藉為愛犧牲、令人心疼的女特工於曼麗一角爆火,以演技和顏值圈了一波粉。
《偽裝者》裡的宋軼,確實足夠驚豔。旗袍上身,面容嫵媚,身姿妖嬈,清純又美豔,分分鐘勾人心魄。
造型驚豔之外,宋軼也將於曼麗的悲情百變演得深入人心。特別是最後她為保護明臺犧牲了自己,令無數觀眾淚目。
宋軼曾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說道,《偽裝者》火了之後,來找她的角色基本都是特工,但同質化的套路總會帶來審美疲勞,很難再打造出像於曼麗那樣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了。
但宋軼是有野心的。正如她所言“我為什麼要拼命地去掏空我自己,重複一樣的東西”,她最想做的,是撕掉“特工”的標籤,去挖掘自己作為演員的更多可能性。
為此,她一度兇猛接戲,用她自己的話說,“一年365天幾乎天天拍戲”。在這樣的努力之下,她漸漸在演藝圈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命運不會虧待努力的人。到了《創業時代》,宋軼終於憑藉“溫迪”這個角色再度火起來,讓人看到了她作為演員的突破和成長。
在電視劇《贅婿》放出的劇照中,兩人身著紅裝,佳偶天成。89年出生的宋軼和小她1996歲的郭麒麟在一起,沒什麼違和感。
宋軼心說,因為你有個好爹,我努力奮鬥了十年,才能和你在一部電視劇裡同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