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分析一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為什麼有些歌手一首成名曲唱一輩子,卻再也寫不出或者再也唱不出好聽的歌曲呢?
這個問題確實是普遍存在的,很多歌手都是這樣,一直吃老本,想要尋找答案,其實也不難。
首先,會唱歌能當歌手,但並不一定都會寫歌,能作曲、能寫詞的全能歌手的確是少之又少的,很多知名歌手都是以唱別人的歌曲為主,本身能傳唱的好歌就很稀缺,但是會唱歌的歌手卻很多,存在著資源的不平衡問題,所以那些歌手得不到好的作品,只能靠著之前因為某些機緣得到的一首好歌。
其次,一首好歌的誕生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需要的是創作天賦、靈感和契機,但這些有些不是常有的,如果不是天才型創作者,作品的質量是很難保證既高產又好聽的。所以,很多人一輩子就寫了這麼一首好聽的歌曲。但是,像周杰倫、李宗盛等天才型作者,能有這麼多好聽的傳唱作品,的確是很難得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周杰倫是百年一遇的,有些人一首歌寫幾個月都寫不出來,而像周杰倫幾分鐘就能寫一首經典好歌,比如給張韶涵的那首《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此外,還有一些歌手成名後轉行了,在唱歌領域不再深入發展,所以導致作品跟不上,出現了缺乏後續高質量作品的問題。
總之,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的確是很多的,但關鍵點就在於創作好聽的歌曲太難了,不要小看這個7個音符,也不要小看這幾個節拍組合,想想那些知名作曲家的數量,真的是鳳毛麟角,非常難得。
所以,這裡可以引申借用那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歌手常有,而好歌不常有。